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牛鼻鱝

爪哇牛鼻鱝

爪哇牛鼻鱝(學名:Rhinoptera javanica)是牛鼻鱝科、牛鼻鱝屬魚類。身體扁平,後緣尖銳。頭厚重。嘴大且寬廣,牙齒平板,通常上下顎為7排牙齒。下唇具許多乳頭突起物覆蓋物。鼻瓣邊緣具有流蘇狀構造,下與嘴部重疊。體盤呈鐮刀形或菱形,體盤寬為體盤長之1.5倍。體盤與出水孔位於側面,背鰭呈三角形,小且直立,腹鰭位於體盤基部,尾巴長如鞭形,背鰭後有鋸齒狀的棘刺。背部及腹部體盤表面(包含頭和尾)具有一些細刺。體盤背面呈深灰咖啡色到咖啡色,下面灰白,尾部咖啡色。

爪哇牛鼻鱝屬暖溫性底棲大型魚類,棲息于海灣、河口和珊瑚礁附近。通常生活於泥沙質海底。常大群出現於海中上層,但多半棲於底中水層,食底棲軟體動物、甲殼動物和魚類。分布於熱帶及溫帶各沿海地區。在中國分布於台灣澎湖、上海崇明及浙江魚山列島東部海域。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記載最大體盤寬為1.5米。體盤呈菱形,體盤寬約為體盤長的1.8-2.0倍;前緣微凸,後緣凹入,里緣圓凸,前角尖而下彎,后角鈍圓。頭部明顯,吻鰭與胸鰭分離;吻鰭中間凹入,連於頭顱前端下方,兩側圓形,突出於頭顱前端腹面上;在頭側,吻虹轎詢鰭與頭顱之間形成明顯的水平縱溝。頭顱寬大,後部厚,稍隆起,前部漸扁薄,前端近截形,中間微凹。眼圓,側位,近前端;眼徑約為噴水孔徑的1/3-1/2,瞳孔垂直。眼間隔寬而平坦。前囟寬長,楔形,向後狹小。噴水孔大,近側位,緊位於眼後方,三角形,前寬後尖,露出於背面。鼻孔平橫,隻影紋付露出1個小的橢圓形入水孔;前鼻瓣連合為一扁寬口蓋,直達口緣,其後緣平橫,具一行堅硬細須,中間無缺刻;後鼻瓣的中部和後部轉入鼻口溝。口平橫,很寬大,比口前吻長為大;愕膜寬大,中部廣凹,兩側圓凸,後緣細裂,膜上具皺褶,皺褶呈粒狀和條狀突起;口底在咽頭前方具一平橫低膜,邊緣細裂,無乳突;上唇和下唇都皺成條狀或粒狀突起。齒平扁,上下頜齒各7縱行,正中1行,每側的里側、中側和外側各1行;正中齒最寬,側面齒遞次狹小;正中龍辣齒寬約為長的4.0-6.0倍,里側齒寬約為長的2.5-4.0倍,中側和外側齒寬與長相等。鰓孔狹小,距離約相等,最後2個較接近,第三鰓孔寬約等於第五鰓孔間距離的1/5-1/4。
腹鰭狹長,稍伸出於胸鰭里角之後,後緣微凸,外角圓形,里角略呈直角,里緣分明;鰭腳在一體盤寬920毫米的標本中還很汗趨遙棕小,前部寬扁,後部細而鈍尖,末端尚未伸達胸鰭里角。
背鰭1個,頗大,三角形;前緣斜直,後緣深凹,里緣平直,前角鈍圓,后角延長尖突;起點對著腹鰭基部終點;後端與腹鰭後端幾在同一水平線上。尾細長如鞭,尾刺1個,頗細弱,具鋸齒;無側褶;上下皮褶消失。
體光滑。具很小的星狀細鱗,散布於頭上及背上,中央部較密集,胸鰭前面僅有零星分布;鱗棘細弱,多埋於皮下。
液浸標本背面黑褐色帶藍色,胸鰭前緣藍色;腹面白色,籃探重頭部及胸鰭前腹面散布有不規則的藍色斑塊,胸鰭外側部及腹鰭呈灰黑帶藍色燥拘婚刪。

生活習性

爪哇牛鼻鱝屬暖溫性底棲大型魚類,棲息于海灣、河口和珊瑚礁附近。通常生活於泥沙質海底。常大群出現於海中上層,但多半棲於底中水層,食底棲軟體動物、甲殼動物和魚類。

分布範圍

  • 海域範圍
分布於熱帶及溫帶各沿海地區。在中國分布於台灣澎湖、上海崇明及浙江魚山列島東部海域。
  • 國家地區
存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莫三比克巴基斯坦、菲律賓、塞席爾、索馬里、南非(東開普省夸祖魯-納塔爾省)、斯里蘭卡、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泰國。
存在不確定和起源不確定:澳大利亞。
爪哇牛鼻鱝分布圖爪哇牛鼻鱝分布圖

繁殖方式

雄性通過咬住雌性的背部來交配。這一對通常靠在基底上,雌性在雄漿虹臘性的上面。交配持續約30秒至1分鐘。繁殖方式是卵胎生(無胎盤胎生),胚胎最初以卵黃為食,然後通過特殊結構間接吸收富含粘液、脂肪或蛋白質的子宮液,從母體獲得額外營養。每窩產1-6仔,但多數為1-2仔。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6年 ver 3.1)——易危(VU)。

主要價值

爪哇牛鼻鱝通常由近海底層延繩釣捕獲,具食用價值。
  • 國家地區
存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莫三比克巴基斯坦、菲律賓、塞席爾、索馬里、南非(東開普省夸祖魯-納塔爾省)、斯里蘭卡、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泰國。
存在不確定和起源不確定:澳大利亞。
爪哇牛鼻鱝分布圖爪哇牛鼻鱝分布圖

繁殖方式

雄性通過咬住雌性的背部來交配。這一對通常靠在基底上,雌性在雄性的上面。交配持續約30秒至1分鐘。繁殖方式是卵胎生(無胎盤胎生),胚胎最初以卵黃為食,然後通過特殊結構間接吸收富含粘液、脂肪或蛋白質的子宮液,從母體獲得額外營養。每窩產1-6仔,但多數為1-2仔。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6年 ver 3.1)——易危(VU)。

主要價值

爪哇牛鼻鱝通常由近海底層延繩釣捕獲,具食用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