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範圍
物種生物學常常和實驗分類學(experimantal taxonomy)相提並論,即利用各種實驗獲得的的性狀(如細胞染色體性狀、繁育
生物學性狀、胚胎學性狀、孢粉學性狀、化學性狀、分子生物學性狀和生態學性狀),除了傳統的形態和解剖性狀外,來研究植物物種的系統關係。隨著相關學科的發展,為分類學提供的性狀越來越豐富,該名詞的使用率也在下降。而更廣泛的系統發育(phylogeny)和系統進化(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的使用頻率正越來越多。
研究成果
三脈紫苑多倍體複合體(Aster ageratoides polyploid complex)(Asteraceae)
該複合體在中國有2種13個變種,三脈紫苑複合體在形態上和細胞學上的多樣性和複雜性,使之成為公認的分類學上的"困難類群".該研究基於對中國20個省、市、自治區43個地點71個三脈紫苑複合體居群的野外觀察和採集,從形態學、生態學、細胞學、細胞地理學和分子生物學等各方面,對三脈紫苑多偌體複合體進行了綜合性研究.該研究首次報導了
該複合體8個變種的細胞學資料和11個變種的ITS序列,提出了新的分類標準,確認了6個變種,發現了6個新變種和一個新的天然屬間雜交種,並發現了一個新的近緣種(已正式發表).該文對該複合體內各變種間的系統演化關係進行了探討,提出了該複合體的起源中心、分布中心及三條擴散路線
觀察了71個居群植物的形態結構,並結合國內各主要植物標本館的有關標本,提出了無橫走根狀莖、橫走根狀莖短小、莖下部葉花期存活、蓮座狀葉乾枯葉鞘宿存、花托窩膜片和總苞片頂端翻卷等一些以前未發現的新性狀.同時認識到一些性狀(如總苞片寬度等)作為檢索表特徵是不可靠的.結合細胞學、細胞地理學研究成果,探討了形態學性狀演化趨勢.三脈紫苑多倍體複合體是能進行克隆生長的克隆植物.其生長型有密集型、過渡型和游擊型三類.微糙變種的一些2x細胞型居群屬密集型,而寬傘變種6x細胞型屬游擊型.二者同域分布時,微糙變種總是因競爭排斥而變為零星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各變種現代分布格局的形成與克隆生長的多樣性有密切關係.兩個變種蓮座狀葉的葉鞘宿存有著特殊的生活史背景.該研究對12個變種65個居群進行了細胞學研究.其中8個變種的染色體數目及核型為首次報導.研究結果表明,該複合體具有2x、4x、5x、6x和8x多倍體系列;3個變種內也具多倍體系列.複合體的核型不對稱性較弱,但有增強的趨勢;多倍體的"最長/最短染色體"比值較二倍體明顯增強,這可能是多倍體化後染色體重排的結果.
部分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