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候變化對陸地生態系統碳收支的影響

物候變化對陸地生態系統碳收支的影響

《物候變化對陸地生態系統碳收支的影響》是依託華東師範大學,由伏玉玲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物候變化對陸地生態系統碳收支的影響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伏玉玲
  • 依託單位:華東師範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本研究以氣候變化環境下的生態系統物候變化為切入點,以ChinaFLUX、AmeriFlux以及FLUXNET通量觀測網路為平台,以其分布在東亞、北美和歐洲大陸約120多個站點的長期連續通量觀測數據為主要信息源,結合生態系統冠層光合物候模型,實現對不同類型陸地生態系統冠層光合生產力季節過程的準確模擬及其關鍵物候期(生長季開始、結束、生長季長度等)的定量識別。此基礎上,分析氣候變化環境下北方溫帶地區陸地生態系統冠層物候的變化特徵,深入探討冠層物候改變對陸地生態系統碳收支時空變化(季節變化、年際波動、空間差異)的影響及驅動機制。本研究首次利用如此大範圍內的長期連續觀測數據在冠層尺度研究物候變化對陸地碳收支的影響,實現了物候學的研究尺度從個體上升至群落、研究對象從生態系統結構到功能的轉變。本研究將有助於我們更好地了解氣候變化與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間的回響與適應機制,進而改進全球碳循環模型。

結題摘要

伴隨著全球氣候變而來的生物物候變化對陸地生態系統的各種生物生理過程\生物地理格局產生了廣泛影響。本研究以生物物候變化為切入點,研究北方陸地生態系統植被冠層的關鍵物候期的變化及其對生態系統碳收支的影響。以ChinaFLUX、AmeriFlux以及FLUXNET的80多個陸地生態系統通量觀測網路台站(包括常綠針葉林、落葉闊葉林、針闊混交林、草地、農田和灌叢等)為平台,結合生態系統冠層光合物候模型(PMCP),採用數據-模型融合的技術,確定了不同類型陸地生態系統冠層光合作用季節動態的關鍵物候期;在此基礎上綜合比較了不同類型生態系統冠層光合作用關鍵物候期的年際變化趨勢及空間差異;揭示溫度對北方陸地生態系統植被光合作用物候變化的決定性調控作用,最後分析發現物候改變引起的生長季長度變化顯著影響北方溫帶生態系統的碳吸收。本研究為深入了解和認識陸地生態系統對氣候變化的回響和反饋機制提供了新的契機,也有助於我們今後更準確地預測未來氣候變化對陸地生態系統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