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雄雞圖

牡丹雄雞圖

《牡丹雄雞圖》是清代高鳳翰創作的一幅畫作,現收藏於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牡丹雄雞圖
  • 作者:高鳳翰
  • 規格:縱137厘米、橫53厘米
  • 創作年代:清代
  • 材質:絹本
  • 畫作類型:中國畫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歷史傳承,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題款:仿陸包山本。歸雲和尚。
鈐印:高仲子(朱白文)、西園(朱文)。
收傳印記:無。

創作背景

此圖是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高鳳翰所繪工筆花鳥圖,絹本設色,畫幅題款:“仿陸包山本,歸雲和尚。”點出此幅畫是摹前明花鳥名家陸治(字包山)所繪,陸氏的畫被評“得徐熙、黃筌遺意”賦彩清妍、勾勒工細。

藝術鑑賞

觀高鳳翰的此幅摹古作品,畫面上方繪有一隻紅冠雄雞、紅白牡丹花叢、嶙峋的太湖石以及剛剛萌芽的春樹和柳枝,布局緊湊,景物之間穿插有序。雄雞與太湖石均以墨筆勾勒渲染,但雄雞翎毛畢現,腹部以墨筆和白粉勾染,體現羽毛的質感與雄雞的颯颯英姿;一旁的太湖石墨色明潤,將湖石透、漏、瘦、皺的特色悉數寫出,顯示出畫家嫻熟的工筆技法。紅白兩色牡丹錯落有致,紅牡丹花瓣以胭脂暈染,藤黃輕染暗部,用白粉染出花瓣的亮面,白色牡丹用淡墨勾勒、渲染,頗有立體效果。近景處的雜石、雜草、青苔用筆雖少卻洗鍊,深得陸氏繪畫的純樸野趣,且有包山筆意。
高鳳翰其人能詩書、通篆刻,善丹青,尤擅花鳥。通過此畫的題款可窺見高鳳翰的繪畫藝術很注重“師古人”廣取明代大家青藤(徐渭)、白陽(陳淳)、陸治等前人所長;從其交遊可見,高氏久居揚州、蘇州一帶,與金農、鄭燮、李鱓及高翔等友情深厚,詩文書畫往來密切。高鳳翰一生經歷十年宦海,數次被誣下獄,後殘臂辭官,終以賣畫為生,正是這種種經歷使得他的藝術始終是正直、親民且帶有積極的意味。

歷史傳承

20世紀80年代高鳳翰的《牡丹雄雞圖》經由國務院七人書畫鑑定小組鑑定為國家二級藏品,現藏於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作者簡介

高鳳翰(1683~1749)膠州大行高氏二股十一世,揚州八怪之一。清代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又名翰,字西園,號南村,又號南阜、雲阜,別號因地、因時、因病等40多個,晚因病風痹,用左手作書畫,又號尚左生。漢族,山東膠州市三里河街道辦事處三里河村人。雍正初,以諸生薦得官,為歙縣縣丞,署績溪知縣,罷歸。性豪邁不羈,精藝術,畫山水花鳥俱工,工詩,尤嗜硯,藏硯千,皆自為銘詞手鐫之。有《硯史》,《南阜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