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山水庫

牟山水庫

牟山水庫位於山東省濰坊安丘市濰汶河中下游,安丘市區西南6公里的牟山腳下,1960年建成,水庫控制流域面積1262平方千米,總庫容3.08億立方米,興利庫容1.205億立方米。庫區位於山間沖積洪積平原上,地勢總體上南高北低。牟山水庫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為702.3毫米。水庫以防洪為主兼顧城市供水、農業灌溉、水產養殖等綜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庫。被評為3A級旅遊景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牟山水庫
  • 外文名:Moushan Reservoir
  • 總庫容:3.08億立方米
  • 興利庫容:1.205億立方米
概述,地理位置,自然氣候,地位作用,水庫效益,水庫機構沿革,流程紀實,評為3A風景區,

概述

牟山水庫是山東省濰河支流汶河中下游的一座多年調節,以防洪為主兼顧城市供水、農業灌溉、水產養殖等綜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庫。
水庫工程為100年一遇洪水設計,5000年一遇洪水校核。工程設防地震烈度為Ⅷ度。水庫樞紐工程有大壩、溢洪閘、放水洞等。大壩全長5870米,其中主河槽段長1000米,為黏土心牆砂殼壩;兩岸階地段長4870米,為均質土壩;壩頂寬7.6米,壩頂高程83.00米,防浪牆高1米,最大壩高20米。溢洪道寬92米。溢洪閘總淨寬80米,安設8孔平板鋼閘門,閘底高程71.00米。放水洞有南北兩個:北放水洞為砌石拱無壓涵洞,設計流量18.7立方米每秒;南放水洞以灌溉為主兼作發電引水洞,為直徑3米的鋼筋混凝土襯砌隧洞,設計最大流量54立方米每秒。

地理位置

牟山水庫坐落在安丘市區西南6公里的牟山腳下,控制流域面積1262平方公里,流域呈扇形,平均寬度21公里。壩址以上幹流長71公里,幹流坡度2.12米/公里。整個流域是丘陵地區,植被條件較差。庫區地震基本烈度8度,大壩設計地震烈度為8度。

自然氣候

牟山水庫所處的汶河流域位於東亞季風區,屬季風區大陸性氣候。四季界限分明,溫差變化大,冬季盛行東北風和西北風,降水量稀少,天氣寒冷而乾燥;夏季盛行東南風和西南風,冷暖空氣活動頻繁,水汽較充沛,多發生暴雨洪水。多年平均降水量為702.3毫米。多年平均氣溫12.2度,最高40.5度,最低-21.4度。無霜期189天,最大凍土深50厘米

地位作用

工程規劃設計標準是:百年一遇洪水設計,五千年一遇洪水校核。
水庫運行以來,作為安丘市區唯一的水源地,在防洪、灌溉、淡水養殖等方面綜合效益十分顯著,為安丘市國民經濟的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
水庫以上流域內有大型水庫(高崖)一座,中型水庫(大關、沂山、尚莊)3座,小型水庫93座。水庫下游有膠濟鐵路、206國道、濟青高速公路、濰萊高速公路等交通幹線。保護安丘、坊子、昌邑、寒亭四市區的部分鄉鎮的100萬人口,120萬畝耕地。

水庫效益

水庫作為安丘市區唯一的水源地,自運行以來,在防洪、灌溉、淡水養殖等方面的綜合效益十分顯著,為安丘市國民經濟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牟山水庫自建庫以來實測到的較大暴雨洪水有4此,其中1974年上游最大24小時面雨量233.5毫米,最大72小時面雨量265.5毫米。實測入庫洪峰流量5557立方米每秒,最大6小時洪量9239萬立方米,最大24小時洪量18289萬立方米,洪水總量23155萬立方米。最大泄洪流量2340立方米每秒,水庫消減洪峰58%,下遊河道基本安全。牟山水庫灌區灌溉面積2.6萬公頃,有效灌溉面積1.6萬公頃,澆灌安丘市12個鎮級坊子區穆村等鎮的農田。灌區總乾渠長23千米,乾渠5條長91千米,支渠54條長158千米;渠繫上游各類建築物7673座。牟山灌區開灌40多年來,年平均灌溉面積1.2萬公頃,最大實灌面積1.8萬公頃,灌區已成為安丘市的重要商品糧生產基地,在促進工農業生產發展、提高灌區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及生態效益等方面年做出了巨大貢獻。
牟山水庫保護下游膠濟鐵路、206國道、濟青高速公路、濰萊高速公路等重要設施,保護下游100萬人口的生命、財產安全和120多萬畝耕地,並肩負著向濰坊、安丘市生活、工業供水和農業灌溉供水的重要使命,其作用極為重要。

  

水庫機構沿革

1、1959年10月至1961年,牟山水庫管理機構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稱為安丘縣牟山水庫工程指揮部。
2、1962年至1963年稱為安丘縣牟山水庫管理所。
3、1964年改為安丘縣牟山水庫管理局,為全民所有制副科級事業單位,隸屬於安丘縣水利局。
4、1989年3月牟山水庫管理局由副科級改為正科級單位,隸屬於安丘縣人民政府,屬自收自支事業單位。
5、2007年9月1日,牟山水庫管理局由安丘市管理劃歸濰坊市水利局管理,改為濰坊市牟山水庫管理局。2013年4月,濰坊市編辦批覆牟山水庫管理局為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

流程紀實

牟山水庫1959年10月動工,1960年6月建成蓄水,移民工作完成後,總計搬遷三處公社的部分土地共2240公頃,涉及31個自然村,3041戶、18562人、拆遷房屋13601間。由於諸多因素的制約和歷史的原因,庫區移民搬遷不徹底和回遷。牟山水庫是一個病險庫,多年來一直不能正常蓄水,蓄水位較低,出現了部分移民村民眾在防洪水位線內建房、造田返耕、發展各種經濟的現象。
牟山水庫是典型的“三邊工程”,再加上時間緊、任務重、技術設備和管理水平落後,造成工程質量差、標準低、尾工大等先天不足因素,建成運用後,多次出現險情,該工程自1959年動工至2001年止,建成後歷經保全全工程、保全全擴大工程、保全全壩基防滲工程等續建工程。雖經多次加固,但僅解決了部分險情,仍存在許多嚴重的安全隱患。經安全鑑定,該水庫為險庫,大壩為三類壩。為保障水庫工程和下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充分發揮水庫防洪與興利的綜合效益,該水庫正在進行除險加固。
牟山水庫灌區1961年相繼開發建設,1966年發揮效益。2010年水利部批覆設計灌溉面積30萬畝,有效灌溉面積24萬畝,澆灌安丘市、坊子區峽山區的十二處鄉鎮農田。總乾渠長23公里,乾渠5條長91公里,支渠54條長158公里。渠繫上各類建築物7673座。牟山灌區開灌四十多年來,為工農業生產發展,提高灌區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做出了巨大貢獻。該灌區在當地農業生產、農村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了其應有的作用,是安丘市的重要商品糧基地,社會經濟效益顯著,生態效益巨大。

評為3A風景區

從山東省水利風景區評審委員會辦公室傳來喜訊,濰坊市的牟山水庫水利風景區被評為3A級旅遊景區
牟山水庫水利風景區以牟山水庫為依託,主要由水工程觀光帶、主題景觀遊覽區、生態濕地保護區、核心水源涵養區和植被觀賞防護區5部分組成,總面積達32平方公里。牟山水庫地處安丘城區西南,水域面積31.5平方公里,是濰坊城區和安丘的主要水源地。濰坊市牟山水庫管理局正確處理開發與保護的關係,先後投資3億多元,對長達6公里的大壩、溢洪道及生態景觀區等進行了高標準綜合性規劃建設。
風景區內動植物品類繁多,其中鳥類128種,濕地植物85種,水生動植物更是數不勝數,同時擁有著名的古漢墓石畫像遺存、老子布道、仙人遺釜等古蹟傳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