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蝗蟲
- 拉丁學名: locust
- 別稱:蚱蜢、草蜢、螞蚱
- 界:動物界
- 亞門:有顎亞門
- 綱:昆蟲綱
- 亞綱:有翅亞綱
- 目:直翅目
- 科:蝗總科
- 亞科:枝背蚱亞科
- 分布區域:全世界的熱帶、溫帶的草地沙漠地區
蝗蟲俗稱“蚱蜢”,台語稱之為“草螟仔”。屬不完全變態。具咀嚼式口器,為植食性昆蟲。大部分不太挑食,在野外草叢中,常看到它正一口一口的啃食禾本科植物的葉片,它的觸角沒有螽斯那么長,呈短鞭狀,但擁有強而有力的後腿,可利用彈跳來避開天敵。有時可看到兩隻蝗蟲雄上雌下的結婚畫面。
食性:喜歡吃肥厚的葉子,如甘薯、通菜等。
變態:不完全變態。
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
交尾後的雌蝗蟲把產卵管插入10cm深的土中,再產下約50粒的卵。產卵時,雌蟲會分泌白色的物質形成圓筒形栓狀物,然後再把卵粒產下。
分類:屬於直翅目中蝗蟲目的所有昆蟲。
種類:全世界約有25000種,台灣目前已知有100多種 。
生活史:卵→若蟲(幼蟲)→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