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來歷
因鎮政府駐地位於莊塢村,故名莊塢鎮
2004年2月被國家特產委命名為中國唯一的"中國牛蒡之鄉"。
地理位置
地理坐標為東經118°北緯34°。位於蘭陵縣東南部,地處羅莊、郯城、蘭陵三縣區交界處。東靠沂河與郯城縣的廟山鎮相鄰;南面與郯城縣的勝利鄉接壤,西南與蘭陵縣的磨山鎮相連,西面與長城鎮、蘭陵鎮相鄰,北與羅莊區的褚墩鎮為鄰。人民政府駐河西村,電話區號0539,郵政編碼277724。
歷史沿革
歷史悠久,是老革命根據地。1940年屬臨沂縣抗日民主政府,臨沂縣委在此建立。先後隸屬於魯南三區委,魯南區黨委,沂河地委領導。1945年劃歸趙鎛縣,1950年趙鎛縣撤銷,併入蒼山縣,分屬蒼山縣層山區、褚墩區。1958年初,分屬層山、蔡村兩鄉;是年秋,分屬層山,褚墩兩公社。1965年屬層山區,1971年屬層山公社。1984年4月從層山公社分出,建莊塢鄉。1998年12月統稱莊塢鎮。
人口面積
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8.9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2760人,城鎮化率25.6%。總人口中,男性47170人,占53%;女性41830人,占47%;14歲以下15834人,占17.79%;15-64歲61623人,占69.24%;65歲以上11543人,占12.97%。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88851人,占99.83%;少數民族為回族,共149人,占總人口的0.17‰。2011年人口出生率7.82‰,死亡率5‰,人口自然增長率2.82‰。
轄區內總面積84.95平方千米。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810人。
自然條件
[地形]鎮境地理上屬於沂武河沖積平原,地勢自東北向西南逐漸降低,地面坡度較小,高度在47米左右。
[氣候]鎮屬季風區域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雨水充足,年平均氣溫13.2℃,全年日照2473小時,日照率56%,無霜期平均206天,全年降水量860毫升左右。
[水文]東臨沂河、武河、六河、邳蒼分洪道從中穿過。境內河道長74千米。
[礦藏及其他自然資源]境內重起段土壤是新生代第四紀地層,因受沂武河沖積影響,土質深厚結構較好,質地均勻適中,保肥水,供水肥性好熟化程度高,土壤物理性好,均屬增產潛力很大的一類土地。
牛蒡發展史
莊塢栽培
牛蒡是於1988年在山東省率先從日本協和種苗株式會社引進種植獲得成功,1990年開始大面積的栽培,是國內最早引種日本牛蒡品種成功的地區,為此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993年又承擔了“牛蒡栽培及加工”國家星火計畫項目,形成了牛蒡產品的企業收購標準和保鮮出口標準,1996年獲省星火二等獎,並帶動了牛蒡加工業的發展。
相繼開發了
牛蒡茶、
牛蒡酒、牛蒡鹹菜、牛蒡營養液和利用
牛蒡葉提煉
綠原酸等系列加工產品,恆溫保鮮,加工儲藏產品量占全國的80%以上,主要出口日本、韓國、美國、
台灣等國家和地區。
莊塢鎮為此成為我國重要的
牛蒡生產及加工出口的集散地,被國家特產委命名為“中國
牛蒡之鄉”、被譽為山東的“洋菜園”。
近年來,莊塢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三農'工作,加大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力度,積極推行標準化、無公害生產,加快產業化進程,取得了顯著成效,已由原來蒼山的'糧囤子'變為以種植
牛蒡、大根等出口創匯蔬菜為主的'山東洋菜園'。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引種牛蒡以來,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主導產業,特別是近幾年來,每年鎮內牛蒡種植面積都在2萬畝以上,同時,莊塢的農民和企業還在周邊適宜地區輻射種植5萬多畝,2004年2月被國家特產委命名為中國唯一的'中國牛蒡之鄉'。2003年僅牛蒡一項全鎮農民就增加收入近4億元人民幣。
自2003年8月以來,鎮黨委政府針對土壤板結、種子老化、病蟲害嚴重等現狀,聘請了省農科院的專家進行牛蒡的良種繁育、病蟲害防治以及秸稈反應堆三項技術的示範推廣套用,以提高牛蒡的質量和產量。
在大力發展以牛蒡為主的創匯蔬菜的同時,圍繞創匯蔬菜的加工業發展迅猛,現已建成湧泉、多福、高堯三個工業園區,民營企業發展到123家,從業人員近萬人,其中成規模、上檔次的創匯蔬菜加工業達50餘家,具有自營出口權的11家,外商獨資、合資企業5家,貯存能力達2萬噸,年出口能力達10噸,產品形成速凍、淹漬、保鮮、脫水、造酒、釀醋等八大系列20多個品種,出口日本、韓國、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2003年出口創匯達600萬美元。
歷史人文
莊塢鎮人傑地靈,歷史悠久,文化璀璨,歷史上留下了高堯大汶口文化遺址,河西楊家古牌坊,莊塢六碑三十一孔石橋,馬灣鴛鴦古松等許多歷史人文景觀。
莊塢處於沂武河衝擊平原,土壤鬆散、肥沃,適宜種植各種蔬菜,境內有沂河、武河、小六河、行洪道'三河一道',水資源豐富,給農田灌溉帶來極大便利。
楊家宗祠“節孝坊”
節孝牌坊位於莊塢鎮河西村北樓(地域名),建於家祠正南門,高九點六米,寬七點五米,上下共六層橫樑,青色精品石料雕鑿,石石卯構組嚴密,搭建精確,獨具匠心,並且具有現代力學結構的原理。兩邊正門柱是立體石條直通端頂,外刻“三美全收卓矣大家風範;一清獨抱蔚然女士之宗”的楹聯,內刻:“道蘊風高聞者心行俱服;宣文富兼以慈孝同傳”。文美字珍、人人嘆絕。意褒劉氏安貞守德,冰清玉潔,婦道之范,永傳後世的烈節美德。另有高約2。6米(包括基座)的四尊衛士雕像,傍門而立,神情肅然。分別是是:秦瓊、敬德、關平。正門兩側各有偏門,偏門柱正面精刻楹聯:“冰霜著節垂千古;松柏為心貫四時”。佳聯妙書,薈萃一石,實屬絕品。偏門旁內外兩側立有四尊聖母,手持聖物,座騎不一,皆與衛士並列齊高。
整座牌坊共分六層,從上到下,依次有序。第一層二龍戲珠,兩條神龍面慈祥和,大有兩相戲斗之勢,雲海之中,寶珠熠熠生輝,光彩炫目,兩條龍翻飛騰空,形象逼真。第二層刻有清代進士吏部主事宋潢題字“敕建例授儒林郎侯選州同楊績續例封安人劉氏節孝坊”二十三個字。題序已年久風化,依稀尚存。上書:“太子少保、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山東等處地方督理營田、兼理軍務加三級、鐵保、欽命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提督、山東全省學政加三級——劉鳳誥。山東處承,宣布政使,司部政吏加三級——陳鐘琛。沂州府知府加一級——克什納。署蘭山縣知縣加一級——張廷楠。蘭山復設訓導——李錒。嘉慶九年十二月十四題奏”。落款殘存:“嘉慶十八年八月吉日起工,十一年四月告成。賜進士出身,戶部雲南清吏司主事加三級、記錄三次——宋潢書……族長:楊湞(十二世)。石工:楊文選、劉保得。”第三層為榮光橫匾。上書“光揚彤史”。宣揚了至孝維家的倫理和“立教之初、發端之始”的優秀品德,暗喻劉氏堅守貞操,宏揚天下的美名。第四層整幅為凱旋圖。征戰將士,氣宇昂揚,旌旗招展,浩浩蕩蕩,車轔轔,馬蕭蕭,城池、官輦、將士人物精雕細琢,造型逼真。背面與眾不同,上刻“仙人戲游圖”。各路神仙動態不一,手持拂塵,雲扇等物,飄然於祥雲之上。第五層為雙鳳戲牡丹。喜慶氣息濃厚,榮華富貴吉祥。第六層為“聖旨”高懸的立匾。抬頭昂望,凝重大方。最上為古樓式蓋頂,散發出濃郁的傳統古建築情趣。此坊距今已有二百餘年歷史,除部分雕像在“文革浩劫”期間受損外,其餘部分基本完好。
東高堯遺址
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商、周、漢,位於
臨沂市
蒼山縣莊塢鎮東高堯村南,東靠
武河,西鄰臨沂--郯城--蒼山公路。2006.12月公布為省級重點文保單位。該遺址是土丘式高台堆積,中高四周平地面積約2-3米,東西180米,南北150米,分布面積約為27000平方米,文化層堆積豐富,地表採集標本有大汶口鼎足,龍山鬲足,龍山黑陶口沿,商周鬲足等,1963年村民在此挖地瓜窖子時出土一批晚商青銅器,1984年9月清理髮現大汶口文化長方形土坑豎穴墓兩座,出土罐、匾、背壺等一批銅器,同時發現晉墓一座,該遺址為
臨沂地區一處重要的新石器文化古遺址,對於研究該地區商、周、漢文化都提供了重要的考古依據。
莊塢永濟橋
俗稱"六碑三十一孔橋",位於
山東省
臨沂市
蘭陵縣莊塢鎮境內。因修築時豎有6簡碑、31個橋孔得名。位於莊塢村西。東南、西北走向,跨越武河。橋碑載:"莊塢永濟橋創於明代。至萬曆四十六年,廷楊八世祖諱蕃公重修。"橋長72米,寬3.8米,高2.2米,孔跨2.3米,條狀塊石壘砌,兩邊橋頭有兩對精雕青色石獅臥立兩側,臥者張口吐舌,立者雄風抖擻。石碑、石獅不夠齊全,石橋保存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