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潮

父母潮,是指大學校園中由家長組成的人群。在中國的大學校園裡,每年新生入學時都會出現送孩子的“父母潮”。美國大學校園裡也有“父母潮”,但它出現於一年一度的大學畢業典禮時。一種“潮”兩個時間,一頭一尾,前後差別正好四年。這背後反映出的教育理念差別十分重要,它直接關係到青年學子的發展與成才,值得全社會思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父母潮
  • 外文名:parents trend
現象,中國,美國,區別,

現象

中國

父母潮在中國人的觀念里,上大學是一個學生最大的成功標誌,考的大學越好就代表越成功。在整個教育界,每年最大的盛事莫過於高考。然而,在歐美人看來,讀大學才是一個人學習的真正開始。
父母潮父母潮
幾千年的科舉考試,令中國人都有濃厚的狀元情結,所以看不煩也聽不膩“狀元大戲”。有些地方還讓當地的高考狀元穿紅袍,戴高帽,騎大馬,真的讓狀元文化活起來了。而在許多學子看來,金榜題名之時就是告別寒窗苦讀之日。在中國父母看來,孩子考上大學是最值得慶賀的事情,因為這不僅意味著孩子有了美好的前程,而且也給父母帶來了榮耀。所以,大張旗鼓地送孩子入學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

美國

相比之下,美國大學校園裡的“父母潮”卻出現在一年一度的畢業典禮時。孩子獲得了學位,不僅父母要來參加畢業典禮,而且爺爺奶奶兄弟姐妹甚至親朋好友也會來祝賀。此時,校園裡到處彩旗飄飄,畢業生們穿著五顏六色的禮服,校園裡到處可見熙熙攘攘的人群,父母親人簇擁著風華正茂的學子,人人臉上洋溢著歡快和幸福。每個院系還備有豐富而精美的食品,畢業典禮這一日也是學校的美食節,而且每個人都可以享受免費的午餐。父母的經濟投資得到了結果,學生的智慧、精力投資得到了承認,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值得慶賀的事情。
每年大學新生入學時,不要說什麼“潮”了,甚至都很難見到送孩子來讀書的父母。當然也不排除個別情況,但都是父母悄悄地來,悄悄地走,不會給校園帶來什麼動靜。
與美國情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雖然現在中國大學每年也舉辦畢業典禮,但相比於開學,“父母潮”弱多了。中國父母認為,孩子畢業這一天是自然而然、順理成章的一件事,對此他們事先沒有什麼期待,自然到這一日也就沒有什麼值得興奮的。即使大學畢業生自己也沒有太把畢業典禮當做一回事,不少人甚至藉故不參加。
東西方人這種興奮點的不同非常耐人尋味。如果有一天在中國大學的畢業典禮上出現了“父母潮”,就說明中國的教育觀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區別

父母潮
父母潮父母潮
表面上看,東西方大學都有“父母潮”,然而這個“潮”的內涵之間存在著本質的差別。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父母送孩子到大學報到,是對孩子在感情上的最後一次“餵奶”;而西方父母參加兒女的大學畢業典禮,則是祝賀孩子幾年心血的成就。所以說是,一樣的關心,兩樣的情懷。
在中國,孩子讀大學,就像雛鳥離巢,這通常是孩子第一次長期離開父母而獨立生活。此時此刻,父母有一千個不放心,有一萬個不捨得,他們覺得還有太多太多的愛要給予孩子,而這種愛往往體現在物質關心上。所以,每年新生入學,每所大學都會見到這樣的景觀,父母拉著大包小包,裡邊生活用品應有盡有。父母要親自摸清楚學校的環境,安排好孩子的宿舍,再委託當地的親朋好友照顧好孩子,他們的想法只有一個:不要讓孩子在生活上犯難吃苦。
中國父母與孩子的“感情斷奶”很難,所以斷得也就很晚,不少還持續到孩子長大成人之後。父母和孩子在情感上始終是一體的,常常是雙方誰也離不開誰。特別是現在的不少家庭都是獨生子女,中國父母就是孩子的最大“承包商”,孩子的吃喝拉撒睡都包,喜怒哀樂玩都管。父母送孩子上大學,就是把握住最後一次機會,給孩子再多餵一次“奶”。
跟中國相比,西方的父母則顯得有些“冷酷”,他們在孩子還不會說話時就與孩子“感情斷奶”。美國的父母從小就不讓孩子跟大人睡在一起。在美國,電視上教年輕的父母如何讓孩子習慣獨自睡覺,就是把只會啼哭的嬰兒放在一個小床上自己睡,剛開始時嬰兒會因為沒有安全感而不停啼哭,此時父母一定要狠心忍住,不能妥協去抱,這樣三五天下來,孩子就習慣了自己一個人睡覺。在美國,小孩兩三歲之後,就一個人一個房間,很早就學會自己照顧自己。這樣,美國學生在中國小時期就有很強的獨立性,到了讀大學時,父母就自然不用再多操心了。如此,美國學生讀大學時,怎么還會需要父母送。是否從小注重培養獨立精神,也是東西方教育的一個重要差別。
2、中國學生的學習是前緊後松,美國學生則是前松後緊。
中國學生的學習是前緊後松,美國學生則是前松後緊,而讀大學之時則是這“松”和“緊”的分水嶺。
中國的小孩,上幼稚園就開始緊張了,每天都背著沉甸甸的書包,白天上課,晚上做作業。自那時起學習這根弦是越繃越緊,到了高中就進入最後衝刺階段,考上大學就成了“終點線”。所以很多學生考上大學以後,就覺得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而且大多數父母看到孩子能上大學也就放心了,覺得自己培養孩子的歷史使命基本完成。
然而,美國的學生從高中開始才慢慢緊張,上大學以後就得開足馬力學習了。在斯坦福的校園裡,看不到成群結隊嬉鬧的學生,看到的都是專注地在上課讀書的學生。每天一到五點鐘課程結束以後,校園裡幾乎見不到人,要么在宿舍,要么在圖書館,做作業準備功課。
如同馬拉松式比賽一樣,學習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中國學生普遍後勁不足,這是家長、老師特別是教育管理者應該關注的一個現象。後勁不足主要表現在,大學就開始掉檔,學習動機減弱,除了拿個文憑好找工作外,就不清楚為什麼而學了。
美國的學生則不同,他們小的時候玩夠了,有個快樂的童年,到了大學以後,有了健康的體魄,開始加油加碼,結果走得更遠,在終點線勝出,有機會欣賞到科學和學術王國的瑰麗美景。看看美國本土培養出的學生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人數便可知這一點。
相比之下,西方鼓勵孩子的角度與我們的明顯不同,他們更強調個人智慧的發揮,發現社會與自然界中的真理,改善生存環境,造福人類。培養學生對真理的追求,是西方教育的終極目標,哈佛大學的校訓就是一個詞——真理。以探求真理為目標,才能保持學習的熱情,也才能走得遠,也才可以避免把大學讀書作為“終點站”的現象。

父母潮
父母潮父母潮
因為對讀大學的認識不同,那么上了大學後的學習動機也明顯有別。從課堂上學生的“分布規律”可以看出東西方學生的學習態度明顯不同。在新加坡和國內幾個大學,學生選擇座位的規律:前兩三排一般是沒有人的,後兩排座位的人最多。然而,在史丹福大學這裡的情況則恰好相反,前兩排的學生最多,後面依次減少。如果教室大學生少,最後幾排往往是空著沒有人坐的。
這種相反的學生上課分布,說明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學習態度。總是往後面坐,說明他們來上課是被動的。如果在課堂上學生與老師保持儘量大的距離,那么他們課堂下一定也是躲著老師,這意味著大學生的興趣是轉移到學習之外的事情上了。
在中國大學的校園裡,還不時可見男女學生在那些犄角旮旯的地方幽會,校園如同公園,成了浪漫之地。在歐美大學,一般看不到學生在校園裡親熱的場面,也幾乎見不到談情說愛的情景。
為什麼美國大學校園跟中國的大不一樣,原因可能有多種,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西方的大學學費昂貴,在學校時時刻刻都是拿錢買來的,而且很多課程都需要閱讀大量的資料,要做作業、準備課堂演講,所以歐美學生沒有那么多時間來想其他事。不管是在吃飯時候,還是在課後,我在校園裡從來沒有看見過有學生打撲克、下西洋棋的,在一起打打鬧鬧、說說笑笑的現象也很少,校園裡最常見的是學生在靜靜地看書做作業。如果有幾個學生在一起,也大都是在討論與學習相關的事情,很少有時間玩樂,學習的緊張程度確實比中國學生高。
跟美國學生相比,中國學生顯得特別閒,除了上課點卯以外,好像有用不完的時間,所以有時間談情說愛,從事各種娛樂活動。這也反映出中國大學的教學問題:太注重填鴨式教學和課堂上的知識灌輸,相對忽略了課堂之外對學生的自學和動手能力的培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