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石村(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河東鎮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牛石村位於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河東鎮西北部,距離鎮政府約6千米。該村地處牛眠山下,靠近琴江河畔。村內有牛眠山,海拔400米。因山嶺貌似牛眠形,石嶺如牛頭,故稱牛頭石,簡稱牛石,亦取村名為“牛石村”。省道S228線、縣道X969線、鄉道Y111線經過該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牛石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河東鎮
地理位置,歷史由來,交通區位,居民姓氏,人口民族,自然資源,經濟發展,社會事業,傳統民居,地方民俗,地方傳說,歷史遺蹟,

地理位置

牛石村位於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河東鎮西北部,距離鎮政府約6千米。該村地處牛眠山下,靠近琴江河畔。
牛石村

歷史由來

村內有牛眠山,海拔400米。因山嶺貌似牛眠形,石嶺如牛頭,故稱牛頭石,簡稱牛石,亦取村名為“牛石村”。

交通區位

省道S228線、縣道X969線、鄉道Y111線經過該村。

居民姓氏

村中有曾、朱、胡三大姓氏。因避戰亂,曾氏先祖於元朝末年從福建遷移至廣東水寨鎮澄湖村,明洪武年間又遷移至此地落業。朱氏先祖於元末從江西遷移至廣東興寧縣,明初又遷移至此地落業。胡氏先祖於明初從福建遷移至廣東水寨鎮賽洞村,清末又遷移至此地落業。

人口民族

2015年末,該村有戶籍人口2100人。其中,男性1080人,女性1020人。實際在村人口約1000人。祖籍為該村的香港同胞50人、台灣同胞30人。村民均為漢族,屬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自然資源

該村礦產資源主要有矽灰石、沙土、白鎢礦、鋁、冰長石、方鉛石、赤鐵礦等。傳統經濟以農業為主,兼營畜牧業。主要種植水稻、龍眼、荔枝、番薯、香蕉、沙田柚等。

經濟發展

20世紀90年代,該村開始發展工業,耕地面積逐漸減少,每年有200多人外出至深圳、珠海、惠州、廣州等地打工,以從事建築、打鐵、石雕等行業為主。特色傳統食品有釀豆腐、肉丸、年糕、艾糍、紅米酒等。特色工藝有木工雕刻、竹篾編織等。

社會事業

村中有牛石國小、牛石幼稚園、牛石村文體活動中心、文化室、牛石村圖書室(藏書500冊)等。建有垃圾收集池,並制定了《村民衛生公約》。曾設有龍崗學校,屬高級國小,附近20里內的村寨學生均到此讀書。

傳統民居

代表性民居有“壙背圍龍屋”,建於明代,重修於2015年,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磚木結構,鑊耳牆,碌灰筒瓦,穿斗與抬梁式結合梁架,正脊兩端有鰲魚陶塑。門口有一口半圓形水塘。門前有楹聯“奕代流芳,佑我後人”,書於清代。村中有觀音廟,始建於清道光年間,重修於2006年。

地方民俗

傳統民俗有“舞獅”,形成於清初,現已被列入梅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承人是曾偉興。民間技藝有“竹篾編織”,形成於清代。其製作工藝為:先把黃竹砍下來削成長長的竹片,然後把竹片曬乾,再編製成各種竹製品,如花籃、果籃、簸箕等。

地方傳說

村中有關於牛石的傳說,詩曰:“江邊怪石作寶牛,巍然獨立幾千秋。微風拂拂無毛動,細雨紛紛有汗流。河邊青草難下口,皮鞭任打不回頭。料想牧童牽不動,天地為欄夜不休。”

歷史遺蹟

明清時期有長樂縣至興寧縣的濮洞鋪古驛道從村內經過。村內設龍崗鋪,該鋪西十里接七都鋪,東十里接古政鋪,駐有鋪兵2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