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苗立枯病

牡丹苗立枯病是一種植物病,主要危害幼苗的莖基部。

基本介紹

分布與危害,症狀,病原,發生規律,防治方法,

分布與危害

此病分布在南、北各地,發生於苗期。此菌的寄上範圍廣,可危害100多種植物的播種苗,對以嫩望扦插的含笑大麗花翠菊菊花吊蘭松葉牡丹等的苗亦極易感病,引起立枯或根腐。

症狀

病苗多從上上表侵入幼苗的莖基部,發病時,先變成褐色,後成暗褐色,受害嚴重時,韌皮部被破壞,根部成黑褐色腐爛。此時,病株葉片發黃,植株萎蔫、枯死,但不倒伏。此苗也可侵染幼株近地面的潮濕葉片,引起葉枯,邊緣產生不規則、水債狀、黃褐色至黑褐色大斑,很快被及全葉和葉柄,造成死腐,病部有時可見褐色菌絲體和附著的小菌核。

病原

Rhizoctonia solani Kuhn.(立枯絲核菌)。
立枯絲核菌屬岸知茵亞門、絲摑綱、無拘目。菌絲呈蛛網狀,圍繞寄生的組織,有橫隔,粗8~12微米,初期無色並多油點,呈銳角分枝,小技與本校相接處稍內縮,其上往往有橫隔,老化後菌絲為黃褐色,並呈直角分枝,小技與生枝相連處不縊縮。立枯絲核菌在上溫13~26℃之間都能發病,以20~24℃最為適宜。對土壤PH值適應範圍廣.在PHZ 6~6 9問都能發病。

發生規律

病菌菌絲體或菌校在殘留的病株上或土壤中越冬或長期生存。帶菌土壤是主要侵染來源,病株殘體、肥料也有傳病可能,還可通過流水、農具、人、畜等傳播。天氣潮濕適於病害的大發生,反之,天氣乾燥病害則不發展。多年連作地發病常較重。

防治方法

1、嚴格控制苗床及扦插床的澆灌水量,注意及時排水;注意通風;晴天要遮蔭,以防上溫過高,灼傷苗木,遣成傷口,使病菌易於侵染。
2、注意庭園清潔衛生,及時處理病林殘餘,不使用帶病菌的腐熟肥料。
3、發現病株及時拔除並燒毀。
4、對被污染的苗床,如繼續用於井插育苗,或用於扦插的其他上鑲,在桿插前,可用福馬林進行土壤消毒,每平方米用福馬林50毫升,加水8~12公斤澆灌寸土壤中,澆灌後隔1周以上方可用於播種栽苗;或用70%五氯硝基苯粉劑與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等
量混合,處煙土壤,每平方米用混合粉劑8一10克,撒施土中,並與土拌均勻。
5、可噴灑75%百菌清時濕性粉劑800一1000倍,或50見福美雙可濕性粉500倍,或75%五氯硝基苯600倍,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或用64%防毒礬MS可濕性粉劑500倍,或25%瑞毒霉與65%代森鋅按 1:2混合後 600倍,或 72 2%普力克水劑400倍,或15%惡霉靈(上菌消)水劑450倍,每平方米用藥液3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