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列恰科夫美術博物館位於莫斯科市中心,是世界上久負盛名的藝術寶庫,與聖彼得堡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冬宮)、巴黎的羅浮宮、倫敦大英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齊名。美術館成立一個多世紀以來幾經修復和擴充,目前有固定展廳62個,陳列著公元十至二十世紀的藝術珍品,藏品總數達126,250件,長期陳列面積為22,400㎡,臨時流動展廳1,339㎡,庫房8,200㎡, 年均參觀人數1,500,000人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特列恰科夫美術博物館
- 類別:藝術館
- 地點:莫斯科
- 竣工時間:1856年
- 館藏精品:《無法抑制的悲痛》、《無名女郎》
- 展廳數量:62
- 陳列面積:22,400㎡
- 展品數量:126,250件
館藏文物,發展歷史,歷史故事,
館藏文物
帕維爾·米·特列恰科夫的弟弟謝爾蓋·米·特列恰科夫也是一位美術作品收藏家,專門收集西歐油畫。但他不幸早逝。臨終前,他把自己的全部收藏託付給兄長。1892 年8月31日,60 歲的帕·米·特列恰科夫將他兄弟兩人的全部藏品,其中包括1287幅水彩畫、518幅素描和9座雕塑,捐獻給了莫斯科市政當局。於是,就有了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畫廊。1898 年11 月,帕·米·特列恰科夫在彼得堡買下了列維坦的《永恆的寧靜》草圖,這幅畫成為他購買的最後一件作品。畫廊是他畢生心血的結晶,在42 年時間裡,他共投資150 萬盧布。
十月革命後,畫廊被收歸國有。1918年6月3日,列寧簽署《改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畫廊為國家博物館》法令,又將原緬采夫等博物館及許多私人收藏併入該館,使之成為俄國第一個民族藝術博物館。至今,館藏超過14萬件,尤以巡迴畫派的經典作品著名。列賓曾說:“特列恰科夫在自己的雙肩上擔負起建立整個俄羅斯畫派的重任。”其地位可見一斑。上世紀30年代後,畫廊開闢了蘇聯藝術部,至此,幾乎所有的俄羅斯近現代美術名家都有其代表作陳列在這裡。
畫廊共有60 個展廳,一般按創作年代的先後為序,其中最有影響力的當屬19 世紀末和20 世紀初俄羅斯“巡迴展覽派”大師的油畫。這一畫派由克拉姆斯科伊和彼羅夫創立,由於在俄國各大城市巡迴展出美術作品而得名。克拉姆斯科伊、彼羅夫以及該畫派的代表人物列賓、蘇里科夫、瓦斯涅佐夫和列維坦在畫廊里都設有專門展廳。在畫廊里可以看到克拉姆斯科伊的油畫《無法抑制的悲痛》、《無名女郎》和《基督在曠野》、彼羅夫的油畫《送葬》和《三套車》、列賓的《伏爾加縴夫》和《伊凡殺子》、蘇里科夫的《女貴族莫羅佐娃》、瓦斯涅佐夫的《三勇士》、列維坦的《永恆的寧靜》等傑作。
偌大的展館,短時間內走馬觀花是徒勞的。要想仔細欣賞大師們的巨作,一定要有充足的時間(別忘了,臨行前一定要帶上你心愛的照相機)。記得曾與剛到莫斯科的青年學生打賭,一天內只要走遍畫廊的60個大廳,出來就請“撮一頓兒”。結果,真有實在朋友較真兒,到頭來累得吃不下飯。問及裡面都有哪些令人難忘的畫作,答曰:根本來不及看!惹得大伙兒十分開心。
如今,館中經常舉辦一些紀念性的專題講座和學術報告等活動,假如有幸趕上,建議花點錢找個俄語過硬的中國留學生做臨時翻譯,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穫。
發展歷史
特列恰科夫美術博物館的奠基人是19世紀俄國紡織業巨子巴維爾·米哈依洛維奇·特列恰科夫和謝爾蓋·米哈依洛維奇·特列恰科夫兄弟,於1856年創立,當時稱為 特列恰科夫畫廊。1871年畫廊開始收藏巡迴展覽畫派畫家的作品。
20世紀初,以原館為基礎,延伸至特列恰科夫家族私人住宅,擴建為正式的博物館建築。博物館的正門於1902-1904年由當時著名畫家 維·米·瓦斯涅佐夫(展覽中《小葉蓮娜》的作者)按照俄羅斯古典建築風格設計,因此現在人們看到的美術館外觀與眾不同。
“十月革命”的勝利促進了畫廊的進一步發展。1918年6月3日列寧簽署了《 改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畫廊為國家博物館》的法令。這是俄國第一個民族藝術博物館。將特列恰科夫美術館國有化的法令,不僅將它由莫斯科市屬的美術館升格為國家級博物展覽機構,同時也正式將美術館以其創建人特列恰科夫兄弟的名字命名。
蘇聯時期,政府對美術館給予了巨大的物質和財政支持,從全國各地的博物館調集和充實了大量的藝術精品。1984年蘇聯政府對美術館進行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改、擴建工程,歷時10年才全部完工。1994年4月5日美術館以嶄新的面貌重新迎接來自俄羅斯及世界各地的美術愛好者。特列恰科夫美術博物館共收藏各種美術作品10萬餘件 ,同時該畫廊還有計畫地舉辦多種藝術活動,其設備齊全,是歐洲最大的博物館之一。
特列恰科夫畫廊,又稱“國立特列恰科夫美術博物館”,有“舊館”和“新館”之別。新館坐落於高爾基文化公園對面,那裡是莫斯科著名的油畫市場,有不少遊人光顧。在那裡能買到許多俄羅斯現代畫家的作品,遊人在買畫的同時,也增加了自己對俄羅斯繪畫藝術的了解。館藏精品大多在舊館,因此有更多的遊人去這裡參觀覽勝。舊館位於克里姆林宮附近的拉弗魯申斯基胡同10號。除星期一外,每天9:00-17:30開放。如果乘捷運,可在特列恰科夫站下車,出站後,跟著熙熙攘攘的人流走,肯定不會走錯,而且很快就到。博物館的正面建築由著名的俄羅斯畫家B.M.瓦斯涅佐夫設計,門前有帕維爾·米哈伊洛維奇·特列恰科夫先生的塑像。參觀前,首先要辦理物品存放手續,冬天臃腫的衣帽、圍巾,以及手提包等都必須存放妥當。參觀時,允許攝像和拍照,但要事先購買專門的攝影票才行,好在價格公道。出於對藏品的保護,館方要求參觀者拍照時只能利用室內光線,明確謝絕使用閃光燈。
歷史故事
特列恰科夫畫廊有著一段感人的歷史故事。從1856年起,莫斯科富商、藝術收藏家帕維爾·米哈伊洛維奇·特列恰科夫開始籌建這座畫廊。24 歲那年,他開始大量收購當時已經成名的畫家和青年畫家的作品,並且立志要自籌資金,在莫斯科創建一座具有相當規模的藝術博物館,供廣大公眾參觀。他還把這一心愿預先寫進了自己的遺囑。1856 年,他在彼得堡買下了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年輕畫家希爾德的新作《誘惑》,成為特列恰科夫畫廊的奠基作。1872 年,特列恰科夫在寓所旁蓋起了第一批展廳。1881 年,他的私人畫廊對外開放,免費供人參觀。特列恰科夫的收藏都是經過嚴格選擇的。不是好作品,他堅決不買,這讓他的畫廊名聲漸噪,一些畫家開始以自己的作品被畫廊收藏為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