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牛山古城遺址位於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發現於1984年,是目前發現的安徽長江以南地區時代最早、規模最大的一處城址。1998年5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牯牛山城址
- 所在地: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
- 級別批次: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文號:國發(2013)13號
- 批准單位:國務院
遺址介紹,遺址挖掘,
遺址介紹
古城遺址位於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發現於1984年,是目前發現的安徽長江以南地區時代最早、規模最大的一處城址。有專家認為,牯牛山古城可能是春秋吳國的早期國都。1998年進行發掘通過考古發掘,出土了陶器、原始瓷器和石器、冶煉銅渣等百餘件,標本數百件。古城有主次之分,功能有別,說明古城設計合理,布局嚴謹,從而達到既可防禦又可進攻的目的。
該遺址的發現為研究吳、越地區的社會經濟文化提供了詳實的資料,填補了本地區先秦史的空白,尤其是對探索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青銅文明的起源與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牯牛山城址位於安徽省南陵縣城東3公里的籍山鎮先進村,北面緊依318國道,西南靠鄰205國道。與另一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皖南土墩墓群相距2公里。1998年5月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牯牛山城址是從商代聚落遺址逐步發展起來的古城,它南北長約900米,東西寬750米,面積約70萬平方米。古城由五個高台地組成,各台地間以水道相隔,相互獨立,水道約與外圍護城河溝通。文化堆積厚度約0.5--3米,護城河寬20—60米,環繞古城四周,並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古城設計合理,布局嚴謹,具有極強的防禦功能。牯牛山城址是江南吳越地區迄今發現時代最早、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址。它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填補吳越地區先秦史空白,對於研究吳越地區的社會經濟文化有其重要的價值,特別是對探討它與大工山銅礦遺址和皖南土墩墓群之間的關係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遺址挖掘
商代晚期至春秋時期,南陵的先民們在牯牛山興建了一座古城(現籍山鎮先進村),他們在此創造了當時輝煌,寫下一頁燦爛的南陵古文明。
“牯牛山”是人工歷經數十年乃至數百年堆建形成的高台地,逐而建成一座布局合理、規模宏大的古城。它形似浮在水中的牯牛,故而稱之“牯牛山”。先民們充分利用了本地水資源優勢,“以水為路,以船代車,以橋相連”,興建了古城,古城亦叫“水城”。它面積約七十萬平方米。如此規模及布局的古城在當時可謂大城市了。
1984年全縣文物普查時發現了牯牛山古城遺址以後,立即引起了中外考古界專家、學者的關注,先後有北京大學、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中國科技大學、東南大學、華東師大、安徽大學等考古研究單位的百餘名知名專家和德國、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家及台灣的考古學者來陵參觀、考察古城遺址。中央電視台以及省、市、縣電視台曾對牯牛山古城遺址的考古發掘情況進行多次報導,蕪湖市電視台還製作了古城專題宣傳片。省文物研究部門將牯牛山古城遺址列入重點考古研究課題。安徽大學、東南大學將其作為本科生考古發掘實習地。
1996年至1997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上海華東師範大學遙感實驗室與省地質遙感套用中心聯合利用遙感技術對古城遺址進行全面的調查,發現輪廓清晰的古城遺址,並對航空遙感照片進行解譯,繪製出位置圖。這也是安徽境內首次利用遙感技術開展考古調查。1998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南陵縣文物管理所對古城進行首次發掘。通過考古發掘,出土了陶器、原始瓷器和石器、冶煉銅渣等百餘件,標本數百件,器類主要有鼎、鬲、豆、釜、甗、罐、盂、盆等,從器形分析,它們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徵,可以形成獨立的考古文化類型——“牯牛山文化”,同時它又與周圍各種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考古發現,古城由四個高台地組成,四周分布著四條水道(即護城河),西南有進水口,東北有出水口,形成規則的長方形,長約900米,寬約750米。最高最大的台地為主城部分,其餘為輔助城。每個台地之間有水道隔開,索橋相連,水道與外圍護城河相通。護城河寬約20-50米,雖然歷經數千年的滄桑,部分河段已經淤塞,但大部護城河至今仍為河道或水塘,至今護城河與古城原貌輪廓仍然清晰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