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的診療思路與臨床操作

牙周病的診療思路與臨床操作

《牙周病的診療思路與臨床操作》是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大力。

基本介紹

  • 書名:牙周病的診療思路與臨床操作
  • 作者:劉大力
  •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313227348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牙周病的診療思路與臨床操作》為作者多年牙周臨床診療和教學實踐的思考與總結。在介紹牙周病診療關鍵步驟的循證理念的基礎上,對涉及臨床操作的各步驟以圖文形式進行了詳細解讀,並在附錄中列出了主要臨床流程的提綱,補充了臨床中非常用器械的介紹。
《牙周病的診療思路與臨床操作》旨在幫助臨床醫師在理解牙周基礎治療和維護治療關鍵問題的基礎上,進行有效的自我訓練,促進臨床醫師深入思考“牙周基礎治療”和“牙周維護治療”的目標及其實現途徑,進而全面提升自身在牙周診療臨床實踐中的決策與操作能力。
《牙周病的診療思路與臨床操作》的讀者對象為在公立或私立機構執業、對牙周問題有困惑的牙科醫師。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牙周診療的思考與思辨
01 親愛的牙醫同行,請慎用“洗牙”一詞
“洗牙”一詞的來源和使用現況
“洗牙”的益處和局限性
請慎用“洗牙”一詞
02 “一致對待”的病史與檢查
科學的判斷才是大俠的正確打開方式
何為“完整的病史”
何為“完善的檢查”
理想與現實權衡下的一致對待
03 理解牙周病的分類是準確判斷疾病的前提
分類是認識疾病的框架
牙周病分類的沿革
2018年新分類的立體性
從牙周組織炎症狀態開始理解新分類
全口牙周炎症診斷之下的疾病和狀態
牙周病新分類思維導圖
04 關鍵本領——梳理患者的治療需要與危險因素
問題一:患者的訴求
問題二:患者的全身狀態
問題三:牙周治療相關的精神狀態和局部狀態
問題四:牙周-牙體/牙列改善需要
問題五:牙周病因因素及牙周組織炎症危險因素
問題六:相對獨立於牙周組織炎症的牙周狀態
05 動態地判斷牙周治療預後
什麼是預後
牙周病的自然預後
牙周病的治療預後
綜合多方面因素動態地判斷牙周病的治療預後
醫患共同的夢想與現實
06 各種診療流程設定的合理性
不同教育背景和醫療體系下的流程設定之差異
首診時,醫師要動手行“超聲潔治”嗎
“分層—分區治療”和“直接分區治療”各有其合理性
07 判斷牙周基礎治療的終點
牙周治療的目標與牙周基礎治療的局限
反思牙周基礎治療過程以提高治療效果
殘留牙周袋的健康風險
牙周基礎治療階段的終點在哪裡
08 “定期”的學問——牙周維護治療的節奏和內容
節奏——臨床研究證據與牙周危險因素評估模型
牙周維護治療的內容
各國診療體系中的概念差異
09 預防性潔治和專業化機械牙齒清潔背後的理念
預防性潔治的起源與套用
起源於歐洲的PHTC
值得思考的臨床現狀
10 科學合理地設定牙周相關收費項目
目前“北、上、廣”牙周非手術治療收費
美國牙周非手術清創收費
日本的牙周診療項目和相應的保險
改進收費的嘗試與展望
11 警惕以牙周手術為導向的牙周診療
從解決臨床問題的角度分析牙周治療
牙周手術治療的時機把握
第二部分 牙周基礎治療和維護治療的技術細節
12 病史收集與醫患溝通
醫患溝通的原則
醫患溝通各環節的目標、提綱和要點
13 從口內檢查到牙周檢查
口外/口內檢查
牙列狀態檢查和咬合檢查
牙周檢查
放射學檢查
14 局部麻醉的技術操作
牙周基礎治療時的疼痛來源與對策
臨床常用的卡氏安瓿型金屬注射裝置和使用要點
常用的局麻注射藥物
牙周治療相關疼痛的神經支配
各部位局麻注射方法
臨床治療時的麻醉方法選擇
15 判斷牙面沉積物
牙面沉積物的判斷方式
牙石尖探針探查技術
16 牙周非手術清創的基本考量
與器械治療密切相關的牙體解剖特徵
建立對齦下環境的想像
單次非手術清創的治療終點
治療器械選擇和治療程式設定
17 去除牙面沉積物
方式一:超聲/聲波機用器械
方式二:手用器械
方式三:噴砂
方式四:拋光
18 牙周非手術清創中的組織處理
牙體硬組織的處理——根面平整
牙體軟組織的處理——袋內壁刮治
袋內容物的處理——沖洗和上藥
19 謹慎地判斷和干預咬合問題
咬合問題的複雜性
由切牙異常覆蓋覆耠關係引起的咬合創傷
由早接觸以及咬合干擾引起的咬合創傷
20 與醫師自身健康密切相關的臨床細節
醫師坐姿、座椅以及患者位置
用好時鐘體位和患者頭部位置的調節
放大設備、照明以及口鏡的利用
手用器械的握持與均衡施力
保持器械的高效狀態
附錄
附錄1 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牙科學院全身病史問卷
附錄2 牙周檢查前問診提綱
附錄3 口腔檢查提綱
附錄4 牙周檢查記錄表
附錄5 基於2018年新分類的牙周炎症狀態臨床診斷思維導圖
附錄6 患者狀態、治療需要與危險因素分析提綱
附錄7 治療前溝通提綱
附錄8 牙周基礎治療和維護治療記錄
附錄9 牙周再評估記錄
附錄10 不常用的手用牙周器械——鋤形器、牙周銼以及牙周鑿
索引
後記

作者簡介

劉大力,女,1994年本科畢業於同濟大學(原上海鐵道醫學院)口腔醫學系;2000年於同濟大學獲碩士學位,研究方向為口腔內科學;2008年於日本德島大學獲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口腔微生物學。
先後就職於同濟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口腔內科(1994-2004年)、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牙周病科(2008-2018年)和豪孚迪醫療器械(上海)有限公司(2018-2019年),2018年至今在上海清木口腔門診部執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