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黑斑病

牛蒡黑斑病

牛蒡黑斑病是由牛蒡葉點霉引起的、發生在牛蒡的病害,主要為害葉片。多在葉尖、葉緣和葉片中間產生近圓形或不規則形褐色壞死病斑,空氣潮濕時病斑呈水漬狀,迅速發展成大斑。後期在病斑上產生灰黑色霉狀物。有時病斑略呈輪紋狀,空氣乾燥,病斑穿孔或破裂。

牛蒡黑斑病是牛蒡的一種常見病害。一般病株率在10~30%,對牛蒡生產無明顯影響;病株率可達50%以上時,對生產有一定的影響。高溫、高濕利於發病。田間植株蔭蔽,空氣濕度高,或管理不當、缺肥、植株生長衰弱等,病害發生較重。

牛蒡黑斑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收穫後及時清除病殘體,集中深埋或燒毀;播種前進行種子處理;與其他作物進行3年以上輪作;栽植密度適宜,改善牛蒡田通風透光條件;發病後及時噴灑化學藥劑防治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牛蒡黑斑病
  • 別名:牛蒡褐斑病、牛蒡葉點霉葉斑病 
  • 病原:牛蒡葉點霉
  • 為害作物:牛蒡
  • 為害部位:葉片
病原特徵,為害症狀,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

病原特徵

牛蒡黑斑病病原為牛蒡葉點霉(學名:Phyllosticta lappae Sacc.),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器淺黃褐色,球形至扁球形,大小75~138微米,埋生在組織中,頂端具孔口;分生孢子無色單胞,橢圓形至長橢圓形,兩端圓,大小(5.5~6.1)微米×(4~5)微米,多具1隔膜。
也有資料顯示病原為交鏈孢(學名:Alternaria sp.),屬半知菌亞門真菌。菌絲褐色,有分隔。分生孢子梗2~6根叢生,基部細胞膨大,頂端色淡,偶有1個分枝,具3~5個隔膜,大小為(32~68)微米×(3~69)微米。分生孢子倒棍棒狀,暗褐色,單生或串生。孢身至喙逐漸變細。孢身具4~9個橫隔,0~2個縱隔,隔膜處常縊縮。

為害症狀

牛蒡黑斑病多在秋季發生,為害幼苗的受害嚴重,主要為害葉片、葉柄。苗期染病,初在葉上生褐色至茶褐色圓形病斑,大小2~20毫米,表面平滑,後期病斑中間變薄且褪為淺褐色至灰色,易於破裂或穿孔,其上散生黑色小粒點,即病菌分生孢子器。嚴重時,多個病斑融合為不規則形。此外,該病的發生,一般先從植株下部葉片發病,以後逐漸向上蔓延,最後全株發病。

侵染循環

病原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隨病葉及殘體在土壤內越冬,成為初侵染源。種子亦可帶菌。當條件適宜時病原即萌發侵染,引起發病。病部產生的病原經風雨、氣流傳播,形成再侵染。

流行規律

高溫、高濕利於發病。田間植株蔭蔽,空氣濕度高,或管理不當、缺肥、植株生長衰弱等,病害發生較重。6~9月份高溫、多陰雨天氣,病害發展迅速。

防治方法

  1. 收穫後及時清除病殘體,集中深埋或燒毀。
  2. 牛蒡播種前用40~50℃溫水浸泡種子3小時,漂淨秕子,後用濕紗布包好,置於25℃條件下催芽,種子發芽率高於85%即播種,使幼苗茁壯生長,減少苗期染病。
  3. 發病重的地區或吁塊秋後及時深耕,把病菌埋入土中。
  4. 與其他作物進行3年以上輪作
  5. 栽植密度適宜,改善牛蒡田通風透光條件。
  6. 苗期發病時噴灑30%綠得保懸浮劑400倍液或50%百菌通可濕性粉劑500倍液、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77%可殺得可濕性微粒粉劑5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每667平方米噴對好的藥液50~60升。防治2~3次。採收前3天停止用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