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牛頭伯勞全長177-220mm。喙強健具鉤和齒,頭頂及枕部栗紅;背羽灰褐色;尾羽褐色;黑色貫眼紋明顯,尾羽褐色;下體羽棕白,兩脅深棕色。
雄鳥額、頭頂及枕部栗紅色;背、腰及尾上覆羽灰褐色。眼先、眼周、頰和耳羽黑色,形成粗著的貫眼紋,該紋上緣鑲有灰白色細紋。頦、喉和下頰白色。胸、腹以及兩脅淡棕色。冬羽具黑褐色鱗紋。腹部中央灰白色。尾下覆羽純棕色。飛羽黑褐色。羽緣棕色,外側飛羽基部白色,形成明顯的白色翅斑。三級飛羽具皮黃色羽緣。翅上覆羽暗褐色,大覆羽具棕色羽緣。尾羽12枚,中央尾羽暗褐色,具淺灰褐色邊緣,外側尾羽灰褐色,各尾羽具狹窄的灰白色端緣和界限不清的黑褐色次端斑。
雌鳥頭頂顏色與雄體相似,貫眼紋為栗褐色不完整,僅限於眼後。眼先灰白色。背、腰棕褐色。下體密布黑褐色鱗紋。
喙強健,先端具鉤、缺刻和齒突,黑色,下嘴基部灰白。虹膜褐色。跗踱、趾黑褐色。爪鉤狀,黑色。
棲息環境
牛頭伯勞主要棲息於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帶的疏林和林緣灌叢草地,也出入於農田道邊灌叢及河谷地帶,有時見於果園和城鎮公園。
牛頭伯勞的2個亞種在棲息的海拔高度上有不同的生態適應:指名亞種分布於較低海拔地區,在長白山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m以下;而中國亞種在河北部繁殖棲息地在海拔1000-1800m的針闊混交林內,在甘肅中部和南部一般在海拔2000m以上直到3000m。
生活習性
牛頭伯勞單獨或成對活動,性活躍,常在林緣或路邊灌叢中跳上跳下,有時站在小樹或灌木枝頭嗚叫,鳴聲粗厲洪亮。有時靜靜她站在電線或電柱上注視著四周,發現獵物立刻飛往捕獵,然後又返回原處。
分布範圍
牛頭伯勞在中國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東,甘肅,寧夏,四川;陝西,河南,湖北,湖南,貴州,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廣東,台灣。中國之外則分布於俄羅斯烏蘇里斯克、朝鮮、日本。
繁殖方式
牛頭伯勞繁殖期為5-7月。常建巢於疏林或灌叢。巢呈杯狀,巢材為細樹枝、枯葉、松針等。窩卵數多為4-7枚。卵淡青色或灰色,被以褐色、灰棕色或紅色斑點。由雌性親鳥孵化,孵化期14-15天。雛鳥晚成性,雌雄親鳥共同育雛,育雛期13-14天。年繁殖1次。4月遷來中國內蒙古南部和東南部繁殖,9月下旬到10月初離去。
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牛頭伯勞種群數量不普遍,在與中國毗鄰的俄羅斯遠東地區,種群數量不高和不常見。牛頭伯勞生存環境質量的下降,種群數量更趨減少。在中國東北地區指名亞種較為常見,已列入吉林和遼寧兩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保護級別
-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 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鳥類》。
-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