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垣邊的人類:從建築藝術看人類文明

《牆垣邊的人類:從建築藝術看人類文明》內容簡介:建築說到底是一種文化,是構成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牆垣邊的人類:從建築藝術看人類文明》熔建築藝術、文化學、史學、哲學和心理學於一爐,對人類文明歷程進行了一次較為系統的梳理。作者從建築藝術的角度切入,在對“建築”這一文化對象的諸屬性及與其相關的一些文史典故、美學觀點進行講解的同時,運用了比較的方法,對東西方建築藝術的總體特徵、細部差異及其各自的歷史文化背景進行了細緻而生動的闡述。

基本介紹

  • 書名:牆垣邊的人類:從建築藝術看人類文明
  • 類型:藝術
  • 出版日期:2013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302318248
  • 作者:尉陳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頁數:183頁
  • 開本:16
  • 品牌:清華大學出版社
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作者簡介

尉陳,山東人。曾在大學任教七年,講授“環境藝術概論”、“中外建築史”等課程,2007年獲吉林省高校青年教師“教書育人”成果獎。現為自由作家。

圖書目錄

不只牆垣和人類(序)
第一章史前時代
建築藝術源自女性崇拜?
第二章古代埃及
尼羅河畔的飛揚與落寞
第三章古代西亞
千年鹿鼎記
第四章古代印度
幾度輪迴的佛陀故里
第五章古代中國
紅塵浪里的天朝上國
第六章古代希臘
日光之下最美的童年
第七章古代羅馬
狼裔帝國的興廢
第八章中世紀
廢墟上的十字光芒
第九章阿拉伯
新月如鉤
文藝復興
看上去很美

序言

不只牆垣和人類
尉陳的這本《牆垣邊的人類》是其首部文字結集《巴別,巴別——不只中外建築史》(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的修訂再版。在當今這個文化瀕臨復興的年代,一位青年學者的非娛樂性著作不僅能出版發行,更能在幾年之後再版更新,可見必有其獨到之處。
閱讀書稿時,我覺得自己似乎乘坐一架小型飛機穿越了千年,沿著作為大多數人類之故鄉的地球北緯三十度線環行了一周。這飛行的高度既不能太低,以致乘客被各種細節弄花了眼,也不會太高——至少讓人能看清那形形色色的建築。如何找準這個適宜的距離感,並保持這旅程始終在歷史天空的平流層當中,便是作為駕駛員的作者功力之所在了。
是的,這首先是一本關於建築的書,然而正如初版時的題目中那個“不只”所公開暗示的那樣,建築只是主線罷了,豐富的副本可能才是作者的用心所在。這一用心在此次再版的書名中更是昭然若揭:“建築”本身,已經由主語變為了副詞。
當然這建築的主線仍是明顯的。遠古之洞、埃及之塔、中東之殿、希臘之柱、羅馬之拱、印度之窟、中國之廟各自特色何在?為何歐洲建材喜石,中東北非好磚,天朝則獨鐘情於木?本書繪聲繪色之間為你娓娓道來。多學科的材料作者信手拈來,在保持專業性的同時,仍能不失趣味性。此為本書“物”的層面。
然而建築並非風化或進化而成的自然現象,它是文化,它與人類密不可分。每種建築的背後都有著人類的故事。作者於此用力頗多,因此,無論是遙望金字塔默想永生的埃及法老,還是駐蹕懸苑意氣風發的亞歷山大,是窣堵波旁放下屠刀的阿育王,還是阿房宮畔夢想萬世一系的秦始皇,作者均能試做描摹,稍加論述,點評之間頗見功底。因此,一個個人物讀來都令人悠然神往,令讀者能從別樣角度再度領略主線風景。此為本書“人”的層面。
然而終於沒有令本書停留在二維讀物水準的,是其“物”、“人”之後的“道”。
作者開宗明義便討論了作為建築所身處的更大門類——即廣義的“藝術”——其“真正起源”這個深刻的問題。曾與作者交流,他坦承這是困擾他多年的一個嚴肅命題。而在作者幾年前“由鬼仆而為神嗣”之後,這命題才真正開始有了獲解的可能。由此出發,作者最終在本書中嘗試給出的真正主線,才是再版與初版最大不同之所在。
在本書中,作者採用了英國著名文學家、評論家和神學家的G·K·切斯特頓之藝術發生論作為作者本人的藝術觀——至少是建築藝術觀——的基石之一。它有意識地拒絕將人“物化”和將人“神化”的兩種墮落趨勢,而盡力“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透過建築談文化,透過文化談人,並最終談及那指向終極的萬事由來。
無論這宏願在多大程度上滿足了作者的初衷或讀者的期望,尉陳的《牆垣邊的人類》仍是一次值得注意並給予讚賞的嘗試。
是為序。
郭暮雲
2012年11月29日,陽光城
電電視主持人麥小邁推薦序
像一隻貓一樣回憶
評尉陳《牆垣邊的人類:從建築藝術看人類文明》
人們回憶過去的視角總有不同。男人的回憶總是關乎完整的情節和完整的事件,並且肯定要帶著結論。沒有結論的事件是不完整的。女人的回憶卻往往是小品式的,某個過往的片段,某個特殊的場景,甚至某個眼神,咀嚼一生。結論?那意味著一種生命力的終結,意味著回憶沒有了意義。
動物的記憶方式也不同。人們都說狗忠實,因為狗戀人。其實貓也是忠實的,不過不一定眷戀人,而是眷戀家。所以從愛貓人的文章中,我們經常可以讀到,主人搬家之後,老貓折回舊居,並且死在那裡的記錄。也許在貓的頭腦中,主人和同伴隨著歲月流轉可能逐漸淡漠,但關於家園的記憶卻永不磨滅。貓眷戀的是自己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從這個意義上講,狗是一種情感動物,貓,是一種文化動物。
歷史的意義是什麼?中國人最接受的觀念是,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鑑古而知今。其實要我說,歷史的最根本意義就在於回憶,滿足回憶的需要是人之為人的本能之一。貓狗尚且擁有難以磨滅的記憶,並依此為生命的歸屬,何況人呢?所以說,關於歷史學的任何合法性和合目的性的解釋都消解了,歷史學也不會消解。
在這一點上,人其實更像貓。每個人都有著濃重的鄉關情結,所謂落葉歸根,故鄉的老屋,一磚一瓦,牽絆著遊子的思緒。而興亡交替、利弊權衡的歷史觀,恰恰和追名逐利的生涯糾纏在一起,漸漸模糊了回憶與現實的分野。所以,所謂以古鑒今,鑑古知今,借古諷今,往往讓歷史和現實成了一團亂麻。“任何歷史都是當代史”,是多么功利的思維,就是用今天的現實需求抹殺了歷史的客觀性,結果“歷史成了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只有關於鄉關和故鄉的記憶,才能使我們透過十丈紅塵的層層浸染,看出人生的底色和自己最早的出發點。
尉陳的這一本《牆垣邊的人類:從建築藝術看人類文明》,就是一次還鄉的歷程。擺脫歷史的功利色彩,實現一次忠實的回歸。從金字塔到雅典神廟,從哥德式教堂到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建築,從江南的白牆黑瓦到中原的高大民居,其實就是引領我們回到人類故鄉的祖屋,透過老屋的視窗觀照數千年流浪奔突、爭競追逐的歷程,重新擺正坐標,想想自己為什麼出發,究竟要走向何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