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筏是一種我國藏族同胞以氂牛皮製作的水路交通工具。西藏地區,河流眾多,地形複雜,河床沉積巨石,河水湍急。為適應這種自然環境,藏族人創製了牛皮筏這種水上交通工具。在西藏年楚河、尼洋河、獅泉河和雅魯藏布江、瀾滄江、怒江上均有牛皮筏的使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牛皮筏
- 製作材料:氂牛皮
- 類型:交通工具
- 起源朝代:唐朝
介紹,特點,基本介紹,發展歷史,種類區別,皮筏製作,第一步:制皮囊,第二步:填充,第三步:制木排,第四步:組筏,皮筏特點,製作簡單,輕便靈活,運輸成本低,皮筏特別適應於運送西北地區的大宗土產,安全可靠,對航道要求很低,局限性,
介紹
牛皮筏起源很早,唐代居住在康區境內的東女國與漢地的水路交通就已開始使用牛皮筏。古代康藏廣大地區,如傍水而建的道孚、甘孜、鄧柯、昌都、拉薩、日喀則等許多城鎮,均使用牛皮筏。牛皮筏吃水淺,牛皮入水一經浸泡,有彈性,對水中暗礁等物耐撞擊、耐磨,特別適合於西藏河流的特點。牛皮筏的構造簡單,以堅硬、有彈性的樹木做骨架,將氂牛皮拼對縫合,以濕牛皮包在骨架上,用牛皮繩子捆緊繃好、曬乾、擦油定型。為避免牛皮縫口處進水,多採用牛羊油加以密封。
特點
牛皮筏一般船身長3米、高l米、寬2米左右。其形狀有圓形和梯形兩種,每船均由1名船夫操作,通常能容納3~8人,也有將4個牛皮筏綁在一起使用的。另外,牛皮筏輕便靈活,重量只有30~40千克,船工可隨時搬運,遇水可撐舟、上路則背在肩上,十分方便。牛皮筏在西藏高原長期盛行不衰,除了輕便靈活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製作工藝簡便,成本低,所用木架、牛皮、氂牛繩(或皮繩)均由自己製造。
基本介紹
牛皮筏
牛皮筏起源很早,唐代居住在康區境內的東女國與漢地的水路交通就已開始使用牛皮筏。古代康藏廣大地區,如傍水而建的道孚、甘孜、鄧柯、昌都、拉薩、日喀則等許多城鎮,均使用牛皮筏。牛皮筏吃水淺,牛皮入水一經浸泡,有彈性,對水中暗礁等物耐撞擊、耐磨,特別適合於西藏河流的特點。牛皮筏的構造簡單,以堅硬、有彈性的樹木做骨架,將氂牛皮拼對縫合,以濕牛皮包在骨架上,用牛皮繩子捆緊繃好、曬乾、擦油定型。為避免牛皮縫口處進水,多採用牛羊油加以密封。
發展歷史
牛皮筏
皮筏發展到宋代,已經日趨完善,使用範圍也從黃河中上游擴展到中下游。宋神宗時,蘇轍上過一份奏議,說中原地區已有官方大量製作“渾脫”。“訪聞河北道近歲為羊渾脫,動以千計”①宋代的河北道約當於今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山西全境。可見當時“渾脫”的使用已相當普遍。
這時的“渾脫”,既作為民用,也可作為軍用;既可將“渾脫”拼組成筏,也可攜帶單個皮囊備作渡河之用。當時的西夏軍隊,就裝備有“渾脫”。②西夏建都銀川,黃河流經其國。“渾脫”就成了夏國的主要過渡工具。公元九八四年,宋遣供奉官王延德出使高昌,由夏州西北行,“……次歷茅女渦子族,族臨黃河,以羊皮為囊,吹氣實之浮於水,或以橐駝牽木筏而渡。”③這句話出自王延德的《行記》。茅女渦子族是西夏党項族的一支。他們居住在黃河邊,主要過渡工具便是“渾脫”。
到了明代,又出現了大量的牛皮筏。嘉靖十年(1531年),今內蒙河套內居住著韃靼族的吉囊部。在明朝軍事力量的壓迫下,他們就是“用牛皮為渾脫,渡入山後”的。④據《嘉靖寧夏新志》載,韃靼族由東而西逾賀蘭山,一般走打榿口(今大武口),而他們以牛皮為“渾脫”渡河之處,當在今陶樂縣。要渡送整個部落,牛皮“渾脫”的數量必相當可觀。牛皮“渾脫”的出現,無疑是皮筏發展史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皮筏作為水上運輸工具從事長途運輸,是清代之事。據解放初期的一些老筏工回憶,清代光緒中葉,黃河中上游就有了從事長途運貨的專業筏戶⑤。民國年間,由於對外貿易的開展,內地製革、毛紡等輕工業的興起,甘、寧、青三省的皮毛、藥材等物資亟待外運。而這一地區又遠介邊陲,交通梗阻,於是,皮筏運輸業便興旺起來。
一九三六年四月,著名新聞記者范長江以《大公報》記者的身份,由蘭州到寧夏採訪。因無其它交通工具,只好乘牛皮筏順流而下。
種類區別
牛皮筏一般作長途運輸用。牛皮囊以生牛皮製作,多不充氣,填以羊毛之類的輕泡貨物,使用壽命可達七萬二千餘公里。牛皮筏按噸位可分三種:
一、大型者:以一百二十八個皮囊組拼,需用水手十人,載重約二十噸;
二、中型者:有六十四個皮囊,用水手六人,載重約十噸;
三、小型者:有三十二個皮囊,用水手四人,載重約五噸。
皮筏製作
第一步:制皮囊
宰牛後,割去頭,將骨肉、內臟由頸口取出。牛皮用水浸泡三、四日,待有異臭時,撈出暴曬一日。這時,毛根已朽,將毛拔淨,皮洗淨,灌入食鹽半斤,水少許,胡麻油半斤,繼續置於烈日下暴曬。待外皮呈紅褐色,油質已浸潤透(約需四、五日),皮囊即成。這是一種很古老的製作方法。觀今寧夏黃河沿岸制皮囊,僅在剝製羊皮時稍有不同,即採用在羊後腿交襠處剖口,然後將皮從後往前完整脫出。這種方法比較簡單,不從頸口取骨肉,就勿須小心翼翼地分解骨頭。缺點是後襠處開口大,排水量略有減少。
第二步:填充
填以輕泡貨物。如不運羊毛一類輕貨,可填進乾草,俗稱“草筏”。
第三步:制木排
木排的大小,因皮筏的大小而異。現以小型渡筏(排子)為例,介紹如下:木排有縱木六根,橫木約二十根,縱橫均勻排列。最邊上的兩根縱木稍粗,並鑿小孔二十個。各橫木的兩端,均楔入小孔中,並鉚緊。縱木長七尺許,粗約五厘米;橫木長四尺多,粗三厘米。整個木排,還要在縱橫相交處用小繩繫緊,使其不至鬆脫。 大型皮筏應加大縱橫木的尺寸,一般用柳椽。
第四步:組筏
將十四隻羊皮囊按五、四、五之數,分作前、中、後三列置於木排上,並用繩繫緊。皮囊的腹部貼向木排一面。
皮筏特點
製作簡單,輕便靈活
製作皮筏不需要專門的工匠,沒有複雜的技術。與木船相比,製造同樣載重最的皮筏,不但省工,而且省時。皮筏易於搬運,不用時可存放保管。在溝渠縱橫、湖灘遍布的寧夏川區,就更顯示出了它的優越性。一隻渡筏(排子),一人就可肩扛而行。沒有碼頭,照樣可以靠岸。皮筏駕馭靈活,行駛速度也比木船快。洪水季節,每小時可行二十餘華里;枯水季節要慢些,每小時可行十餘華里。如擺渡,六、七百米的河面,半小時左右便可抵達彼岸。
運輸成本低
皮筏造價低廉,原料充足。牛羊皮在西北地區很便宜。制排用的木料大則柳椽,小則柳枝,更不值幾何。皮筏里程利用率高,也是運輸成本低的一個重要原因。皮筏運貨抵港後,可將皮囊、木排一併出售,空人返回。如不願出售皮囊,可放氣晾乾打捆,雇用駱駝或畜力車載回。
皮筏特別適應於運送西北地區的大宗土產
青海、寧夏、甘肅盛產皮毛,藥材。這些物資一般經包頭轉口至京津加工或出口,數量既大,又是單向運輸。如用汽車運輸,勢必造成大量回空浪費。而皮筏恰好不能走上水,就正適合運這類單程物資。所以,在民國年間鐵路不通、汽車廖廖無幾的情況下,皮筏就成了西北地區的重要運輸工具。
安全可靠,對航道要求很低
皮筏吃水僅半市尺至一市尺,因而不怕擱淺,對航道要求不高。從青海到寧夏中衛的黃河,自古不能行船,但皮筏卻暢通無阻。皮筏重心低,穩定性好,沒有傾覆之虞。現代的輪船,為了提高安全性,採用了增加隔艙的辦法。而皮筏的每隻皮囊,就是一個密封艙。一隻大型羊皮筏,就相當於數百個密封艙。一旦觸礁碰岸,絕大多數皮囊仍不至於進水。這一優越性,任何船支都無與倫比。
局限性
當然,皮筏也有它的局限性。與現代交通工具相比,它畢竟太落後,速度也太慢。而它最大的缺點是不能逆水而行。每當黃河流凌、封凍,便得停航。如風力超過六級,便又有散筏之虞,要停航避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