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毛氈(莎草目莎草科植物)

牛毛氈(莎草目莎草科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牛毛氈(學名:Eleocharis yokoscensis(Franch.et Sav.)Tang et Wang)是莎草科,荸薺屬植物,挺水性水草。匍匐根狀莖非常細。稈多數,細如毫髮,密叢生如牛毛氈,因而有此俗名,高2-12厘米。葉鱗片狀,具鞘,鞘微紅色,膜質,管狀,高5-15毫米。花果期4-11月。是稻田的重要雜草之一。多半生長在水田中、池塘邊、或濕粘土中,海拔0-3000米,可藥用。

(概述圖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牛毛氈
  • 拉丁學名:Eleocharis yokoscensis(Franch.et Sav.)Tang et Wang
  • 別稱:松毛藺,牛毛草,絨毛頭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莎草目
  • 莎草科
  • 亞科藨草亞科
  • 藨草族
  • 荸薺屬
  • :牛毛氈
  • 英文名稱:Eleocharis parvula
  • 命名者及年代:Tang et Wang,1879
形態特徵,生長習性,分布範圍,栽培技術,繁殖,管理,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匍匐根狀莖非常細。稈多數,細如毫髮,密叢生如牛毛氈,因而有此俗名,高2-12厘米。葉鱗片狀,具鞘,鞘微紅色,膜質,管狀,高5-15毫米。
牛毛氈
小穗卵形,頂端鈍,長3毫米,寬2毫米,淡紫色,只有幾朵花,所有鱗片全有花;鱗片膜質,在下部的少數鱗片近二列,在基部的一片長圓形,頂端鈍,背部淡綠色,有三條脈,兩側微紫色,邊緣無色,抱小穗基部一周,長2毫米,寬1毫米;其餘鱗片卵形,頂端急尖,長3.5毫米,寬2.5毫米,背部微綠色,有一條脈,兩側紫色,邊緣無色,全部膜質;下位剛毛1-4條,長為小堅果兩倍,有倒刺;柱頭3。
小堅果狹長圓形,無稜,呈渾圓狀,頂端縊縮,不包括花柱基在內長1.8毫米,寬0.8毫米,微黃玉白色,表面細胞包呈橫矩形網紋,網紋隆起,細密,整齊,因而呈現出縱紋15條和橫紋約50條;花柱基稍膨大呈短尖狀,直徑約為小堅果寬的1/3。花果期4-11月。

生長習性

對溫度要求不嚴,喜潮濕環境。宜選粘土、潮濕地栽培。

分布範圍

幾乎遍布於中國;多半生長在水田中、池塘邊、或濕粘土中,海拔0-3000米。分布於蘇聯遠東地區(今俄羅斯遠東地區)、朝鮮、日本、印度、緬甸和越南

栽培技術

繁殖

用分株繁殖法,早春發芽時,連根挖取母株,分成數蔸,按行距8cm×6cm種植。

管理

苗齊後,及時拔除雜草。一般不行施肥。天旱時注意灌水。
牛毛氈牛毛氈
1、把水位降低後(2″-3″),每一顆相隔1-2cm一顆密密地插。草兒也不能埋得太深。
2、應為葉子面積不大,而且葉子是與光直向(90度),所以燈光要強, 密度(intensity)要高。可以考慮 PL。
3、Bottom feeder /鼠魚類暫時不能放。
4、水質要特別乾淨,飼料不要給太多。所以,只適合養小小魚兒或蝦兒。
5、當牛毛氈長成一片時,水流量需要加強, 均衡的噴向草原。以避免排泄物停留在密密麻麻的草堆中,會長藻。

主要價值

醫藥治理
牛毛氈牛毛氈
【歸經】肺經
【性味歸經】辛,溫。
四川中藥志》:性溫,味辛,無毒。
【功能主治】發表散寒,祛痰平喘。用於感冒咳嗽,痰多氣喘,咳嗽失音。
①《分類草藥性》:發散風寒。
②《四川中藥志》;發散風寒,除胸腹煩悶。治感冒咳嗽和痰多氣喘。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3-1兩。
【用法用量】 0.3-1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