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菌核病

牛蒡菌核病

牛蒡菌核病是由核盤菌引起的、發生在牛蒡的病害。發病後多全株顯症灰暗,色淡,萎蔫,邊緣卷,重時葉片枯萎。濕度大時表面生白色絨霉,後期在菌絲中生黑褐色大小不等、形狀不一的菌核。重病株提早腐爛死亡。

牛蒡菌核病一旦發生,可造成牛蒡死株,損失很大。該病在中國的一些地區發生,是值得注意的一個病害。該病一般在4月中旬發病,4月下旬至5月為多發病期。

牛蒡菌核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播種前,精選種子,清除混雜在種子中的菌核;重病地應與糧食作物進行2~3年輪作;氮磷鉀配合施用,避免偏施氮肥;收後徹底清除田間病殘;發病初期及時進行藥劑防治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牛蒡菌核病
  • 外文名:Burdock sclerotinia
  • 病原:核盤菌
  • 為害作物:牛蒡
  • 為害部位:葉莖部
病原特徵,為害症狀,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農業防治,化學防治,

病原特徵

牛蒡菌核病病原為核盤菌(學名:Sclerotinia scleroriorum (Lib.) de Bary),屬真菌子囊菌亞門、柔膜菌目、核盤菌屬。菌絲體白色,綿絮狀,粗細不一,直徑3~4微米,透明,有橫隔,內有濃蜜的顆粒狀物。子囊盤杯狀,淺肉色至褐色,1個至4個從菌核上生出,子囊盤直徑0.3~0.8厘米,柄褐色細長,微彎曲,長4厘米左右,由盤基部向下漸細。子囊棍棒狀,無色,(108~135)微米×(9~10)微米,內含8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單行排列,橢圓形,無色,12微米×4微米;小型分生孢子單胞,無色,3~4微米,密生於分生孢子梗上,形成84微米×77微米的孢子塊。側絲細長,線形,夾生在子囊之間。
病菌喜溫暖高濕的環境。適宜發病的溫度範圍0~30℃;最適發病環境,溫度為20~25℃,相對濕度90%以上;最適感病生育期為成株期至開花座果期。發病潛育期5~8天。子囊孢子萌發的適宜溫度為5~10℃,菌核萌發適溫15℃。

為害症狀

牛蒡菌核病主要為害牛蒡的葉莖部,植株下部的葉莖易先發病。被害葉片灰暗,邊緣上卷,生有污斑,萎蔫至腐爛,順葉柄擴展,呈暗綠褐色,潮濕下表生濃密白色絨霉,後在霉層中生大小不定的黑褐色鼠糞狀顆粒。莖部受害聚生濃密白色絨霉,中空莖處生成黑褐色鼠糞狀顆粒。重病時全株腐爛。

侵染循環

病原菌主要以菌核落在土壤中越冬。菌核也可混雜在種子中間越冬並隨種子調運使用而傳播。菌核在乾燥土壤中可存活3年多,在潮濕土壤中也能存活1年。翌年春土壤中菌核陸續萌發,菌核產生子囊盤,孢子盤上子囊中的子囊孢子成熟後靠自身彈射出來,子囊孢子多在10~30厘米高的空中飄浮,並借氣流傳播,首先在生長衰弱的部位或傷口處侵入。侵染成功後獲取了營養,才有能力通過菌絲侵染健部。

流行規律

重茬,田內菌核量大,缺肥,低洼、排水不良、植株抗逆力下降,或偏施氮肥、植株幼嫩通風透光不良,均有利於牛蒡菌核病的發生。此外,該病一般在4月中旬發病,4月下旬至5月為多發病期。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1. 播種前,精選種子,清除混雜在種子中的菌核,避免菌核隨種子播到土壤中,減少初侵染源。
  2. 重病地應與糧食作物進行2~3年輪作。有條件,水旱輪作1年就可收效。
  3. 高畦覆地膜栽培,或畦面敷草,阻隔子囊孢子釋放。裸地栽培,見子囊盤出土後,連續中耕、培土。
  4. 施足腐熟糞肥,適時追施化肥,避免化肥燒傷根部、葉柄。氮磷鉀配合施用,避免偏施氮肥。雨後及時排水。
  5. 收後徹底清除田間病殘,並進行20厘米以上深度的深翻,把落到地表的菌核翻入土壤深層。如能水1個月,可全部徹底殺滅土中菌核。

化學防治

可在發病初期噴布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氯硝胺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500倍液,或40%菌核淨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40%紋枯利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65%甲霉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