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斷/引領青少年成長的當代名家散文隨筆

《片斷/引領青少年成長的當代名家散文隨筆》由黃蓓佳著,主要內容:我是寫小說的人,我自己認為小說是精神鴉片,它能使人短暫地愉悅和興奮,卻永遠都是於事無補。就像我寫到的“枕上的花朵”一樣,可以看著,欣賞。你不能指望它變成真實的存在,有觸覺,有香味。 《片斷/引領青少年成長的當代名家散文隨筆》適合青少年閱讀。

基本介紹

  • 書名:片斷/引領青少年成長的當代名家散文隨筆
  • 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
  • 頁數:194頁
  • 開本:16
  • 作者:黃蓓佳 蔡曉妮
  • 出版日期:2012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片斷/引領青少年成長的當代名家散文隨筆》由黃蓓佳著,主要內容:女人的一生,稱得上美麗的時間非常短暫。十八歲,二十歲,二十二歲,就這么幾年吧。再往後的年齡就需要修飾,純真漸漸地從眉眼中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種滄桑之美。笑容是淡淡的,眉毛是高挑的,目光含蓄著,左讀右讀能讀出不同的答案。

作者簡介

黃蓓佳,出生於江蘇如皋。1973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198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專業。1984年成為江蘇省作家協會專業作家。現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江蘇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創作室主任。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夜夜狂歡》、《新亂世佳人》、《婚姻流程》、《目光一樣透明》、《派克式左輪》、《沒有名字的身體》、《所有的》,中短篇作品集《在水邊》、《這一瞬間如此輝煌》、《請和我同行》、《藤之舞》、《玫瑰房間》、《危險遊戲》、《憂傷的五月》、《愛某個人就讓他自由》,散文隨筆集《視窗風景》、《生命激盪的印痕》、《玻璃後面的花朵》及《黃蓓佳文集》四卷等等。

主要兒童文學作品包括長篇小說《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我飛了》、《漂來的狗兒》、《親親我的媽媽》、《遙遠的風鈴》,中短篇小說集《小船,小船》、《遙遠的地方有一片海》、《蘆花飄飛的時候》及《中國童話》等。作品曾獲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國家優秀兒童文學圖書獎、冰心兒童文學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及部省級文學獎數十種。根據這些作品改編的電影和電視劇、戲劇獲得國際電視節“金匣子”獎、中國電影華表獎、中國電視劇飛天獎等等。有多部作品被翻譯成法文、德文、俄文、日文、韓文出版。

圖書目錄

第一輯 我的青蘋果時代
我的青蘋果時代
在我最美麗的時候我遇見了誰
生命激盪的印痕
我的教師生涯
學做“工農兵”
冬日記憶
阿姨你住過的地方
考藝校的學生們
如水流淌的音樂
生而有緣
也叫“朝花夕拾”
第二輯 在夢中說話
花開花落
夢中蘆葦
櫻花大道
視窗的風景
台灣茶
遠了,近了,又遠了
關於草地
關於盆栽
關於鮮花
懷中的嬰兒
戀愛和恐懼
片斷
民眾演員
在夢中說話
南京的民國建築(上)
南京的民國建築(下)
第三輯 直擊心靈的一瞬
遍地歌舞
穿行在戈蘭高地上
孤獨的旗手
黑人兄弟莫哈比
黃昏謁大馬士革清真寺
灰色背景中的絢爛
挪威的濱海小鎮
歐洲的馬拉松
作協主席利娜德
直擊心靈的一瞬
第四輯 誰讓我如此牽掛
走一步,說一聲“再見”
一條心靈的通道
永遠的安徒生
走過的路
替生命做一點安慰
為心靈點起一盞燈
飛翔的靈魂
浸潤童心的乳液
開拓者的傳奇
世上最快樂的事情
人生就是一次次偶然
誰讓我如此牽掛
隱秘的成長
每一個孩子都是我們的寶貝

文摘

我的青蘋果時代
在我的一本新出版的長篇小說開頭中,我這樣描述了我中學時代的母校:
“……我記得我們學校的樣子:很大的校園,一半以上的面積是菜地和樹林。菜是油菜和蠶豆,樹是梧桐和水杉。春天油菜花開的時候,滿校園金黃,蜜蜂會嗡嗡地飛進我們的教室,引出女孩子的聲聲尖叫。五月蠶豆花開,紫色的小花甜津津的,大概學校里每一個學生都嘗過那花朵的滋味。校園餘下的一半面積,四分之一蓋滿了教室,四分之一是教師及學生的宿舍。灰磚灰瓦的平房一排挨著一排連綿起伏,很是壯觀。校園的周遭是河,有水泥橋和木橋分別連通學校的前門和後門。冬天河水很淺,冰面結結實實,我們上學的時候就不從橋上走,直接從冰面上滑過去,很刺激。夏天水大了,偷著下水戲耍的人很多,學校三令五申不準游泳,沒用,直到有一天淹死了一個剛進初一的小孩子,大家才怕起來,再沒人敢下河了,擔心死鬼在水下面拽他。……”
關於這一段淹死人的文字,應該是我的杜撰。小河溝很淺,不大可能淹死學生。但是我腦子裡又分明有這樣的記憶,就張冠李戴了,算是給平淡的描述增添一點傳奇性。
母校的風景在我的腦子裡是一個定格,呈固定的姿態,永恆不變。前幾年我曾經去過一趟黃橋,沿黃中外圍牆慢慢走了一圈。眼睛裡看到的全是陌生,嶄新的教學樓與我之間有一種疏離,所以我沒有踏進校門。理智上,社會總是在進步的,學校也應該與時俱進,舊貌換新顏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情感上,卻永遠保留著從前的記憶,銘心刻骨,不願有絲毫的差異。
跟黃中結緣,是因為文革後期父母下放到黃中任教,好像是1969年年底的事情吧。搬家的卡車穿過鎮上塵土飛揚的小街,搖搖晃晃開進黃中宿舍的小院。低矮的門洞裡竄出一個瘦高的中年人,慌手慌腳幫我們抬卸家具,熱情而略帶憨厚的笑容融化了我們在寒風中凝固成冰塊的心靈。父親介紹他姓張,張海德老師。高中階段他成了我的班主任,教我的語文。 我插班進初二。我的語文老師姓王,數學老師姓劉。進黃中之前,我是個資質平平的學生,語文尚可,數學就相當勉強,沒有興趣,也缺少靈氣。有一次上數學公開課,講勾股定理,恰好我在原來的學校中學過了這一段內容,回答劉老師的提問時便從容不迫,條理清晰。劉老師大喜,以為發現了一個數學天才,此後就對我另眼相看,上課總是將最難的問題留給我回答。我受寵若驚,從此不敢懈怠,漸漸對數學有了興趣,倏忽開竅了一樣。數學好,連帶著其他功課也好了,自己對自己有了信心,也有了一個期望值。我高中的數學老師姓黃,我還記得他白髮飄飄走在校園裡的樣子。黃老師對我更是偏愛有加,據說他每次批閱考卷,先找出我的一份來做標準答案,如果有一題我做錯了,那就基本上是全班皆錯。老師的偏愛是舉在我身後的一根鞭子,哪怕一次小小的期中測驗我也不允許自己讓老師失望。高中畢業考試,六門功課,我拿了平均九十八分的成績。至今回想起來,我還是很感謝劉、黃二位老師。數學對人的智力開發至關重要,高考時我參加的是文科考試,卻也是憑數學拿分才進了北大。
中學時代,政治運動一個接著一個,父母的愁眉始終不展,具體到我的身上,我總是為同一樣事情困擾:如何應付那一次又一次憶苦思甜的班會和作文。家庭出身不好是我心中時時在流血的傷疤,我躲閃著遮掩著盡力不讓我的同學知道。但是我不敢謊報出身,說自己的祖輩如何苦大仇深,如何吃了上頓沒下頓。我總讓自己的言詞模稜兩可,在剝削與非剝削的邊緣之間滑來滑去。那幾乎是一場出色的智力遊戲,我不能不贏。我在那期間日益變得聰明起來,並且打下了日後當作家寫小說編故事的基礎。我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王先生應該是知道我履歷表上的一切情況的,對我閃爍其詞的杜撰,他始終保持沉默,沒有戳穿我也沒有歧視我。事隔多年,不知道王先生還記不記得當年我那些曖昧的作文?
1970年底,我國中畢業。那年正逢上山下鄉運動有一個暫時的停歇,全班同學幾乎都放棄升人高中,參加了工作分配。那期間我父親被關在縣裡的一個學習班上,母親要獨自應對讓我升學還是工作的難題。不升學肯定能進工廠,升了學很可能兩年後畢業下鄉。母親是個優柔寡斷的人,期間的猶豫和徘徊像極了莎士比亞筆下的哈姆雷特。鄰居張海德老師聞訊過來,幫助母親作了決斷:當然要讀高中,多讀書總沒有壞處。
我跌跌爬爬進了黃橋高中,有幸成為張老師的學生。
人生就是一次次的偶然,無數個偶然的片斷組成了生命之鏈。高二那年,1972年的5月,為紀念毛澤東《講話》發表三十周年,學校里舉辦“紅五月徵文”比賽。我投了稿,是篇超長的作文,有五千來字吧,題目叫《補考》。一天上午在操場勞動,有同學奔過來告訴我,我的作文在學校報欄里貼出來了,紙面上打滿了紅雙圈。那時候,老師們批閱作文,喜歡在認為最好的字句後面畫上紅雙圈。當時我心裡很興奮,即刻就想去看看,卻又矜持,不願在同學面前顯出我的迫不及待。挨到中午,校園裡寂靜無人時,我像做賊一樣溜到報欄前,傻乎乎地笑著,獨自欣賞我的打滿了紅色雙圈的作文。我帶著心跳,從頭到尾一個個數下來,一共是九十八個紅雙圈。這就是教我語文的張海德老師給我的評價。
P002-00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