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坡節(爬山節)

爬坡節

爬山節一般指本詞條

爬坡節 時間為農曆3月的清明節後第一個星期(鼠場天)開始,時間不早於清明節,也不晚於農曆四月。連續趕三次,每13天一次,最熱鬧的是中場。活動內容為賽馬、斗雀、青年男女對歌尋侶,近年來增加了籃球賽跑等現代體育項目,極盛時達萬人以上。雷山縣主要的爬坡節場地有滿天星(馬)、牛角坡(鼠)、五岔路(馬)、東山坪(馬)、送吉坳(馬)等。其中以五岔路爬坡節規模最大,每年均有數萬人參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爬坡節
  • 外文名:YEX VANGX
  • 別名:紀波
  • 節日時間:鼠場天
  • 節日類型:戶外娛樂
  • 流行地區:苗族
  • 節日活動:賽馬、賽歌、鬥雞
  • 節日意義:促進人與人關係進一步團結合作
  • 設定時間:農曆3月的清明節後第一個星期
各地異同,主要活動,

各地異同

爬坡節,苗語稱“紀波”,是苗族青年男女們醉心嚮往翹首以待的一年一度特有的擇偶戀愛的歡聚盛會(其最初的內涵也緣於金丹阿姣。當今的施洞一帶“吃姊妹飯節”就是“爬坡”的外延)。每至春意盎然的二三月,雷山縣內各寨都舉行 ,但各地自有各地不同程度的規模和日期不一。地點多半在女方寨子某一風光旖旎的名勝的地方,或傳 統的地點。
【苗族的爬坡節】
主要盛行於黔東、湘西邊境一帶。往昔,每年農曆正月至三月,花垣縣雅酉鄉黃瓜寨的苗族青年們事先預定一個良辰吉日,爾後走寨串戶邀請親朋好友選爬黃瓜寨背後的黃瓜山。在爬山過程中,大家盡興遊玩,有的唱苗歌,吹木葉,有的打拳,要棍,有的摔跤子,扳手勁……
苗族的爬坡節,原系一個紀念性的民族傳統節日。據《花垣縣誌》載,清乾隆六十年間(1795年正月至3月),永綏廳雅酉汛黃瓜寨寨主石三保弔民伐罪,率苗民義軍憑藉萬山與清軍多次周旋浴血奮戰,使清退的清軍於排達扣受到重創。清政府震驚至極,急調7省18萬兵力,由雲貴總督福康安、四川總督和琳兩人率軍前來鎮壓。當正處逆境的石三保前往保靖欲聯合反清力量時,不幸被清軍所俘,解京殺害。起義失敗後,使70多戶的黃瓜寨只留下血淚斑斑的瓦礫廢墟。後經倖存者返鄉重建,解放後才得以恢復寨貌。為保護古戰場的遺址,1979年,州人民政府將黃瓜賽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雅酉小街盡頭,特立一塊紀念石三保率南民起義勇戰清軍的大石碑。大石碑鐫文清晰,宛然一塊不絕於耳的歷史回音壁。
據當地老壽星稱,民國時期開始,為緬懷石三保的英雄業績,黃瓜寨和周邊的苗胞每年農曆正月至三月,擇日爬山,舉行隆重慶典。即日,眾人爬山競技,盡情娛樂,意指要像石三保那樣衝鋒陷陣,奮勇殲敵,為保家園,不畏犧牲。久而久之,逐漸在此一帶形成了苗族的爬坡節。
隨著時代的變遷,苗族的爬坡節也有了發展,自然地滲入了登高踏青、遊歷風光及苗族青年男女對歌戀愛、互贈情物等內容。作為乾嘉苗民起義策源地的黃瓜寨,也成了國內外有關人士攬勝探幽的理想去處。

主要活動

每當爬坡季節來臨,青年男女們借趕集相遇機會,或由男方請求,或由女方邀請,決定某日在女方寨子某個地點舉行爬坡。商定後,被邀請的男青年再通知附近村寨的青年們, 時一起參加。爬坡那天,鄰近村寨的青年男女們精心打扮,如彩色般的人流,從四面八方匯集於山坡上。鄰縣劍河邊界的男青年都不辭數日奔波的勞苦,聚集到遊方坡來尋親會友,歡度佳節。這一天山坡上都要匯集數千人,坡上一圈圈,一叢叢的男女青年遊方唱歌、吹笙、踩鼓、他們以此為媒介尋友覓伴追求知音,洋溢著節日歡樂的氣氛。東道主的女郎們,準備豐盛的魚肉和糯米飯,帶上山去,一邊款待後生們,一邊互相對歌。在這當中,青年男女們互相物色對象,結成今後一雙雙的情侶,組成一個個幸福家庭。有些老媽媽們也出頭露面幫助自己的女兒物色對象。到了夕陽西下,姑娘們邀請後生到寨里去繼續談情說愛,並再次設宴款待,情投意合的,即交換信物定婚。到了夜深,在女方寨子有親友的,就到親友家去投宿,沒親友的就由姑娘們母親們分別請到家去過夜。天快亮時,後生們起身回程,姑娘們將糯米飯送給意中人,並陪著送到半路,然後依依惜別。這種別具一格的爬坡節(會),再現了古老時代母系社會生活方式。因為當時婚姻的締結居於主動地位的是婦女,而不是男子,這一習俗,就是母系氏族社會婚姻締結的殘留痕跡。
爬坡節(爬山節)
爬坡節
爬坡節(爬山節)
爬坡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