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義
【詞語】:爰金
【注音】:yuán jīn
【釋義】:1.也稱印子金﹑金鈑或金餅。古金幣名。流通於戰國時的楚國。是一種扁平鈐印的黃金小方塊。鈐印有"
郢爰"﹑"陳爰"等字樣。在安徽﹑河南﹑山東﹑江蘇等省都有出土﹐以"郢爰"最多。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黃金貨幣。
郢 爰
我國古代的黃金主要產於楚國。楚國有一種有銘文的金鈑(版),這種金鈑大多呈方形,少數呈圓形,上面用銅印印為若干個小方塊,看似烏龜殼。完整的重約一市斤,含金量一般在90%以上。金鈑上的銘文有郢爰、陳爰、專爰、穎、覃金、隔爰及盧金等等。這些帶“爰”字的金鈑,習慣上被稱為“爰金”或“印子金”。“爰金”有形制、銘文、重量,是楚國的一種稱量貨幣。
“爰金”在今湖北、安徽、陝西、河南、江蘇、山東等地均有發現,尤其以“郢爰”為多。“郢”為楚都城名,“爰”為貨幣重量單位。
形式以鈑狀居多,亦有呈餅狀的。厚薄大小不等,重量亦不一致。整塊的愛金上鈐有許多方形或圓形的印記,在側面或背部往往陰刻數字、號碼,標誌其實際重量。已發現的印記文字有“郢爰”、“陳爰”、“專爰”、“䣓爰”、“盧金”和“潁”六種。“爰”是重量單位還是貨幣單位,說法不一。“爰”,有人釋為“爯”。因爰金幣面的印記類似圖章,故名印子金。沈括《夢溪筆談》卷二一《異事》:“壽州八公山側,土中及溪澗之間,往往得小金餅,……天下謂之‘印子金’是也。”爰金中最多的一種為“郢爰”,鈑狀,幣面鈐有方形印記。郢 (今湖北江陵西北) 為楚都。故郢爰流通範圍較廣。1982年在江蘇盱眙出土的一塊郢爰金板,共有54個印記,為迄今為止發現的爰金中印記最多的一塊。“陳爰”當鑄於陳 (今河南淮陽)。有餅狀和鈑狀兩種形式。幣面鈐有“陳爰”兩字的方形印記。“盧金”,鈑狀。幣面鈐有“盧金”兩字的圓形印記。“盧”,有人釋為國名或地名,亦有人釋為“爐”。據文獻記載,戰國時期各國均用金,而至今出土的戰國時期的金幣,包括齊國都城臨淄與秦國都城鹹陽出土的,均為楚國爰金。從中可見爰金流通地域之廣及爰金在戰國時期金幣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