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人獸共患病,幾乎所有溫血動物都能感染髮病。本病主要侵害中樞神經系統。病牛臨床特徵是興奮、嚎叫,最後麻痹死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牛狂犬病
- 臨床特徵:興奮、嚎叫,最後麻痹死亡
- 侵害:中樞神經系統
- 臨床症狀:潛伏期平均30~90天
病原及病學,臨床症狀,診斷,防治措施,
病原及病學
病原及流行病學特點
病原體為彈狀病毒科的狂犬病病毒,它存在於腦脊髓神經組織、唾液腺及其分泌物中,對酸性或鹼性消毒藥液均敏感。發病牛以犢牛和母牛較多見,牛有被犬咬傷史,也有的發病牛原因不明,尚有待於進一步研究。該病常在一個地區內散發,這與帶狂犬病病毒犬或其它帶毒動物有關。
臨床症狀
潛伏期平均30~90天,病牛精神沉鬱,食慾減少,不久食慾和飲水停止,明顯消瘦,腹圍變小。隨後病牛精神狂暴不安,神態兇猛,意識紊亂,不斷嚎叫,聲音嘶啞。病牛不時磨牙,大量流涎,不能吞咽,瘤胃臌氣,有的興奮與沉鬱交替出現,最後倒地不起,轉入抑制狀態,最後以麻痹死亡,病程3~7天。
診斷
根據臨床症狀和流行特點進行診斷。也可對死亡牛的大腦進行病理組織學檢查,若發現內基氏小體即可確診。也可將病死牛的腦組織接種於小鼠,在接種後的6~14天內小鼠呈現步態不穩、四肢麻痹、全身震顫、最後死亡,也可確診。
防治措施
首先要撲殺狂犬病犬,對健康犬每年定期接種狂犬病疫苗,消滅無主犬,牛被犬咬傷後立即用肥皂水反覆洗傷口並用清水洗淨,碘酊消毒,並儘早注射疫苗,間隔3~5天注射兩次,每次皮下注射量25~30ml。有條件的可在咬傷後注射狂犬病血清,劑量0.5ml/kg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