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苯甲酸

牛奶苯甲酸則是指牛奶及奶製品中普遍檢出苯甲酸,但含量不高,不會對普通人群造成影響,但對於嬰幼兒及其他敏感人群而言可能會帶來不良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牛奶苯甲酸
  • 外文名:Milk benzoic acid
  • 對象:牛奶
  • 類型:現代詞
  • 特點:含量不高
隱藏在中國乳製品,來於何處,作者解釋,

隱藏在中國乳製品

國際期刊《食品管理》最新出版的期刊刊登了廣州市食品工業衛生檢測所戚平等研究人員題為《中國乳製品苯甲酸含量評估報告》的論文,指出包括嬰幼兒配方奶粉在內的中國乳製品中大多檢出了苯甲酸(benzoicacid),但含量不高。
苯甲酸是食品工業中常見的一種防腐保鮮劑,但乳製品中是禁止添加的。一般情況下,苯甲酸被認為是安全的,但對包括嬰幼兒在內的一些敏感人群而言,長期攝入苯甲酸也可能帶來哮喘、蕁麻疹、代謝性酸中毒、抽搐等不良反應。
2006年10月至2007年1月期間,戚平等研究人員從廣州的商店和超市購買了142份乳製品樣本,其中包括24份巴氏消毒奶樣本、45份超高溫滅菌奶樣本、31份普通奶粉樣本和42份嬰幼兒配方奶粉樣本。然後對樣本進行了高效液相色譜分析,發現142份乳製品樣本中有109份檢出了苯甲酸,比例高達76.8%,含量從0.51毫克/千克到111毫克/千克不等。其中,情況最好的是巴氏消毒奶,24份產品僅有11份檢出苯甲酸。而普通奶粉和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檢出率分別高達87.1%和85.7%。
研究人員對苯甲酸檢測限的設定分別為巴氏消毒奶和超高溫滅菌奶0.2毫克/千克、普通奶粉和嬰幼兒配方奶粉2毫克/千克。分析結果顯示,中國的牛奶及奶製品中普遍檢出苯甲酸,但含量不高。
研究人員認為,中國乳製品中雖然普遍含有苯甲酸,但含量均不高,不會對普通人群造成影響,但對於嬰幼兒及其他敏感人群而言可能會帶來不良影響。因此,對中國乳製品中苯甲酸含量進行評估是十分有必要的。
研究人員在論文中指出,巴氏消毒奶被檢出苯甲酸的樣本比例最低,這可能與各種乳製品的原料奶品質、加工技術及存儲之間存在差異有關。

來於何處

2009年2月,很多媒體突然發布了一條令人震驚的訊息“中國奶製品大多被檢出苯甲酸”,這在普通人看來很令人吃驚。因為苯甲酸的鈉鹽是一種常見的食品添加劑,又稱為安息香酸鈉。苯甲酸鈉大多為白色顆粒,無臭或微帶安息香氣味,味微甜,有收斂性;易溶於水,是一種酸性防腐劑,在鹼性介質中無殺菌、抑菌作用,對細菌、黴菌、酵母菌均有抑制作用;其防腐最佳PH是2.5-4.0,在PH5.0時5%的溶液殺菌效果也不是很好。苯甲酸鈉能穿透細胞膜進入細胞體內,干擾細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細胞膜對胺基酸的吸收;進入細胞體內電離酸化細胞內的鹼儲,並抑制細胞的呼吸酶系的活性,阻止乙醯輔酶A縮合反應,從而起到食品防腐的目的。此外,英國學者曾經發現,苯甲酸可以損傷線粒體DNA,導致細胞損傷,引起神經系統的症狀。苯甲酸還可能引起哮喘等過敏反應。有些未經證實的說法,還有苯甲酸可以與維生素C反應,生成有毒性的苯,但這一點並未被認可。因為可樂等飲料中,同時有苯甲酸和維生素C,而急性中毒的事件從未被報導過。
儘管,苯甲酸鈉是一種防腐劑,有毒性,但是在美國FDA仍被認可為一般公認的安全類食品添加劑(GRAS)(FDA,§184.1021,2000),其急性中毒劑量為(大鼠口服)4070mg/kg(苯甲酸為2530mg/kg比特侖蘇中的所謂MBP稍高,即稍安全些),人每日允許攝入量(ADI)是300mg/天。苯甲酸進入機體後,在9—15小時內,大部分與甘氨酸化合成馬尿酸,從尿中排出,剩餘部分和葡萄糖醛酸化合成葡萄苷酸而解毒,通過尿排出體外。與MBP不同,苯甲酸鈉是我國允許添加的一種食品防腐劑。根據國家標準GB2760-1996《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的要求,苯甲酸鈉的允許使用範圍包括:碳酸飲料、低鹽醬菜、醬油、蜜餞、葡萄酒、果酒、軟糖、食醋、果醬(不包括罐頭)、果汁(味)型飲料、食品工業用塑膠桶裝濃縮果蔬汁、果汁(果味)冰、預調酒、複合調味料、半固體複合調味料、調味糖漿、液體複合調味料。我國規定苯甲酸鈉在飲料中的最大使用量為0.2g/kg。
那么,在“中國奶製品大多被檢出苯甲酸”一文中報導,“2006年10月至2007年1月期間,研究人員從廣州商店和超市購買了142份乳製品,其中包括巴氏消毒奶、超高溫滅菌奶、普通奶粉和嬰幼兒配方奶粉。142份乳製品樣本中,有109份檢出苯甲酸,含量從0.51毫克/千克到110毫克/千克不等。情況最好的是巴氏消毒奶,24份產品僅有11份檢出苯甲酸。而普通奶粉和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檢出率,分別高達87.1%和85.7%。但即使是食用苯甲酸含量最高的那種嬰幼兒配方奶粉(88毫克/千克),也不會超過世衛組織推薦的每日允許攝入量(5毫克/每千克體重)。”看到這,我終於明白了其實該文只是說牛奶和奶粉里含有苯甲酸,但含量不超標,且作者排除了外源添加的可能性,因為其含量遠遠達不到抑菌的效果。
那么,奶製品的苯甲酸不是添加的,是從哪裡來的呢?

作者解釋

世界衛生組織對苯甲酸和苯甲酸鈉的風險評估為“自然界中許多動植物本身存在苯甲酸,因此可以認為苯甲酸是食品(包括牛奶)中的一種天然成分”。
乳製品中苯甲酸含量,只要正常食用,其攝入量遠低於權威組織規定的安全值,因此是安全的。
論文中沒說過中國的乳製品苯甲酸含量比國外高一些這樣的話,實際上用以對比的是國外一位學者在1989年錄得的數據,是一種時間上的對比。
———廣州市食品工業衛生檢測所研究人員戚平
一篇論文,將中國奶業再次拖入爭議漩渦。廣州市食品工業衛生檢測所研究人員戚平在國際期刊《食品管理》發表論文指出,包括嬰幼兒配方奶粉在內的國內部分乳製品檢出苯甲酸,引發輿論廣泛關注。昨日,戚平向本報發來聲明稱其論文被媒體誤解。
一篇論文引發軒然大波
國內某新聞網站在顯著位置刊載訊息稱,廣州市食品工業衛生檢測所研究人員戚平等人在《食品管理》上發表論文稱,包括嬰幼兒配方奶粉在內,中國奶製品中大多檢出了苯甲酸。
通過這則訊息,戚平的論文顯示,2006年10月至2007年1月期間,研究人員從廣州商店和超市購買了142份乳製品,其中包括巴氏消毒奶、超高溫滅菌奶、普通奶粉和嬰幼兒配方奶粉。142份乳製品樣本中,有109份檢出苯甲酸,含量從0.51毫克/千克到110毫克/千克不等。其中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檢出率為85.7%,這一數據比國外的高一些。
戚平表示,這些苯甲酸應該不是人為添加的,且含量尚未超過世衛組織的每日允許攝入量推薦值,但其對嬰幼兒等特殊人群的健康影響值得關注。
發表這篇論文的《食品管理》系英國一份專業雜誌,其影響力在同領域的103種期刊中排名第24位,屬於權威性較高的專業雜誌。該訊息隨即通過網路迅速傳播,引發社會強烈關注,鳳凰網一項調查顯示,超過90%的被調查者認為“其對嬰幼兒等特殊人群將產生長期健康影響,值得關注”。
“特殊人群”非指嬰幼兒
2009年2月19日下午,這篇論文的撰寫者戚平以個人名義向本報發來一份聲明,針對部分新聞媒體關於其論文的報導進行了一些澄清。
在聲明中,戚平指出,苯甲酸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乳製品中一般都含有苯甲酸,只是含量高低的區別,世界衛生組織對苯甲酸和苯甲酸鈉的風險評估為“ 自然界中許多動植物本身存在苯甲酸,因此可以認為苯甲酸是食品(包括牛奶)中的一種天然成分”。儘管我國規定乳製品中“不得添加”苯甲酸,但這並不等同於 “不得檢出”,因為奶製品中的苯甲酸是天然存在的內源性物質。
至於某些網站的報導中以他的口吻稱苯甲酸“對嬰幼兒等特殊人群的健康影響值得關注”及長期攝入可能引發不良反應。戚平認為他的論文中並無這樣表述,他在論文中只是強調應對嬰幼兒的苯甲酸攝入量進行評估,而且論文的結論顯然被忽略,即目前乳製品中苯甲酸含量,只要正常食用,其攝入量遠低於權威組織規定的安全值,因此是安全的。且這裡的“特殊人群”根據世衛組織的文獻,指的是類似於花粉過敏等體質敏感的人,而非嬰幼兒。
“發表時間非我能左右”
此外,戚平否認曾說過中國的乳製品苯甲酸含量比國外高一些這樣的話,實際上他用以對比的是國外一位學者在1989年錄得的數據,是一種時間上的對比,考慮到近30年來各種因素的變化,乳製品中苯甲酸含量不同並不奇怪。
戚平在聲明的最後,這篇論文在2008年4月已經投稿,純粹是一篇學術論文,其發表的時間不是其所能左右的。但由於目前中國乳製品深受各種事件困擾,文章剛好在這個敏感時期被發表,引起各方誤解,給公眾帶來了不必要的擔憂,對此他深表歉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