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村名來源及宗譜,變遷,教育從盛到衰,交通變化大,風景迷人,宗教信仰,地圖信息,
村名來源及宗譜
據村里保存流傳至今的一本紙頁泛黃、多有蟲蛀的重修於乾隆11年(1746)的族譜記載,武濟村葉姓始祖為蘇三公,於明天順二年(1458)從東家洋黃家墩遷來九都武濟村。
如此算來,至2014年,武濟村已有556年的歷史。
當初為什麼叫武濟村?族譜中沒有記載,其它有關文字史料也無明確說明,已無從考證。但據村中長輩老人介紹,先祖崇尚武術,村民習武成風,因此叫武濟村。
那么,為什麼後來改名牛替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改名的呢?族譜中沒有詳細記載。重修於民國初年的族譜,只有“武濟村即牛替”這樣簡略的記載,讓人不甚明了。據村中老人說,因為武濟村這地方村民放養了許多耕牛,牛蹄遍地,外鄉人漸漸以“牛蹄”代替“武濟”的稱呼,用以代指村名。而在當地的方言中,“牛蹄”和“牛替”諧音,久而久之,牛替因此得名。
不管怎么說,單從字面意義上說,“牛替”這個村名實在不能給人任何美好的聯想,既無美好含義,更無文采可言。“牛替”還給人落後、愚昧、境地狹小的聯想,村民們普遍不喜歡這個名字,但又無計可施。相反,武濟村既有歷史溯源,系先祖所取之名,又有美好含義,文采也佳,村民認同,如能恢復歷史村名,則於史於今,於村於民,皆有利。
變遷
歷史上,牛替村分為里厝、洋壋、牛替亭三個角落。
歷史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陸續有附近的粗坑自然村、後井坑自然村的部分村民遷居牛替村,壯大村子規模,增加村莊人口。增加了新村、回頭灣、水井壠、牛塘仔幾個角落。房屋較分散,每個角落少則幾棟房子,多則十幾棟。全村有100多戶,500多人口。
90年代後期開始,村中年輕人大量外出務工,始於晉江,多從事擺地攤謀生開始,後漸漸發展為開超市,並從晉江走向石獅、福州及廣東汕頭、揭陽一帶,不斷發展壯大。這一代年輕人的孩子也多在外求學,近些年不少人還在福州、泉州、壽寧城關買了房,把家安在城裡。村子也漸漸走出過去一窮二白的境地,村中建起了小洋樓,硬化了村道,安裝了路燈,重修了黃三相公宮。村中公益事業,年輕人也爭相捐資,添磚加瓦。逢年過節,時常可以看到有為年輕人開著小轎車回鄉。
教育從盛到衰
說到該村的教育,和南方省份許多農村一樣,隨著國家計畫生育政策的普及,及農村大量年輕人外出闖蕩、創業,留守農村的人口越來越少,且幾乎都是老人,這導致了小村莊教育的迅速衰敗。
該村在上世紀80年代,曾辦到國小三年級,最好時有2個老師,屬初小校規模。至2000年左右,隨著農村教育資源的整合及生源的驟減,該村國小最終停辦。位於村中的那所廢棄國小,像一個孤獨的守望者,寂寞地迎送著日出日落。
儘管如此,幾十年來,村莊還是出了一些人才。有從事銀行、衛生醫療、媒體、教育等行業的人才,在各條戰線上做出突出業績。近些年外出經商人員,不少人也家境殷實。
交通變化大
牛替村交通便利,省道穿村而過,距離斜灘鎮僅19公里,距離平溪也不過十幾公里。省道早在十幾年前就鋪設瀝青,2011年還進行了改造,提升了路面質量,行車更安全。
從牛替亭到里厝和洋壋,幾百年來只有一條土路,雨天一身泥濘,平常無法行車。2012年,村民主任廖齊壽牽頭號召村中外出人員捐資修路,硬化路面,並身體力行,多方奔波,得到縣、鄉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投入30多萬元,最終硬化了這條村道。村道於2012年11月動工,2013年1月竣工,次月投入使用。道路全長1.1公里(包括牛塘仔路段),寬3.5米,厚18厘米,轎車可直接開到村民家門口。
風景迷人
境內聞名遐邇的壽寧三關虎墓,站在牛替村的黃三相公宮附近,有個非常獨特的視角,能看到三關的第三關,並且還能看到三關水電站的水壩。而站在三關虎墓墓前,只能看到前面二關。
如果步行,從牛替村到三關虎墓大約需要1小時的時間,過去這條山路是通往三關虎墓的唯一通道。如今,開小車也可以到達三關虎墓。有二條路可走,一條從長溪村出發,一條從印潭村出發。
宗教信仰
歷史以來,牛替村人最信奉黃三相公,村中宮廟供奉有黃三相公像,每年正月還要舉行祈福民俗活動,村民輪流做頭。近些年,村民生活較好,爭相做頭。
除此外,原來從後井坑搬遷來的村民,則多信奉五穀仙,也建有仙宮。
和壽寧縣許多地方一樣,村民們過年,初二不走親訪友。據說,這一習俗倭寇侵擾有關。這一天本為祭祀受倭寇侵擾而逝去的先人,後衍生為這一天只有“白事”才到訪。
地圖信息
地址:寧德市壽寧縣九四七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