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詛咒》是法國畫家讓-巴蒂斯特·格勒茲於1777年創作的一幅油畫作品。
基本介紹
作品欣賞,作者簡介,
作品欣賞
作者注重人物動勢設計,忽略人物的面部表情所揭示的個性心理,這就是是古典主義的不足之處,按古典主義理論,只以理性指導,不表現人物情感,重素描關係,不表現色彩變化,這裡我們看到畫家運用繁密的線條變化描繪動勢所引起的複雜褶紋變化美感。
看風俗畫就像看生活本身所發生的事件,沒有深奧之處,人們只要依自己的生活經驗就可以對畫中的神態關係作出思想和審美判斷,格勒茲的風俗畫都像舞台話劇場面。格勒茲的這件作品描繪的是一位老父親與兒子吵架的場景,老父親坐在椅子之上,雙手舉起,異常的憤怒,兒子亦不甘示弱,家人忙著前來勸阻,母親,妻子,兒女都加入勸阻的橫列。每個人的神態動作各不相同,造型誇張而富有戲劇性。作者注重人物動勢設計,忽略人物的面部表情所揭示的個性心理,這就是是古典主義的不足之處,按古典主義理論,只以理性指導,不表現人物情感,重素描關係,不表現色彩變化,這裡我們看到畫家運用繁密的線條變化描繪動勢所引起的複雜褶紋變化美感。
作者簡介
讓·巴蒂斯特·格勒茲(Jean-Baptiste Greuze 1725-1805年)法國畫家。1725年8月21日生於圖爾尼,1805年3月21日卒於巴黎。出生在社會底層的泥瓦工人家庭,自幼愛畫畫,但不被父親重視,後來在外祖父的支持下進了里昂美術學校學習,不久又轉到巴黎升入美術學院學畫。他擅長作風俗畫和肖像畫。代表作有《給孩子讀聖經的父親》(1755)、《鄉村新嫁娘》(1761)、《父親的詛咒》(約1765)、《被懲罰的兒子》(約1765)、《破壺》(約1773,均藏盧佛爾博物館)等。這些作品儘管有些像在演戲,而D.狄德羅卻對作品的民主傾向、社會教育作用、面向當代生活以及在形象和心理刻畫技巧等方面給予高度評價。格勒茲在1769年曾經試圖以自己的新作《塞普蒂米·塞維魯譴責卡拉科拉》爭取獲得歷史畫家的稱號,但是學院卻只承認他是風俗畫家,為此他憤然不再參加沙龍的展出。晚期他畫了許多女子頭像,表現出唯美主義傾向,這類作品就被稱作格勒茲式的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