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牛山城址位於安徽省南陵縣城東3千米的籍山鎮先進村,城址西距漳河2千米,西北距縣城4.5千米,是西周至春秋時期古城遺址。
牯牛山城址是一塊高出周圍平地2—4米的高地,因遺址四周依水,宛若一頭巨大的牯牛臥於水中而得名。牯牛山城址對研究吳越地區的社會經濟文化提供了詳實的資料,填補了該地區先秦史的空白,對探索長江中下游地區青銅文明的起源與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1998年5月,牯牛山城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3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牯牛山城址
- 所屬時代:西周至春秋時期
- 所處地區:安徽省南陵縣城東3千米的籍山鎮先進村
- 占地面積:約70萬平方米
- 保護級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國務院
- 編號:7-0194-1-194
歷史沿革,遺址特點,文物遺存,歷史文化,研究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1984年,牯牛山城址於文物普查時被發現。
1996年秋,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海華東師範大學遙感實驗室與安徽省地質遙感套用中心聯合利用遙感技術對古城遺址進行了全面的調查,發現古城遺址清晰的輪廓,並對航空遙感照片進行解譯,繪製出位置圖,初步判斷其為一處類似江蘇淹城水城性質的古城址。
1997年秋至1998年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考古隊對主城內1、3號台地進行了發掘,揭露面積200多平方米。
遺址特點
牯牛山城址由5個高台地組成,四周分布著4條水道,形成規則的長方形,長約900米,寬約750米,面積約70萬平方米。最高最大的台地為主城部分,其餘為輔城。每個台地之間有水道隔開,相互獨立,推測原有索橋相連,水道均與外圍護城河相通。護城河寬20—50米,環繞古城四周,西南有進水口,東北有出水口,分別與青弋江、漳河故道相通,雖然部分河段已經淤塞,但大部分護城河至今仍以河道或水塘形式呈現。古城的護城河和古城原貌輪廊在遙感照片上清晰可見,有主次之分,功能有別,設計合理,布局嚴謹,具有極強的防禦功能。
牯牛山城址內文化層平均厚度為3米。最北端水平分布的1、2、3號台地堆積複雜,有較多灰坑、灰層及紅燒土堆,可能是以生產活動為主要功能的區域;內側的4、5號台地,則有大範圍的紅燒土分布,並有夯土遺蹟,推測可能為居住生活區。南部地勢比較平坦,文化層厚度一般不超過0.5米,包含物較少。在城址西南角和東南角各有一個面積100多平方米的土台。東部北端發現一座燒制印紋陶的圓形窯址,底徑1.2米。西部南端有一鑄銅遺蹟,有銅煉渣、紅燒土、木炭堆積層,紅燒土塊內還夾有炭化了的稻穀和稻草。
文物遺存
調查採集的文物和標本,有扁平穿孔石斧、橢圓柱形石杵、小銅錠、青銅小件以及各種紋飾的幾何形印紋陶片、夾砂陶炊器殘片、原始青瓷片等,陶瓷片可辨器型有鼎、鬲、罐、豆、瓮、盅等。
牯牛山遺址主城內1、3號台地出土陶器、原始瓷器、銅器和石器百餘件。其中夾砂紅陶和幾何印紋硬陶數量最多,器類有鼎、鬲、瓶、豆、罐、盂、盆等。鼎附有短把手,深腹、圓錐足。鬲有癟檔和帶角狀把手兩種。庸瓦為束腰、平底、柱足。印紋硬陶有壇、罐、瓮等,紋飾主要有回紋、席紋、折線紋、填線三角紋、填線菱形紋和雷紋等。
歷史文化
牯牛山類型文化
通過對文化層及出土器物綜合考證,其年代可分為三期,上限為商末周初,下限為春秋初期。從總體文化面貌觀察,牯牛山出土遺物與江蘇寧鎮地區同時期考古學文化有許多共同處,但器物群仍顯示出較強的個性,如雙耳平底覷、折肩盂、帶角狀把手鬲等,反映出該地區應存在著一個以牯牛山商周遺存為代表的考古學文化類型,即“牯牛山類型”。
研究價值
牯牛山城址是皖南地區發現時代最早、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址,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填補了吳越地區先秦史的空白。古城址利用了本地水資源優勢,“以水為路,以船代車,以橋相連,以水建城”,充分顯示了先民的才智和創造力。牯牛山城址地處山地與平原圩區的交界地帶。城址西南約1千米,為千峰山土墩墓群分布範圍,以西約20千米即大工山古銅礦遺址群分布的中心地帶,三者屬於同一時期的歷史遺存,構成了當時皖南土著民族的社會生產、社會生活及埋葬習俗一體化的整個社會環境,對探索它與大工山—鳳凰山銅礦遺址、皖南土墩墓群之間的關係提供了重要線索和物證,對研究吳越地區的社會經濟文化有重要的價值。
保護措施
牯牛山城址保護範圍:東至熊村湖村口大塘,西至柏山渠東埂,全長800米,南至林村大塘,北至小蔣村南,全長900米,面積72萬平方米。建設控制地帶同保護範圍。
1998年5月,牯牛山城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3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牯牛山城址位於南陵縣城東3千米的籍山鎮先進村。
牯牛山城址
交通信息
從南陵縣城出發經318國道或205國道到達牯牛山城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