特奧多爾·科曼

特奧多爾·科曼

特奧多爾·科曼(Teodor Coman;1928年9月24日——1996年 )前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黨務和國務活動家。羅馬尼亞共產黨中央政治執行委員會委員,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內務部長,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委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特奧多爾·科曼
  • 外文名:Teodor Coman
  • 國籍羅馬尼亞 
  • 民族羅馬尼亞人 
  • 出生地阿爾傑什縣伊茲沃魯鄉 
  • 出生日期:1928年9月24日 
  • 逝世日期:1996年 
  • 職業:革命家,政治家,黨務工作者,國務活動家,秘密警察,外交官 
  • 畢業院校:蘇聯中央團校、斯特凡·喬治烏高級黨校、布加勒斯特經濟研究學院 
  • 信仰共產主義 
  • 政黨羅馬尼亞共產黨 
人物傳記,早年時期,黨團工作者,國家安全首腦,貶官出局,榮譽,

人物傳記

早年時期

1928年9月24日生於羅馬尼亞東南部蒙特尼亞地區的阿爾傑什縣首府皮特什蒂市附近的伊茲沃魯鄉。1935——1942年就讀於伊茲沃魯國小,1942年7月——10月當僱工。1942年10月——1947年在格耶什蒂第5軍用汽車職業技術學校接受汽車維修技術的培訓,1947——1948年1月在皮特什蒂汽車技術士官學校學習,1947年9月加入羅馬尼亞共產主義青年聯盟(1949年改稱羅馬尼亞勞動青年聯盟,1965年改稱羅馬尼亞共產主義青年團)。1948年1月——1949年4月在布加勒斯特汽車技術軍官學校繼續學習。1949年4月被授予少尉軍銜,1949年4月——1950年2月任格耶什蒂汽車駕駛學校排長和連長,1950年2月晉升預備役中尉。

黨團工作者

1950年3月——5月在康斯坦察縣米爾恰·沃達鄉學習挖掘機技術。1950年6月——1951年1月任多瑙河-黑海運河造船廠挖掘機技術員和羅馬尼亞勞動青年聯盟波爾塔·阿爾巴鄉委員會書組織記。1951年1月任多瑙河-黑海運河造船廠勞動青年聯盟委員會指導員。1953年8月加入羅馬尼亞共產黨(1948——1965年稱羅馬尼亞工人黨),1953年11月任羅馬尼亞勞動青年聯盟康斯坦察市委員會第一書記,1954年起歷任羅馬尼亞勞動青年聯盟康斯坦察州委員會指導員、書記。
1955年9月——1956年12月在莫斯科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團校學習,1956年12月——1960年任羅馬尼亞勞動青年聯盟康斯坦察州委員會第一書記,1959年1月任羅馬尼亞共產黨康斯坦察州委員會執行局委員。1960——1965年任羅馬尼亞共產黨多布羅加州委員會組織部第一副部長,1965年任多布羅加州黨委組織書記,1968年2月——1974年11月任羅馬尼亞共產黨圖爾恰縣委員會第一書記兼圖爾恰縣人民委員會執行委員會主席。1965年先後畢業於“斯特凡·喬治烏”中央高級黨校和布加勒斯特經濟研究學院國民經濟系。

國家安全首腦

1969年8月在羅馬尼亞共產黨第十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羅馬尼亞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委員。1974年11月19日任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內務部第一副部長,1975年3月18日——1978年9月5日任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內務部長。1975年3月18日任羅馬尼亞經濟和社會發展最高委員會成員,1975年3月18日——1978年9月5日任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委員。1976年7月1日在羅馬尼亞黨和國家領導機構聯席會議(羅馬尼亞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和羅馬尼亞經濟和社會發展最高委員會聯席會議)上被選為羅馬尼亞共產黨中央政治執行委員會候補委員。
1969年3月——1975年3月當選為圖爾恰縣福雷卡蒂耶選區大國民議會代表,1975年3月——1980年3月當選為蒂米什縣奧爾蒂紹拉選區大國民議會代表,1980年3月——1985年3月當選為沃爾恰縣扎特雷尼選區大國民議會代表,1985年3月——1989年12月22日當選為穆列什縣索瓦塔第10選區大國民議會代表。1980年3月29日——1989年12月22日任大國民議會人民委員會和地方政府管理委員會成員。
特奧多爾·科曼在擔任內務部長期間,1975年5月25日頒布了安全部隊司令部組織和工作條例,並且根據1972年內務部組織法的規定,“安全部隊指揮機關是內務部的組織結構的一部分”。安全部隊直接向內務部長匯報工作並接受其領導,與內務部、國防部和愛國衛隊等國家強力部門通力協作。1975年7月,羅馬尼亞暴雨水災期間,內務部和國家保全部隊有超過17000名官兵投入抗洪救災。1976年,鑒於恐怖主義活動上升趨勢,建立了專門情治單位,主要部署在駐以色列、約旦等國大使館,挫敗了一系列恐怖活動。1977年,一群阿拉伯學生占領了埃及大使館(抗議薩達特總統與以色列媾和),被認為是羅馬尼亞內務部的一次失敗。1977年12月6日的內務部報告指出,國家安全部隊在執行任務中取得了一系列積極成果,挫敗了米哈伊·德拉戈什為首的團伙企圖劫持一架克盧日—布加勒斯特的民航班機的計畫,並強調在反恐行動中控制布加勒斯特奧托佩尼機場和布加勒斯特伯尼亞薩國際機場並發現槍枝和彈藥。
此外,內務部還參與規劃了1977——1980年的15萬公頃農田灌溉計畫。1977年日烏河谷礦工大罷工,反對齊奧塞斯庫政權,政府第一副總理伊利耶·維爾德茨在與工人談判時被圍困,特·科曼與尼古拉·齊奧塞斯庫總統商討了該地區的罷工形勢和性質,隨後逮捕和強制性解僱罷工領導人。1977年羅馬尼亞大地震期間,內務部積極參與抗震搶險救災,防止布拉濟石油化工企業和普洛耶什蒂煉油廠的火災。同時,羅馬尼亞面臨的日益嚴峻的治安問題導致內務部組織結構發生變化,特奧多爾·科曼受命對內務部系統和國家安全力量進行了重新整合,安全部隊被賦予保衛重要目標和路線,保護使領館、經濟代表處和機場等重要設施。安全部隊的91%用於保衛各常設國家代表機構,其中:61.87%保衛重要的特殊國防和安全設施,18.06%參與執行加強安全和秩序措施的特殊行動任務,7.32%參與反恐任務,1.62%用於保障交通運輸,3.13%的後衛力量為內務部和戰鬥部隊提供支援。1978年4月,根據國務委員會頒布的關於內務部組織和工作的法令,內務部系統包括國家安全局、民兵、安全和消防部隊、國家檔案局、監獄和少年勞教機構。

貶官出局

1978年3月發生了“尼古拉·米利塔魯案件”,駐布加勒斯特第二集團軍司令尼古拉·米利塔魯上將被指控私通蘇聯格魯烏,意圖謀反,從而被剝奪兵權並轉為預備役,改任工業建設部副部長。之後,齊奧塞斯庫大幅改組羅馬尼亞的國家安全部門領導層,將分管軍事和安全的中央書記兼副總理揚·斯特內斯庫上將、內務部部長級國務秘書揚·米哈伊·帕切帕中將、內務部第一副部長兼反間諜主管尼古拉·多伊卡魯中將調離國家安全系統,斯特內斯庫被貶到工業建設部,帕切帕雖然沒有直接受到叛國的指控,但被責難管理混亂和缺乏革命警惕性,多伊卡魯被調任旅遊部長。1978年7月,惶惶不可終日的帕切帕叛逃到美國,多伊卡魯與一批安全官員一度被逮捕和審查。受此影響,身為內務安全首腦的特奧多爾·科曼被清洗出權力中樞,降至次要崗位。
1978年9月26日,特奧多爾·科曼被貶出布加勒斯特,調任羅馬尼亞共產黨沃爾恰縣委員會第一書記兼沃爾恰縣人民委員會執行委員會主席。1979年11月在羅馬尼亞共產黨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上被降為羅共中央委員。1984年4月11日——1986年8月26日任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部長會議人民委員會事務委員會主席(部長級)。1986年10月23日——1989年4月25日任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駐約旦哈希姆王國特命全權大使。1987年12月16日在羅馬尼亞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被解除羅共中央委員職務。1996年病逝於布加勒斯特,享年68歲。
1981年12月率羅共黨的工作者代表團訪問中國。

榮譽

特奧多爾·科曼曾榮獲“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之星”四級勳章(1961年)、“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之星”三級勳章(1971年)、二級勞動勳章(1965年)、四級“圖多爾·弗拉迪米列斯庫”勳章(1967年)、三級“八·二三革命”勳章(1971年)、一級農業功勳勳章(1974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