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歷史嚴格,歷年榮譽,經濟狀況,社會事業,招商引資,
歷史嚴格
18世紀50年代以前,資江於劉公灘上首有一支流謂蘭溪,蘭溪河彎彎繞進來儀湖,然後拐個大彎,由新泉寺入湘江,直通長沙。那個大彎就是形成牌口河套的柳林江。當年豐水季節,資江上游安化、寶慶的木材外運,木排抵益陽後,就走蘭溪河,因為該河水流相對平穩,又是去長沙的捷徑。木排經蘭溪河入柳林江,在進入湘江之前,總要在柳林江進行休整。牌口因之而得名。
益陽市赫山區牌口鄉張家塘中低產田改造工地上車來人往,熱鬧非凡。該區正抓緊農閒時節,進行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設。據區農開辦主任蔡國輝介紹,近5年來,該區共完成中低產田改造與高標準農田建設9.13萬畝,促進了糧食增產。2012年,全區糧食總產量首次突破5億公斤,達到5.5億公斤。經濟迅速增長。
歷年榮譽
1998年,成為益陽市第一個經省級驗收合格的小康鄉,並被評為湖南省文明單位;
2000年,被評為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
2001年,鄉黨委被評為湖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
2002年,被評為全國創文明村鎮工作先進單位。
經濟狀況
全鄉總面積39.1平方千米,耕地2.4萬畝,人口2.45萬人,轄月堤灣、新樟、利興、張家塘、牌口、龍頭窖、道光山、流水口、陳北塘、西湖、飛龍寺、注湖、星星、金明、常家湖、三聯、虎形山17個行政村,242個村民小組。氣候溫和,降雨豐沛。
牌口鄉
2003年,全鄉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27億元,其中鄉鎮企業總產值1.2億元、農業總產值1.07億元,財政總收入310萬元,農民人平純收入2746元。
農業生產不斷加強。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年產糧食2.1萬噸,出售商品糧2000多萬斤,是國家商品糧基地。近年來,結構調整成效顯著:與益陽市粒粒晶米業公司合作,建立了萬畝優質稻生產基地,水稻優質率達95%以上,每年為民眾增收60多萬元;養殖業快速發展,年產鮮魚10000擔,出欄生豬、黃牛、瀏陽黑山羊等4萬頭、家禽30萬羽。
勞務經濟形成規模。近年來,鄉黨委、政府因勢利導,內抓管理,外強服務,全鄉勞務輸出實現了“三個轉變”,即由一般性鼓勵變為實質性指導,由盲目、無序流動變為合理、有序流動,由單純的輸出變為輸出和引進相結合。全鄉勞務輸出質量迅速提高,勞務經濟逐步形成規模。2003年全鄉外出從業人員達6000餘人,民眾每年靠勞務輸出一項就增加收入7000多萬元。
個私經濟迅速發展。2003年,全鄉私營企業達500多家,以私營企業為主體的建築、運輸、木器、皮蛋加工等已形成規模,年創產值3000多萬元。有龍頭窖米業公司、飛龍米廠、宴湘齋食品廠和新塘湖釣魚基地在牌口落戶。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欣欣向榮。有中學1所,國小11所,鄉中學被授予“園林式單位”稱號,目前正在申報市區示範鄉中學。國小升學率100%,中學升學率90%。醫療條件大大改善。成立了醫療保健中心,17個村都建立了醫療保健站,醫療質量不斷提高。民眾文化生活豐富。規劃建設好了“五個一”精神文明陣地,積極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大大豐富了人民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建立了移動基站1座,程控電話交換站4個,裝機容量達4000門,已裝機2800多門,成為赫山區第一個電話鄉。
招商引資
1.興建現代化生態農業基地
牌口鄉是重要的國家商品糧基地,全鄉有耕地2.4萬畝,年產糧食4200多萬斤,出售商品糧2000多萬斤。1998年,由省計委、省農業廳立項,建立了2000多畝的大型良種繁育基地。同時與益陽市粒粒晶米業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萬畝優質稻生產基地。為充分發揮基地效益,欲尋求合作夥伴,發展現代生態農業,歡迎各界考察投資。
2.綠色食品基地開發
牌口鄉綠化隊現有集中連片水田200餘畝,農田基本設施齊全,水源豐富,便於統一耕作。由於地勢較低,目仍種植一季水稻,未充分發揮效益。根據地勢特點,種養皆宜。擬建設成綠色食品基地,前景可觀。歡迎各界人士前來考察投資。
3.窯頭湖水面開發
窯頭湖位於美麗的來儀湖畔,面積500畝,是我鄉大型水產養殖基地。由於投入有限,目前屬粗放經營,年產鮮魚2000多擔。如加大投入,可提高單位面積效益,充分挖掘潛力,是養殖螃蟹、珍珠、名貴魚等名優特水產的理想場所,可單獨承包,也可聯合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