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團體運動

《牛津團體運動》是趙紫宸所著作品,出自於《趙紫宸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牛津團體運動
  • 作者趙紫宸
  • 作品出處:趙紫宸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去年我在英國牛津,寄居一年,對於牛津團體運動,時有所聞。初到牛津,我因讀書講演的緣故,不能分心觀察;但對於這個運動,總想略為研究。葛倫斯旦教授,是牛津大學奧理而學院的教授,與這運動有密切的關係,時為團體各組的心理顧問。他講授宗教心理學,我亦旁聽一學期,並沒有什麼特殊的理論。秋十月間,我聽得牛津團體運動正在計畫組織一隊宣教人員,出發渡大西洋,到坎拿大去工作。及至計畫就緒,他們在克雷倫頓飯店大張華筵,鼓吹勸勵,歡送宣傳隊。其隊有近百人,頗盛一時。我卻因為無暇,不但不去參加觀察,甚至連每禮拜日晚上聖馬利亞堂中的晚禱會亦未曾到過一次。不過我有少數朋友是團員,時相過從,可以訪問而已。
我離牛津前三四禮拜,覺得自己應當與這運動發生關係,所以將這意思告訴了一位朋友。他是牛津新學院的畢業生,孟斯非爾學院的研究生,人品溫靄,信仰堅定的,對於牛津團體運動,也頗有經驗。一日這位溫格先生邀我到他寓所晚飯,同時又邀一位青年教員,哈得福學院的哀倫先生,來與我作閒靜的細談。飯後三人座談,復靜默,各聽上帝的指示。其時牛津團運(本文此後以“團運”二字為牛津團體運動的簡稱)已經有一種宗教入門的程式:其始則由個人友誼為介紹,繼則個人談宗教,而後認罪,從懺悔而為改變過的信徒。在家庭會集(所謂House party)時,一團團員,或當眾認罪,或彼此提攜,交相戒勖;或訴述經驗及生活上成功失敗的情形。靈修一端,則側重“引導”,團員各自靜聽上帝在冥冥中對自己所啟的指示。故我們三人悠然靜坐,以心向上,敬聽神言。我既初次見此,心雖虔默,而理智卻躍躍然傾向於觀察。過了十餘分鐘,他們兩位彼此談話,謂我既至,彼等歡然,盍由我先訴所得於此十餘分鐘者。我笑著說,我實然沒有聽見上帝的指示,因靜默時,我不禁窺測同座者的行為。哀倫先生說:“既然如此,我們自己說說罷。”於是哀倫與溫格彼此述說所得的引導。我們又縱談良久。我愛其人溫文安雅,其信仰堅定高曠。哀倫先生深知其中的心理解釋;我所計慮者,彼都能直說,良以心理的解釋固是,人心對越上帝的理亦固如是;心理學原不妨礙宗教經驗之為宗教經驗。我以夜闌告歸,哀倫先生以其自乘的汽車親送至寓。臨別握手,更望我對於團運,得有正解,並且參加其間,歸國之後,可在中國為團運作工。我雖未置可否,然對其殷殷的渴望,不能不深致感謝。上帝於人,其恩萬端,其法亦萬端。我覺得不當盲從,但察其信心行為,誠我所敬慕者,惟我仰崇真理之心,尚不肯將我置其彀中耳。
過了幾天,溫格又來約我往哈得福學院去開家庭交際會,我欣然同行。既到,人皆集於哀倫先生之會客室,室可容30人,一一握手,俱道歡迎。不一會,餘人絡續至,室無空座,乃席地或登窗檻坐。同時,我與團運健將吳約翰先生相遇,頗有傾蓋如故的快樂。團員默靜少許,便由哀倫先生髮言,請在座者備述“改變”的經過。在座者除三五年齡較大者外,俱系牛津學生。所述雖各不同,而其指明由信耶穌,受靈感,出罪惡,入正途,得有人生勇往直前的意義,則大旨相同。據我測度,彼等訴述此種經驗,一半是彼此砥礪,一半是使我了解其中的底蘊。與我並坐的,有一老人,是一個學者,曾經做過政治生活,決不是一個盲從的人。我問他說:“人將自己的想像當作上帝的引導,一涉錯誤,豈不使上帝負吾人謬想的責任么?且人又如何知道此思想是由上帝來,那思想不是由上帝來。”老人回答說:“吾人生活須依最高的理想;除此以外,更無引導。且引導亦隨時更移,好像一隻船行在萬山之中,時時紆曲,亦時時前行。當其向前,面對嶄壁,好像前無去路,但忽然另闢幽曠,別有天地,一轉向間,又可以往前了。我們聽上帝的指引,原不過求目前幾步的指引。我們出而遇事,須變所定計畫時,當然亦變;如此則不但由自心聽上帝,亦由人事環境的實際而聽上帝。”老人說話,非常和氣,並且說他深有得於團運的輔助。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趙紫宸(1888—1979),舉世公認的中國基督教神學家和教育家,中國基督教本色化神學奠基人,基督教詩人。美國范德比爾特大學碩士,東吳大學榮譽文學博士,普林斯頓大學榮譽神學博士。任東吳大學哲學系教授、東吳大學校務長、燕京大學宗教學院教授及院長,世界基督教協進會六位主席之一。他深受西方基督教自由神學的薰陶,終生努力嘗試將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神學精華進行融合。他的著述是研究中國基督教神學、中國基督教史的必讀書目。編者簡介趙曉陽,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歷史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基督宗教史、近代社會史、中西交流史。出版專著《基督教青年會在中國:本土和現代的探索》,譯著《革命之火的洗禮:美國社會福音和中國基督教青年會》、《北京的行會》、《尋找老北京》,編譯《北京研究外文文獻題錄》,發表論文60餘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