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桌腐敗

牌桌腐敗,是指發生在部分黨員幹部中的賭博現象。有的幹部將其作為受賄的通道,謊稱“逢賭必贏”;有的幹部為了扳回老本苦練賭技,難以自拔。“勾肩搭背聚賭,四圈八圈不累”是個別黨員幹部的生動寫照,有的在上班時間參賭,有的挪用公款、收受他人錢款參賭,有的甚至為賭博充當“保護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牌桌腐敗
  • 外文名:Corruption at Cards
特點介紹,類型,原因,案例,治理,

特點介紹

牌桌腐敗在基層,黨員幹部參賭涉賭有以下特點:
牌桌腐敗
牌桌腐敗
一是涉及人員廣,既包括黨政主要領導,也有一般辦事科員和臨時工;
二是存在“反腐輪不上我”的思想,認為小打小鬧,只要動靜不大,紀檢部門、同事不會對其進行監督;
三是隱蔽性強,這些賭博窩點有的位於居民小區、賓館地下室,有的暗藏在茶樓、檯球室,且參賭涉賭人員關係熟絡,導致問題難以被發現。
在諸多案例中,公安部門為賭博充當“保護傘”的行徑更是令百姓深惡痛絕。2016年2月,九江市紀委曾通報稱,原九江市公安局廬山西海分局局長戴志堅、政委徐詳勇在任職期間,利用職務便利,為賭博人員和開賭場人員提供保護,收取賭場“保護費”。

類型

近年來,賭博已發展成為腐敗行為的溫床,成為黨員幹部行賄受賄的一大“套路”。有評論曾犀利地指出,牌桌上演的是上級贏下級、幹部贏“老闆”、“老闆”贏利益,輸掉的是黨和政府的形象,是國家和人民民眾的利益。
1、工作時間“小賭怡情”型。
江西九江、萍鄉等地一些基層幹部說,一些公職人員常常將賭博視為“小賭怡情”。比如,2016年2月16日,九江湖口縣教師進修學校黨支部書記陳斌在下午上班期間,便與3名社會人員聚在縣城某酒店內以金錢為賭注打麻將。此後,湖口縣對陳斌作出免職處理。
2、老闆主動鑽進套路,“默默輸錢型”。
這種賭博方式讓輸錢者“心甘情願”,贏錢者“心安理得”。在江西蘆溪縣森林公安局原局長王友愛違紀違法案中,一些私企老闆為了獲取他手上的工程項目,常常邀請他在蘆溪、長沙等地賓館開房打麻將,並故意在麻將桌上輸錢給他。一開始,王友愛還自以為自己手氣好,在對這些老闆的意圖心知肚明後,卻不拒絕,依然笑納。
當工程到手、工程款順利支付後,這些老闆卻悄然脫身,不再與王友愛來往。“他們實際上只是看中了你手裡的權力,根本不是真正的朋友,只要你手中的權力沒有了,他們躲你都來不及。”在2013年接受紀委調查期間,王友愛反思說。
3、黨員幹部帶頭參賭涉賭,“因賭致貪型”。
江西省蓮花縣高洲鄉高洲村原黨支部書記謝建兵常年沉溺賭博,為湊集賭博資金及償還欠下的賭債,他背著村民擅自轉讓大宗集體資產,從中侵占270萬元作為賭資,並與村主任、報賬員相互勾結,套取公款3萬元。

原因

牌桌腐敗一些基層幹部、專家介紹,打牌、搓麻將是非常普及的民眾娛樂方式,有的幹部置身其中,對此也習以為常,認為自己打打牌賭點錢不會受到太多的社會關注,甚至認為賭桌上贏來的錢比受賄來的錢似乎更合法,更心安理得。
牌桌腐敗
牌桌腐敗
江西省黨風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曾明分析,過去一段時間以來,賭博在基層幹部中的確很盛行,一方面幹部有這愛好,陪賭博本身就變成投其所好的行為,能夠加深與幹部的感情;另一方面又能心照不宣,大家都不尷尬地完成行賄受賄。
“更主要的原因在於,社會一般把賭博僅當娛樂來看待,至多是惡習。參賭的幹部即使被治安處理也會覺得比行賄受賄罪來得更坦然、輕鬆些。”曾明認為,黨員領導幹部一方面要加強對黨紀國法的學習,另一方面要以抓中央八項規定的力度落實相關黨內法規,杜絕幹部的賭博惡習,這對淨化社會風氣,改善黨和政府的形象極為重要。

案例

2016年9月,江西九江市紀委對星子縣委原常委、常務副縣長李春滾嚴重違紀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李春滾在任職期間,不僅違反廉潔紀律、國家法律法規,還長期參與以錢為賭注的“打麻將”活動。
長期參與以錢為賭注的“打麻將”活動的幹部並非李春滾一人。2016年7月,九江市紀委對九江縣政協副主席曹達銀嚴重違紀問題進行了通報,指出曹達銀任職期間違反生活紀律,參與以錢為賭注的“打麻將”活動。2016年以來,九江市在開展黨員幹部參與賭博問題專項治理中查處的幹部超過94人。
賭癮如火,不遏則燎原。江西省樂平市交通局原副局長陳志波從打麻將、“推牌九”“拖拉機”到“兩副頭”“包王”“包分”等玩法,無所不會。企圖“撈一把”的心態讓他賭癮越來越大,一有空就約人賭兩把,就連下鄉檢查,中午臨吃飯前也要抓緊時間“搞一搞”。為了扳回輸光的老本,他甚至閉門苦練“鬥牛牛”。

治理

對於賭博,中國的治安管理處罰法、刑法都有明確的處罰規定,在《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也有明確的處分規定;與一對一的私下受賄相比,聚眾賭博甚至更加公開,還是有人以賭博的名義來搞利益輸送。
有網友評論指出,要嚴肅黨紀政紀,推動黨員幹部回歸“主業”,激發乾事創業激情,就必須嚴厲打擊參賭涉賭的公職人員,發現多少查處多少,打消潛藏的“法不責眾”心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