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調也叫爬山歌、山曲兒,是流行於內蒙古中西部農業區和半農半牧區的一種傳統短調民歌,有後山調、前山調、河套調之分。後山調流行於陰山北麓,旋律高吭悠長,音程跳動大;河套調流行於巴彥淖爾市河套地區,旋律優美,感情細膩;前山調則主要流行於土默特平原,其特點是兼有後山調與河套調之長。爬山調的結構與信天游、山曲相近,多為兩個樂句的單樂段,曲調則有漢族與蒙古族交融的因素。
2008年6月7日,爬山調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爬山調
- 別名:爬山歌、山曲兒
- 流行地區:內蒙古中西部農業區和半農半牧區
- 音樂類型:短調民歌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申報地區:內蒙古呼和浩特、烏拉特前旗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遺產編號:Ⅱ-91
歷史淵源,藝術特色,內容範圍,代表作品,研究人員,傳承意義,有關記錄,
歷史淵源
據了解,從明、清放墾以來,大批移民從山西、河北、山東、陝西等地區遷來,也帶來了故土的文化藝術,在融合河北民歌、山西大秧歌、山東快板書、陝北信天游語彙和形式的基礎上,吸取了蒙古族長調的某些元素,從而產生了具有當地藝術風格的爬山調。流行於武川縣境內的爬山調其特點是旋律高亢悠長,音程跳動大,而演唱方式又分室內室外。
藝術特色
爬山調的音樂大都高亢粗獷。它的曲調常以其流行的地區命名,如“河套調”、“後套調”、“土默川調”、“大青山調”、“伊盟調”、“河路調”等。歌曲的結構短小而富有變化,以上下兩個樂句8個小節構成的樂段為它的基本結構形式。兩個樂句大都是變化重複的關係,有的甚至是完全不變的重複。為了加強表現,它常常運用加襯、加垛或者把速度放慢、節奏拉寬等手法,使樂句的句幅延伸,結構擴充。有的曲調長達十幾個小節,有的把一句變成兩句,發展成為具有復樂段性質的變化結構。
爬山調的曲調以五聲或六聲的徵調式為最多,商調式、羽調式次之。歌曲的曲調、節奏由於流行地區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地說,流行於平原地區的爬山調(如河套調和土默川調)節奏比較勻稱規整,旋律的起伏比較小、音域比較窄,音調平和柔美;而流行在山區的爬山調(如後山調)節奏則自由多變,旋律跳進多、起伏大、音域廣,音調高亢挺拔,熱情奔放。
它的節奏較有規則,拍節較為固定,句式為典型的上下句結構,每句字數不等,這就構成了這種短調民歌簡單而又不呆板,鏗鏘頓挫的語句特點。節奏上多用高音的自由延長音,旋律上多用大跳,上下句的前半句曲調相同,只有後半句有所變化。
它的曲調常以其流行的地區命名,歌曲的結構短小而富有變化,以上下兩個樂句8個小節構成的樂段為它的基本結構形式。兩個樂句大都是變化重複的關係,有的甚至是完全不變的重複。為了加強表現,它常常運用加襯、加垛或者把速度放慢、節奏拉寬等手法,使樂句的句幅延伸,結構擴充。有的曲調長達十幾個小節,有的把一句變成兩句,發展成為具有復樂段性質的變化結構。爬山調的曲調以五聲或六聲的徵調式為最多,調式、羽調式次之。旋律的起伏比較的爬山調(如後山調)節奏則自由多變,旋律跳進多、起伏大、音域廣,音調高亢挺拔,開闊奔放。
由於內蒙古西部地區和山西西北部為鄰,所以流行於內蒙古西部的爬山調和流行於山西西北部的山曲的關係密切。在這一帶蒙漢雜居區的爬山調中又常含有蒙族民歌的音調。
爬山調常用比興、誇張等手法,最值得稱道的是演唱者的即興性,想到什麼就唱什麼,看到什麼就唱什麼,走到哪兒唱到哪兒,而且所唱的內容還要合轍對稱,上口押韻。歌詞語言多用鄉土重疊詞,顯得格外親切生動,具有靈俏幽默的藝術風格,動人心扉,有著濃厚的山野風味。
爬山調樸實無華、平中見奇,既是塞北地區勞動人民心聲的自然流露,又是這個地區社會歷史、時代生活和風土人情的一面鏡子。字裡行間洋溢著百姓的情、百姓的愛,以其濃郁的鄉土風味和泥土氣息葆有其旺盛的生命力。
內容範圍
爬山調是河套人民在勞動生活中集體創作的口頭文學,是民歌的一種,也是河套地區的特產。內容大體包括六個方面:
(-)歌頌共產黨、毛主席和社會主義:
一朵朵葵花向陽陽開,共產黨來了幸福來。
千年的鐵樹開了花,窮人翻身當了家。
吃水不忘掏井人,翻身不忘黨恩情。
滿坡坡長出靈芝草,十樣樣政策百樣樣好。
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新社會咱才把身翻。
(二)揭露黑暗的舊社會:
狗屎灘專長洋辣辣菜,衙門裡儘是呼拉蓋。
炸一聲洋號排成隊,嘴裡報數眼流淚。
淚蛋蛋本是心上的油,你不難活它不流。
淚蛋蛋本是心上的血,你不難活它不滴。
老天爺爺不公平,富的富來窮的窮。
雞爪黃蓮苦豆根,苦言苦語苦在心。
燈盞盞油乾黑洞洞,苦日子多會能熬盡。
(三)歌唱勞動生活:
松樹葉葉不怕凍,這點困難算個甚。
錘搗砧子脆錚錚,咱是生就的火性性。
扳起個指頭數一數富,滿村村要數咱專業戶。
(四)表達理想和願望:
高高山上栽楊樹,咱也當個冒尖戶。
凍地皮皮放響炮,抱不回金娃娃不睡覺。
條條江河向東流,請不回財神不回頭。
(五)反對封建禮教和包辦婚姻:
沒頭鬼媒人嘴皮皮薄,害的人一輩子受折磨。
哭一聲天呀罵一聲地,受罪頂數童養媳。
山丹丹落在個漚麻坑,靈蟲蟲配了個“氣門心”。
眼見妹妹上了轎,苦咽咽唱了聲爬山調。
(六)表達純真愛情:
聽見哥哥的說話聲,圪蹭蹭打斷個頭號針。
看見哥哥朝南來,熱胸脯爬在個冷窗台。
只要哥哥炕上坐,覺不見天長覺不見餓。
淚蛋蛋和泥蓋了座廟,想你不想你天知道。
代表作品
陽婆里抱柴瞭哥哥
這是一首內蒙古西部的“爬山調”。這裡自西向東橫亘著千餘里長的陰山山脈,山麓之下,蒙古族、漢族人民按照各自的方式從事農、牧業勞動,並形成了各自的音樂傳統。“爬山調”的傳唱主要是漢族民眾,由於流傳區域和歌唱風格的差異,又分成“前山調”和“後山調”。“前山調”的流傳範圍以巴彥淖爾盟、伊克昭盟為主,其音調受蒙古族長調的影響,旋律舒展悠長。“後山調”的傳播範圍以呼和浩特市的武川為中心,也叫“武川調”,一般是上下句結構,音調中跳進音型較為普遍,風格高亢奔放,山野氣息很濃。從整體上講,北方情歌的唱詞較率直爽朗,南方情歌較內在含蓄。但相反的例子也不少。如這一首,它所表達的這位姑娘的感情,就含蓄得多,讓我們立即想起四川的《槐花幾時開》。“陽婆(指太陽)一落燒著一把火,因推抱柴瞭哥哥”,背景清晰,題旨明確,動作性也強,但就是沒有直說;“瞭見那村村瞭不見一個人,瞭見那煙筒上冒煙塵”,更含蓄了,只有諾大的村和冒煙而無聲的煙筒,人和景融成一個略略悽然的場景;“紅丹丹陽婆藍茵茵天,瞭不見我哥哥淚漣漣”,以景的明媚和情的黯然形成強烈對比,深刻地表現了主人公近於絕望的心緒。這是一幅把情思布滿了每個角落的“期盼圖”,它的概括性、深刻性和生動性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曲調是典型的上、下句結構,兩句的句幅都較寬,舒展悠長,極具歌唱性。兩樂句的總趨向都是由高而低,尤其是上句,開始兩處出現冠音,像是聚集了很大的推進力量,然後逐步“釋放”。句尾的跳進音型,似乎是有意地“推”到羽音上,形成一個急待回應的“半”終止,這是“爬山調”的常用手法。長期的歌唱實踐使歌手有一種“直感”:在上、下句結音的呼應關係方面,主音和它的上五度是最有張力的,因此,在西北地區的上、下句體山歌中,結音以五度關係最為普遍,其次,才是四度或其他音程。
研究人員
內蒙古杭錦後旗三道橋劉文忠 ,內蒙古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網路文學協會會員,教育研究員,著名作家詩人,對爬山調、二人台、山曲有著大量的研究。對爬山調的產生,發展,主要流傳地有著比較多的研究。特別是二人台里的十罵十愛有著系統的研究,把爬山調稱作“河套詩經”。主要作品《河套地區二人台,爬山調,夯歌》;長篇小說《魔咒》;詩集《犁夢》、《點亮心燈》等十餘集;散文集《楊家河畔》等。
傳承意義
爬山調所表現的題材十分廣泛,包羅萬象。以反映當地農村牧區勞動人民的生活、思想感情、民族及地方民俗、風土人情為主要內容,表現大都採用比喻、象徵、比擬、聯想、反覆、重疊和誇張等手法傳情達意。歌詞的鄉土氣息濃郁,屬地道的原生態藝術。但是,近年來隨著通俗文化的興起,爬山調受到了猛烈的衝擊,特別是張二銀虎等老一輩歌手的去世,使武川縣爬山調歌手出現了青黃不接的局面,為了繼承、保護、挖掘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川縣在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武川縣文體部門多次深入基層選拔和輔導民間歌手,並與呼市文化局連續兩年舉辦了爬山調大獎賽,挖掘出了武三軍、梁老友等一批優秀歌手,為以後爬山調的挖掘、整理、蒐集、傳承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有關記錄
1953年,中央音樂學院師生一行27人到五原縣蒐集民歌(其中大多數為爬山調)2千餘首。
1954年,著名民間文學家韓燕如到河套地區蒐集了大量爬山調,編成《爬山調》專輯出版。
1959年,各旗縣蒐集大躍進民歌(以爬山調為主)數以千計,由文化館等單位整理編印成《大躍進民歌選》。
1977年,烏拉特前旗李樹軍在黨政領導的支持下,走遍了烏拉特前旗和五原一帶的農村牧區。經過五年的辛勤勞動,走訪了200 多名民間歌手,蒐集山曲兒1萬多首。
1982年7月,蒐集整理的《山曲兒》由烏拉特前旗文聯鉛印成冊,選輯爬山調1800多首。
2010年劉文忠蒐集整理的《河套詩經》,由《河套文藝》發表,《爬山調 二人台 夯歌》等文章在報刊網路發表,爬山調在長篇小說《魔咒》大量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