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黃崗鎮

父親的黃崗鎮

《父親的黃崗鎮》是馬東旭創作的散文詩集,首次出版於2020年6月。

該書寫父親的黃崗鎮,寫母親的青崗寺,寫姐姐的無助和隱痛,寫天上星辰的散盡,寫靜虛之心,寫神遊,寫對家鄉一草一木的真愛。馬東旭善於運用舒放、自由、繾綣的散形文字表達心靈的“激情”和“夢幻”,其內在的底里卻是濃重的、顫抖的“良心的驚厥”。其筆下的“申家溝”已成為河南文化地理的一張名片,其以散點式筆法推進,以局部帶動整體,更多長鏡頭效果,將熱愛土地的靈魂緩緩升起,宛若夜空中高懸的明月,清冷中有明媚的恩慈。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父親的黃崗鎮
  • 作者:馬東旭
  • 文學體裁:散文詩集
  • 字數:206千字
  • 首版時間 :2020年6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鑑賞,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全書共分四輯,收錄散文詩280餘首。第一輯《葛天筆記》是一幅歷史的畫卷,呈現寧陵縣作為中國葛天文化之鄉的文化魅力,對葛天文化作深度挖掘和詩意呈現。第二輯《父親的黃崗鎮》是父輩的,而不是子輩的;是記憶的,而不是現實的。這是一種文明的衍化和糾結,也是一次人生現代性價值的探尋。第三輯《姐姐,我轉動所有的經筒》中的“姐姐”是情感傾訴的對象,在對現實生活的思考中、在對“姐姐”命運的感知中、在自我人生價值的確立中,以一種獨特的向度達成精神操守與人格結構的獨立。第四輯《申家溝及其他》回應現實又超逸現實,構建了一個博大、曠遠、澄明、無瑕的自然與神秘的文化精神,以及充滿神性魅力的世界。

作品目錄

第一輯 葛天筆記
第二輯 父親的黃崗鎮
第三輯 姐姐,我轉動所有的經筒
第四輯 申家溝及其他
在古葛梨鄉
明月照酒
聖鳥飛落
分辨
葛天穹廬
葛天氏之樂
葛天氏
那一年
長江路
長亭別宴
轆轤灣的桃花說開就開
風月同天
最高的信仰
葛花搖曳
聽命
生命的底色
有一種
我執
陋室銘
除了空還是空
村莊是一個銀項圈
念天地之悠悠
我們是我們自己的
聖地
在岑寂處
不懼時光
星斗連著星斗
凡心撩動
遙念
及時雨
總有一種神明護佑著
暮晚的星子
仿照古人
四月梨花開
麥子
與父親書
每一個時辰都是奇蹟
想念父親
黑夜
也曾少年
人類是塵埃的一部分
時光也料理著我們
飲酒醉
梯子
跫音
承受
很多時候
原諒
父親想到他的父親
亘古之地
我看見
一切充滿著定數
一日三餐
黎明時分
布穀聲聲慢啊
我想和你說說
仿佛我就是空
這一刻
真言
祈禱
宿命
梵音
初秋之夜
孤獨的樹
漫長
晚來天欲雪
黃崗鎮
嘗試
雨水
比如風吹
十萬個父親
僅僅
不可阻擋
返鄉
我的領地
麥子結出麥子
麥忙
穹頂的星辰屬於穹頂
我願做菩薩的一朵蓮
渺小與偉大
虛懷若谷
二月
愛上緩慢的世界
大地上的人
共同體
八月的第一日
喚醒
頭髮是風的彎曲的白傘
十萬里
姐姐,我在南疆
夜風吹過
草木蔓發
細埃落在細埃上
早禱如香
金頂
我看見了
遇見
飛雀滿天
北風卷著黃沙
另一個自己
取走
歸園田居
敬畏
低語
九月
蓮花
草木
孤獨是一個黑點
僅存在於
第十三次寫到
我認出了風暴
靈魂的駿馬
星辰
劈開
捂住內心的
遠離
歡喜
永恆
鳥鳴環繞
那么多的我
求佛
尊嚴
練習
摸索
倒春寒
帶走吧
十二月的大雪
唯有
時間是一把鋸子
孤獨如雪
我轉動所有的經筒
水,或者水
祭念汶川
睡在路邊的人
寫下
抗旱
麥子
大水
風吹豫東平原
回家
曾祖父
在北湖思念前世
在郟縣懷念蘇軾
再一次寫到申家溝
寫給爺爺
落日
童年
我們還可以
與母親書(之一)
與母親書(之二)
與母親書(之三)
信仰
舊時光
谷水
寧陵縣上空的鷹
蜻蜓
必然的疼痛
允許
葛天公園
兄弟
謁陳思王墓
故鄉辭
秋風辭
水之殤
平原
我的世界
孤獨者
靜夜思
申家溝
為老嫗而作
讓風吹一吹我
豫東偏東
托格拉艾日克(之一)
托格拉艾日克(之二)
托格拉艾日克(之三)
江山
匍匐
午夜賦
新年辭
螞蟻
自足
孤獨書
日常
風吹
落葉
出口
詰問篇
繩索
開始老了
廣場舞
自白
讚歌
驟然
一九四二
第七次寫到乾旱
日記
行走山河
在一滴露水裡閉關
傍晚
冬日
北國灕江
在異鄉打工
多雨的江南
從內里遷出的另一個我
活在乾淨的人間
空村
四月
願我在塵世
歸宿
好雪
清貧
獨白
清明
去了遠方的人
天很快黑了下來
哭珠峰
十二月
紀念祖母她清涼地解脫
允許我悲傷
然我還有孤獨
在暮色中趕路
遙想
在申家溝,我像梭羅
蒼涼如水
經過
天之涯
瑞雪
豐收
遠山
河流
外省
新的一天
居江湖之遠
玉樹留芳蹤
翻越
憶河南兄弟
堅守
明月幾時有
偶得
信仰之歌
源自
此刻
天路
申家溝,與神最接近的地方
穿過雨幕
啟悟
塔克拉瑪乾
我有一壺酒
大雪
我們唱
讚美
己吾城
暮光
立冬
自白書
歸園田居
三月
風吹南疆
在崑崙山北麓的棗園
大沙河
鹿苑
登金頂閣
運糧河
臥龍湖
夢中我回到隴上桃花源
過千菊茶莊
過軍陳遇油菜花
在賽里木湖遇見的美好
穀雨茶敘:從前慢
別知己
柘城
日月湖
莊子故里
睢州
寧陵金頂謝花酥梨
申家東溝
陳兩河
廢黃河
清風塘
古宋河
清水河
黃河故道
太平溝
見天地與萬物
附錄 點評、推介及授獎詞

作品鑑賞

馬東旭具有較強的思維和對事物的感知度,較高的語言組織能力和滲透力。“三月,我站在古葛大地。心靈震撼而歡愉。歡愉的血將我推向富足的峰巔”(《在古葛梨鄉》)。由具體轉向意象,“三月”是具體的實數,“古葛大地”是具體的實物,而“我”則是具體的個體。簡短的一句詩,詩人把一種鏡像清晰地展現在讀者面前,也因此展示出“我”與“大地”的相互關係和互襯——我之小,大地之大。“心靈震撼而歡愉”,則體現出詩人站在古老而豐盈的古葛大地上內心充滿了敬畏、溫馨而心曠神怡之感。到此依然“不依不饒”,一句“歡愉的血將我推向富足的峰巔”,將這種表達推向一個高度,達到意象紛呈的效果和高潮。詩意的語言既要有詩意的表達,又要有足夠的氣魄。詩人用自己的意識活動充分表達了對事物的認知和理解,於是,葛天穹廬的氣魄和魅力便在簡短的幾句詩里呈現無遺。這也是對自己置身於“葛天之下”存在的一種靈魂映照。從馬東旭思維的方向以及意識形式的表現來分析,他對事物的認知以及情緒的掌控,都是屬於他的一種意志的體現,自我感覺也好,意念傾向也罷,總之摻雜著詩人的情感並把多種形式關聯起來,凝聚起來,是詩人對外界自覺的觀念系統的形成。
生命的底色與生存的境地有時候往往是有衝突的,這也是人間不可避免的。一首《麥子》讓黃崗鎮有了隱隱的痛楚,“一株痛苦的麥子,在苦雨中浸泡。/只有光,將它餵飽。”馬東旭注重文字的組合與運用,給人以惜字如金之感,一字既出,三點即達:必會入心、入骨、入詩。無數詩人對麥子的表達各有千秋,而馬東旭筆下的一株麥子首先是免不了塵世的苦痛糾葛,風雨的侵襲;然後是“只有光將它餵飽”,既形象又生動,又具有詩的意象和靈動性。詩中的意象和比喻,以及在文字里那股濃郁的對父親和家鄉深厚的感情,無不讓人動心、動容。
詩歌的創作需要掙脫一些框框的束縛,要從自己的頭腦中走出來,從視角和直覺的表象里走出來;用新穎的手法,用智慧的頭腦,用超然的視角去審視這個世界,去衡量周遭的事物,而後得出與眾不同的見解和看法。馬東旭的思維具有一定的規律,他是在一種成熟的詩學思想中進行嫻熟的創作;在不斷的學習、參照、互文修辭、神性寫作中找出經典中的經典之處,以及古典中的經典之處,反覆的探索和稀釋,不斷地總結出其中的共性和特性從而悟出其中的規律,當他找到這種共性和特性的時候,規律往往就會自己顯現了,也就是說明晰了生活的本質和真相而直擊其根本。譬如“姐姐,只有經卷可以撫慰我們的心”(《姐姐,我在南疆》);譬如“天堂伸出一把勺子,舀我的沒有邊際的淚水”(《夜風吹過》);譬如“我知道諸神在親吻我們黑色的屋頂,猶如親吻我們高貴又典雅的靈魂”(《北風卷著黃沙》)等等。該書中的散文詩風格變化之多,內涵之廣,意象之豐,不違和、不做作、不瑣碎。“參互成文,合而見義”,一首詩也因此具有了古典、經典的韻味和感染力。這是他以中國古典文學與現代文學經典互文的新方向,既接地氣,又清新自然、新穎獨特。
禪性意識的寫作也是修養的過程,詩人將身心寄託於此,磨鍊和淨化自己的意念,即達到超然之境。譬如“一條申家溝就是一本經書”(《再一次寫到申家溝》);譬如“讓人的胸口綻放出清涼的蓮花”(《信仰》)。禪性寫作尤忌陷於因襲模仿的泥淖,只有超越,方能達到標舉圓成、推崇自然、完整的詩境,也與禪宗“若論佛法,一切現成”的見地一脈相承。以禪喻詩是一個方面,以詩入禪又是一個方面。禪在詩中比在哲學中更容易找到它的表現形式。因為禪不是知性的而是知覺的、直感的,禪對詩的偏好也就難以避免。譬如馬東旭的“如果雨水不來。我的神,請允許我從煙火中抽出肉身”(《抗旱》)。譬如“每一粒麥子都是我們的經文”(《允許》)。詩人的這些詩句就像陽明心學里的覺知覺察的思想,文本中既有承接、反轉,又有應和、互相襯托。誇張、怪誕、離奇的語言雖不足憑信,但它所展現的幽冷的境界卻藉助於讀者的聯想成為真實可感的藝術形象。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22年9月,該書入選商丘市第七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父親的黃崗鎮》
2020年6月
河南文藝出版社
978-7-5559-0999-6

作者簡介

馬東旭,河南省寧陵縣人,1984年出生,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詩歌散見《詩刊》《青年文學》《文學報》《星星》《詩歌月刊》《揚子江》《時代文學》《山東文學》《草原》《詩潮》《綠風》等百餘種文學期刊。參加第十四屆全國散文詩筆會、第五屆河南省青年作家創作會。獲得《散文詩》散文詩人金獎、《伊犁晚報》第八屆散文詩天馬獎、《大河詩刊》第三屆大河主編詩歌獎、《揚子江》2016揚子江年度青年散文詩人獎等多種獎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