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導論(劉雲浩主編書籍)

物聯網導論(劉雲浩主編書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物聯網是一個基於網際網路、傳統電信網等信息承載體,讓所有能夠被獨立定址的普通物理對象實現互聯互通的網路。它具有普通對象設備化、自治終端互聯化和普適服務智慧型化3個重要特徵。

基本介紹

  • 書名:物聯網導論
  • 作者:劉雲浩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03月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篇首語,圖書目錄,配套資源,概念起源發展,

圖書信息

書 名: 物聯網導論
作 者: 劉雲浩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年03月
ISBN: 978-7-03-029253-7
開 本: 16開
定 價: 45.00元

內容簡介

物聯網與網際網路一字之差,“差”在哪裡?不同的專家學者對這個“差”有不同的理解,有共識也有爭論。本書討論了物聯網的起源與發展、核心技術、主要特點以及套用前景,為讀者勾畫出一個具有鮮明特徵的物聯網時代。本書系統地闡述了物聯網的層次結構和功能劃分,提出物聯網四層體系結構模型,從感知識別、網路構建、管理服務、綜合套用這4層分別進行闡述,深入淺出地為讀者撥開縈繞於物聯網的重重迷霧,引領求知者步入物聯網世界
本書在強調基本理念的基礎上,也注意辨析易混淆的相近概念,避免造成認識上的誤區,適合作為大學本科或研究生課程教材。作者團隊為相關課程任課教師提供完整的教學課件(PowerPoint幻燈片)。此外,本書也可作為物聯網科普讀物。

篇首語

第一篇 物聯網概述
物聯網與網際網路一字之差,“差”在哪裡?不同的專家學者對這個“差”有不同的理解,有共識也有爭論。本篇討論了物聯網的起源與發展、核心技術、主要特點以及套用前景,為讀者勾畫出一個具有鮮明特徵的物聯網時代。本篇系統地闡述了物聯網的層次結構和功能劃分,提出物聯網四層體系結構模型。在強調基本理念的基礎上,也注意辨析易混淆的相近概念,避免造成認識上的誤區。相信本篇的學習能夠使讀者對物聯網有一個全局認識,並進一步激發出讀者探索物聯網世界的興趣。
第二篇 感知識別
通過感知識別技術,讓物品“開口說話、發布信息”,是融合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的重要一環,是物聯網區別於其他網路的最獨特的部分。物聯網的“觸手”是位於感知識別層的大量信息生成設備,既包括採用自動生成方式的RFID、感測器、定位系統等,也包括採用人工生成方式的各種智慧型設備,例如智慧型手機、個人數字助理、多媒體播放器、上網本、筆記本電腦等等。信息生成方式的多樣化是物聯網的重要特徵之一。感知識別層位於物聯網四層模型的最底端,是所有上層結構的基礎。本篇儘可能全面地選取了感知識別的關鍵技術,並深入探討了相應的技術細節,希望各個層次的讀者通過本篇的學習都能有所收穫。
第三篇 網路構建
網路是物聯網最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物聯網的網路和現有網路有何異同?物聯網是下一代網際網路嗎?無線網路在物聯網中是扮演什麼角色?通過本篇的學習,讀者將對上述問題有更清楚的理解。網路構建層在物聯網四層模型中連線感知識別層和管理服務層,具有強大的紐帶作用,高效、穩定、及時、安全地傳輸上下層的數據。本篇著重介紹了網路通信的基本概念和技術,深入探討了各種網路形式(網際網路、無線寬頻網、無線低速網路、移動通信網路等)在未來物聯網的套用。正所謂“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在物聯網時代,網路構建技術就是這股“風”,助推物聯網的發展,將物聯網由實驗室吹向千家萬戶。
第四篇 管理服務
管理服務層位於感知識別和網路構建層之上,綜合套用層之下,是物聯網智慧的源泉。人們通常把物聯網套用冠以“智慧型”的名稱,如智慧型電網、智慧型交通、智慧型物流等等,其中的智慧就來自這一層。當感知識別層生成的大量信息經過網路層傳輸匯聚到管理服務層,如果不能有效地整合與利用,那無異於入寶山而空返,望“數據的海洋”而興嘆。管理服務層解決數據如何存儲(資料庫與海量存儲技術)、如何檢索(搜尋引擎)、如何使用(數據挖掘與機器學習)、如何不被濫用(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等問題。應該說,管理服務層包含的技術相當廣泛,本篇只能選取其中一部分關鍵技術進行討論,我們希望在廣度和深度兩方面找到一個合理的契合點。
第五篇 綜合套用
正所謂“實踐出真知”,無論任何技術,套用是決定其成敗的關鍵。物聯網豐富的內涵催生出更加豐富的外延套用。傳統網際網路經歷了以數據為中心到以人為中心的轉化,典型套用包括檔案傳輸、電子郵件、全球資訊網、電子商務、視頻點播、線上遊戲和社交網路等;而物聯網套用以“物”或者物理世界為中心,涵蓋物品追蹤、環境感知、智慧型物流、智慧型交通、智慧型電網等等。一言以蔽之,物聯網套用目前正處於快速增長期,具有多樣化、規模化、行業化等特點。本篇討論了幾個當前熱門的物聯網套用:從社會實際需求入手,分析套用環節的特點和要求,綜合集成本書前面章節所述的技術方案,最後以典型的系統部署案例作為總結。

圖書目錄

目 錄
第一篇 概 述
第 1 章 物聯網概述… ……………………………………………………………… 003
1.1 起源與發展………………………………………………………………… 005
1.2 核心技術…………………………………………………………………… 006
1.3 主要特點…………………………………………………………………… 009
1.4 套用前景…………………………………………………………………… 010
第 2 章 自動識別技術與RFID…………………………………………………… 015
2.1 自動識別技術……………………………………………………………… 016
2.1.1 光符號識別技術……………………………………………………… 016
2.1.2 語音識別技術………………………………………………………… 016
2.1.3 生物計量識別技術…………………………………………………… 016
2.1.4 IC卡技術……………………………………………………………… 017
2.1.5 條形碼技術…………………………………………………………… 018
2.1.6 射頻識別技術………………………………………………………… 023
2.2 RFID的歷史和現狀… …………………………………………………… 024
2.2.1 歷史…………………………………………………………………… 024
2.2.2 現狀…………………………………………………………………… 027
2.3 RFID技術分析… ………………………………………………………… 028
2.3.1 閱讀器………………………………………………………………… 029
2.3.2 天線…………………………………………………………………… 029
2.3.3 標籤…………………………………………………………………… 029
2.3.4 頻率…………………………………………………………………… 031
2.4 RFID標籤衝突*… ………………………………………………………… 033
2.4.1 基於ALOHA的防衝突算法…………………………………………… 034
2.4.2 基於二進制樹的防衝突算法………………………………………… 037
2.5 RFID和物聯網… ………………………………………………………… 038
第二篇 感 知 識 別
第 3 章 感測器技術………………………………………………………………… 041
3.1 感測器概述………………………………………………………………… 041
3.2 發展歷史…………………………………………………………………… 042
3.3 套用… ……………………………………………………………………… 044
3.3.1 軍事監測中的感測器——VigilNet… ……………………………… 044
3.3.2 智慧型樓宇中的感測器——LoCal… ………………………………… 045
3.3.3 醫療監控中的感測器——Mercury…………………………………… 046
3.4 設計需求…………………………………………………………………… 047
3.5 硬體平台…………………………………………………………………… 049
3.5.1 供能裝置……………………………………………………………… 049
3.5.2 感測器………………………………………………………………… 050
3.5.3 微處理器……………………………………………………………… 050
3.5.4 通信晶片……………………………………………………………… 052
3.6 作業系統*…………………………………………………………………… 054
3.6.1 開發語言……………………………………………………………… 055
3.6.2 任務調度……………………………………………………………… 056
3.6.3 關鍵服務……………………………………………………………… 057
3.6.4 其他感測器節點作業系統…………………………………………… 057
3.7 總結與展望………………………………………………………………… 057
第 4 章 定位系統… ………………………………………………………………… 059
4.1 位置信息…………………………………………………………………… 059
4.2 定位系統…………………………………………………………………… 060
4.2.1 GPS… ………………………………………………………………… 060
4.2.2 蜂窩基站定位………………………………………………………… 063
4.2.3 無線室內環境定位…………………………………………………… 065
4.2.4 新興定位系統………………………………………………………… 067
4.3 定位技術…………………………………………………………………… 068
4.3.1 基於距離的定位……………………………………………………… 068
4.3.2 基於距離差的定位…………………………………………………… 070
4.3.3 基於信號特徵的定位………………………………………………… 071
4.4 物聯網環境下定位技術的新挑戰和發展前景… ………………… 074
第 5 章 智慧型信息設備……………………………………………………………… 077
5.1 智慧型設備概述……………………………………………………………… 077
5.1.1 智慧型設備產生的背景………………………………………………… 077
5.1.2 傳統智慧型設備………………………………………………………… 077
5.1.3 新時代的智慧型設備…………………………………………………… 079
5.2 智慧型設備運行平台*……………………………………………………… 085
5.3 智慧型設備發展新趨勢… ………………………………………… 090
著名科學家訪談錄之一……………………………………………………………… 092
第三篇 網 絡 構 建
第 6 章 網際網路… …………………………………………………………………… 097
6.1 網際網路概述………………………………………………………………… 097
6.1.1 網際網路基本組件……………………………………………………… 099
6.1.2 網路協定及其分層結構……………………………………………… 103
6.2 套用層… …………………………………………………………………… 105
6.2.1 套用層概述…………………………………………………………… 105
6.2.2 應用程式構架………………………………………………………… 106
6.2.3 Web和HTTP協定……………………………………………………… 107
6.2.4 域名系統……………………………………………………………… 110
6.3 傳輸層… …………………………………………………………………… 112
6.3.1 基本概念……………………………………………………………… 112
6.3.2 UDP協定… …………………………………………………………… 114
6.3.3 TCP協定… …………………………………………………………… 115
6.4 網路層… …………………………………………………………………… 118
6.4.1 路由器………………………………………………………………… 118
6.4.2 IP協定… ……………………………………………………………… 120
6.5 從網際網路到物聯網… …………………………………………………… 123
第 7 章 無線寬頻網路……………………………………………………………… 129
7.1 無線寬頻網路概述… …………………………………………………… 129
7.1.1 無線網路簡介………………………………………………………… 129
7.1.2 無線寬頻網路及其特點……………………………………………… 132
7.2 WiFi:無線區域網路… …………………………………………………… 134
7.2.1 802.11物理層… ……………………………………………………… 134
7.2.2 802.11架構… ………………………………………………………… 136
7.2.3 802.11介質訪問控制協定… ………………………………………… 137
7.2.4 802.11數據幀結構… ………………………………………………… 141
7.2.5 802.11小結… ………………………………………………………… 143
7.3 WiMAX:無線城域網…………………………………………………… 144
7.3.1 WiMAX概述及架構…………………………………………………… 144
7.3.2 WiMAX介質訪問控制原理簡介……………………………………… 146
7.3.3 WiMAX小結…………………………………………………………… 147
7.4 無線物聯世界……………………………………………………………… 147
第 8 章 無線低速網路……………………………………………………………… 149
8.1 低速網路需求……………………………………………………………… 149
8.2 低速網路協定……………………………………………………………… 150
8.2.1 藍牙…………………………………………………………………… 150
8.2.2 紅外…………………………………………………………………… 151
8.2.3 802.15.4/ZigBee… …………………………………………………… 152
8.3 組網與網路互聯… ……………………………………………………… 160
8.3.1 無線感測網組網協定………………………………………………… 160
8.3.2 IPv6網際互聯… ……………………………………………………… 162
8.3.3 6LoWPAN……………………………………………………………… 165
第 9 章 移動通信網路……………………………………………………………… 167
9.1 移動通信發展歷史… …………………………………………………… 168
9.1.1 第一代移動通信:模擬語音………………………………………… 168
9.1.2 第二代移動通信:數字語音………………………………………… 170
9.1.3 第三代移動通信:數字語音與數據………………………………… 173
9.2 3G通信技術和標準… …………………………………………………… 175
9.2.1 TD-SCDMA…………………………………………………………… 176
9.2.2 W-CDMA……………………………………………………………… 177
9.2.3 CDMA2000… ………………………………………………………… 178
9.3 移動網際網路………………………………………………………………… 180
9.3.1 視頻電話……………………………………………………………… 180
9.3.2 手機電視……………………………………………………………… 181
9.3.3 其他套用……………………………………………………………… 183
9.4 關於4G……………………………………………………………………… 185
著名科學家訪談錄之二……………………………………………………………… 188
第四篇 管 理 服 務
第 10 章 資料庫系統… …………………………………………………………… 193
10.1 資料庫系統的起源與發展… ………………………………………… 193
10.1.1 早期的資料庫系統… ……………………………………………… 193
10.1.2 關係資料庫系統及其基本組成… ………………………………… 194
10.1.3 新興資料庫簡介… ………………………………………………… 194
10.2 關係資料庫… …………………………………………………………… 196
10.2.1 關係資料庫模型… ………………………………………………… 197
10.2.2 SQL查詢語言*… …………………………………………………… 208
10.2.3 常見關係資料庫系統… …………………………………………… 212
10.3 資料庫與物聯網………………………………………………………… 213
10.4 物聯網數據的特點……………………………………………………… 214
10.4.1 數據存儲… ………………………………………………………… 215
10.4.2 數據查詢… ………………………………………………………… 217
10.4.3 數據融合… ………………………………………………………… 218
第 11 章 海量信息存儲… ………………………………………………………… 219
11.1 物聯網對海量信息存儲的需求……………………………………… 219
11.2 網路存儲體系結構……………………………………………………… 221
11.2.1 直接附加存儲… …………………………………………………… 221
11.2.2 網路附加存儲… …………………………………………………… 222
11.2.3 存儲區域網路… …………………………………………………… 222
11.3 數據中心… ……………………………………………………………… 223
11.3.1 數據中心的起源及發展… ………………………………………… 224
11.3.2 數據中心的相關標準… …………………………………………… 225
11.4 典型的數據中心*… …………………………………………………… 231
11.4.1 谷歌(Google)數據中心… ……………………………………… 231
11.4.2 Google File System…………………………………………………… 233
11.4.3 MapReduce…………………………………………………………… 235
11.4.4 BigTable……………………………………………………………… 236
11.5 Hadoop*… ………………………………………………………………… 238
11.6 數據中心的研究熱點… ……………………………………………… 240
第12章 搜尋引擎… ………………………………………………………………… 245
12.1 搜尋引擎簡介… ………………………………………………………… 245
12.1.1 搜尋引擎介紹… …………………………………………………… 245
12.1.2 搜尋引擎的發展 … ………………………………………………… 247
12.2 搜尋引擎的體系結構… ……………………………………………… 249
12.2.1 信息採集… ………………………………………………………… 249
12.2.2 索引技術… ………………………………………………………… 254
12.2.3 搜尋服務… ………………………………………………………… 256
12.2.4 類Google Web搜尋引擎的實例分析*… …………………………… 257
12.3 物聯網搜尋引擎………………………………………………………… 258
第 13 章 物聯網中的智慧型決策…………………………………………………… 261
13.1 數據挖掘… ……………………………………………………………… 261
13.1.1 數據預處理階段… ………………………………………………… 262
13.1.2 數據挖掘階段… …………………………………………………… 263
13.1.3 知識評估與表示階段… …………………………………………… 263
13.2 數據挖掘的基本類型和算法*………………………………………… 264
13.2.1 關聯分析… ………………………………………………………… 264
13.2.2 分類和預測… ……………………………………………………… 265
13.2.3 聚類分析… ………………………………………………………… 266
13.2.4 離群點分析… ……………………………………………………… 268
13.2.5 演化分析… ………………………………………………………… 269
13.3 智慧型決策與物聯網……………………………………………………… 270
第 14 章 物聯網中的信息安全與隱私保護…………………………………… 273
14.1 物聯網安全和隱私概述… …………………………………………… 274
14.2 RFID安全和隱私………………………………………………………… 275
14.2.1 RFID的安全現狀… ………………………………………………… 275
14.2.2 主要安全和隱隱私患… …………………………………………… 276
14.2.3 安全性與效率… …………………………………………………… 281
14.3 RFID安全和隱私保護機制…………………………………………… 281
14.3.1 早期物理安全機制… ……………………………………………… 281
14.3.2 基於密碼學的安全機制*… ………………………………………… 283
14.3.3 其他方法… ………………………………………………………… 287
14.3.4 如何面對安全和隱私挑戰… ……………………………………… 288
14.4 位置信息與個人隱私… ……………………………………………… 291
14.4.1 位置隱私的定義… ………………………………………………… 291
14.4.2 保護位置隱私的重要性… ………………………………………… 292
14.4.3 位置隱私面臨的威脅… …………………………………………… 293
14.5 保護位置隱私的手段… ……………………………………………… 293
14.5.1 制度約束… ………………………………………………………… 294
14.5.2 隱私方針… ………………………………………………………… 295
14.5.3 身份匿名… ………………………………………………………… 295
14.5.4 數據混淆… ………………………………………………………… 297
著名科學家訪談錄之三……………………………………………………………… 298
第五篇 綜 合 應 用
第 15 章 智慧型電網… ……………………………………………………………… 303
15.1 智慧型電網的起源與發展… …………………………………………… 303
15.1.1 電力系統和電力網路概覽… ……………………………………… 303
15.1.2 智慧型電網簡介… …………………………………………………… 304
15.1.3 智慧型電網的發展與前景… ………………………………………… 305
15.2 智慧型電網與物聯網……………………………………………………… 307
15.2.1 新能源發展與利用… ……………………………………………… 307
15.2.2 輸變電檢測與監控… ……………………………………………… 308
15.2.3 配用電管理… ……………………………………………………… 308
15.2.4 實時的電力調度… ………………………………………………… 310
15.2.5 電網安全… ………………………………………………………… 310
15.3 智慧型電網的未來前景… ……………………………………………… 311
15.3.1 更加深入的環境感知… …………………………………………… 311
15.3.2 更加全面的信息互通… …………………………………………… 311
15.3.3 更加智慧型的電網建設… …………………………………………… 312
第 16 章 智慧型交通… ……………………………………………………………… 313
16.1 智慧型交通概述… ………………………………………………………… 313
16.2 智慧型交通中的物聯網技術… ………………………………………… 315
16.2.1 無線通信… ………………………………………………………… 316
16.2.2 計算技術… ………………………………………………………… 317
16.2.3 感知技術… ………………………………………………………… 317
16.2.4 視頻車輛監測… …………………………………………………… 317
16.2.5 全球定位系統 GPS… ……………………………………………… 318
16.2.6 探測車輛和設備… ………………………………………………… 318
16.3 智慧型交通套用… ………………………………………………………… 318
16.3.1 不停車收費系統… ………………………………………………… 318
16.3.2 實時交通信息服務… ……………………………………………… 321
16.3.3 智慧型交通管理… …………………………………………………… 322
第 17 章 智慧型物流… ……………………………………………………………… 323
17.1 物流的起源和發展……………………………………………………… 323
17.1.1 粗放型物流… ……………………………………………………… 324
17.1.2 系統化物流… ……………………………………………………… 324
17.2 現代物流 … ……………………………………………………………… 325
17.2.1 電子化物流… ……………………………………………………… 325
17.2.2 EDI…………………………………………………………………… 326
17.2.3 現代物流面臨的問題… …………………………………………… 328
17.3 智慧型物流… ……………………………………………………………… 330
17.3.1 智慧型物流的特點… ………………………………………………… 330
17.3.2 智慧型物流的套用… ………………………………………………… 331
17.3.3 展望… ……………………………………………………………… 336
第 18 章 智慧型綠色建築… ………………………………………………………… 337
18.1 物聯網環境下的綠色建築… ………………………………………… 338
18.1.1 建築管理… ………………………………………………………… 338
18.1.2 低碳建築… ………………………………………………………… 339
18.1.3 智慧型樓宇… ………………………………………………………… 340
18.1.4 智慧型家居… ………………………………………………………… 341
18.1.5 其他綠色建築系統… ……………………………………………… 343
18.2 綠色建築的發展與展望… …………………………………………… 344
第 19 章 環境監測… ……………………………………………………………… 347
19.1 套用背景… ……………………………………………………………… 347
19.1.1 環境監測的概念… ………………………………………………… 347
19.1.2 環境監測的發展… ………………………………………………… 348
19.2 環境監測感測網………………………………………………………… 349
19.2.1 典型套用系統和部署… …………………………………………… 349
19.2.2 環境監測感測網的模式和特徵… ………………………………… 352
19.3 環境監測物聯網………………………………………………………… 354
19.3.1 套用動機… ………………………………………………………… 354
19.3.2 環境監測物聯網的模式和特徵… ………………………………… 354
19.3.3 森林生態物聯網… ………………………………………………… 356
19.3.4 Planetary Skin………………………………………………………… 361
參考文獻………………………………………………………………………………… 366
後 記………………………………………………………………………………… 373
教師增補材料說明………………………………………………………… 378

配套資源

我們認識到物聯網導論作為一門新設立的課程,任課教師們會花掉很長的時間進行備課。為了輔助他們更高效更優質地完成備課工作,我們隨時準備提供一套完整的教師增補材料——教學課件(PowerPoint幻燈片)。
這套課件包含全書總共十九章的詳細PowerPoint幻燈片。我們給教師們提供的是原始的PowerPoint幻燈片,這樣便於他們按照自己的教學需要進行定製。
目前,我們只為以本書作為教材的物聯網導論課教師免費提供該套教學課件。教師們可以通過以下兩種方式獲取該套課件。
1)撥打本書著作權頁或封底提供的電話聯繫出版社行銷或發行人員獲取。
2)通過往本書“教師增補材料說明”頁提供的電子信箱發電子郵件索取。
通過以上兩種方式獲取該套課件時,請教師們提供以下信息:教師姓名、所在學校院系、職務、職稱、學位、聯繫方式(電子信箱與電話號碼)、課程類別(如專業基礎課、院選課、校選課等)、上課人數、學時。
本套課件僅供物聯網導論課教師課堂教學時使用,未經作者允許不得另作他用。我們亦請獲得該套課件的教師注意保護作者的智慧財產權,未經許可不得隨意向第三方發布該套課件。  另外,為了方便廣大讀者獲取該書配套資源,經作者和出版社授權,讀者可以到“物聯網論壇”的《物聯網導論》專版下載本書所有資源,並參與本書的交流與學習。

概念起源發展

物聯網理念最早可追溯到比爾·蓋茨1995年《未來之路》一書。在《未來之路》中,比爾·蓋茨已經提及物物互聯,只是當時受限於無線網路、硬體及感測設備的發展,並未引起重視。1998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創造性地提出了當時被稱作EPC系統的物聯網構想。1999年,建立在物品編碼、RFID技術和網際網路的基礎上,美國Auto-ID中心首先提出物聯網概念。
物聯網的基本思想出現於20世紀90年代,但近年來才真正引起人們的關注。2005年11月17日,在信息社會世界峰會(WSIS)上,國際電信聯盟(ITU)發布了《ITU網際網路報告2005:物聯網》。報告指出,無所不在的“物聯網”通信時代即將來臨,世界上所有的物體從輪胎到牙刷、從房屋到紙巾都可以通過網際網路主動進行信息交換。射頻識別技術(RFID)、感測器技術、納米技術、智慧型嵌入技術將得到更加廣泛的套用。歐洲智慧型系統集成技術平台(EPoSS)於2008年在《物聯網2020》(《Internet of Things in 2020》)報告中分析預測了未來物聯網的發展階段。
歐巴馬就任美國總統後,於2009年1月28日與美國工商業領袖舉行了一次“圓桌會議”。作為僅有的兩名代表之一,IBM執行長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這一概念,建議新政府投資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礎設施。歐巴馬對此給予了積極的回應:“經濟刺激資金將會投入到寬頻網路新興技術中去,毫無疑問,這就是美國在21世紀保持和奪回競爭優勢的方式。”此概念一經提出,即得到美國各界的高度關注,甚至有分析認為,IBM公司的這一構想極有可能上升至美國的國家戰略,並在世界範圍內引起轟動。
2009年,歐盟執委會發表題為《Internet of Things - An action plan for Europe》的物聯網行動方案,描繪了物聯網技術套用的前景,並提出要加強對物聯網的管理、完善隱私和個人數據保護、提高物聯網的可信度、推廣標準化、建立開放式的創新環境、推廣物聯網套用等行動建議。韓國通信委員會於2009年出台了《物聯網基礎設施構建基本規劃》,該規劃是在韓國政府之前的一系列RFID/USN(感測器網)相關計畫的基礎上提出的,目標是要在已有的RFID/USN套用和實驗網條件下構建世界最先進的物聯網基礎設施、發展物聯網服務、研發物聯網技術、營造物聯網推廣環境等。2009年,日本政府IT戰略本部制定了日本新一代的信息化戰略《i-Japan戰略2015》,該戰略旨在到2015年讓數字信息技術如同空氣和水一般融入每一個角落,聚焦電子政務、醫療保健和教育人才三大核心領域,激活產業和地域的活性並培育新產業,以及整頓數位化基礎設施。
我國政府也高度重視物聯網的研究和發展。2009年8月7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無錫視察時發表重要講話,提出“感知中國”的戰略構想,表示中國要抓住機遇,大力發展物聯網技術。2009年11月3日,溫家寶總理向首都科技界發表了題為《讓科技引領中國可持續發展》的講話,再次強調科學選擇新興戰略性產業非常重要,並指示要著力突破感測網、物聯網關鍵技術。2010年1月1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參觀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表示要培育發展物聯網等新興產業,確保我國在新一輪國際經濟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我國政府高層一系列的重要講話、報告和相關政策措施表明:大力發展物聯網產業將成為今後一項具有國家戰略意義的重要決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