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鰓梅童魚是鱸形目石首魚科梅童魚屬魚類,又叫梅同、大頭仔、丁珠、梅子、大頭寶、黃皮、吉頭、蒙頭。體側扁,前高后漸細,尾柄細長。頭大而鈍圓,額頭突起,頭部約占全身三分之一;吻部寬圓,口裂大而斜,下領比上頜長;粘液腔發達;枕骨棘棱顯著,有前、後二棘,呈馬鞍形,中央頦孔及內側頦孔成四方形排列;前鰓蓋骨邊緣有細鋸齒。背鰭棘部與鰭條部間有一凹刻,棘較細弱,尾鰭尖形;體被薄小圓鱗,鱗細小易脫落,體質軟。體上部金黃色或灰褐色、下腹側金黃色、腹部呈白色。
黑鰓梅童魚分布於朝鮮半島沿海。在中國分布於中國渤海、黃海和東海。溫暖性近海中下層小型魚類。棲息於水深20米的泥沙地質海區及河口鹹淡水區。食肉性魚類,主要攝食橈足類、箭蟲、糠蝦、毛蝦等。1齡性成熟。產卵期為5—7月,盛期6月,懷卵量為0.4萬—1.6萬粒,卵圓球形、浮性。
黑鰓梅童魚是中國近海小型經濟魚類之一,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肉嫩刺軟,味鮮美,食用方法除紅燒、乾炸外,還可加工成魚糜,製作魚肉餡或魚丸子等,也可冰鮮成冷凍小包裝鮮銷。
基本介紹
形體特徵,產地與產季,經濟價值,生態習性,資源現狀,食物營養成分,
形體特徵
體側扁,前高后漸細,尾柄細長、頭大而鈍圓,額頭突起,頭部約占全身三分之一,故俗稱“大頭寶’。吻部寬圓,口裂大而斜,下頜比上頜長。粘液腔發達。枕骨棘棱顯著,有前、後二棘,呈馬鞍形,中央頦孔及內側頦孔成四方形排列。前鰓蓋骨邊緣有細鋸齒、背鰭棘部與鰭條部間有一凹刻,棘較細弱,尾鰭尖形。體被薄小圓鱗,鱗細小易脫落,體質軟、體上部金黃色或灰褐色、下腹側金黃色、腹部呈白色。我國出產的有棘頭梅童魚和黑鰓梅童魚兩種。前者比後者個大,一般體長9~14厘米、體重 15~50克;黑鰓梅童魚一般體長 7.5~9. 5厘米、體重 9~20克,其鰓腔上有一深黑色斑塊而棘頭梅童魚則無黑斑塊、此為二者的顯著區別。
體長而側扁,背部弧形,腹部較平直,尾柄細長。頭大而圓鈍,額部隆起,高低不平,粘液腔發達,枕骨棘稜顯著,馬鞍狀,具前後2棘,兩棘之間平凹無小棘。吻短而圓鈍,吻褶完整,無缺刻。眼中大,上側位,在頭的前半部,眼間隔寬凸,大於眼徑。鼻孔2個,前鼻孔小,圓形,後鼻孔較大,長圓形。口前位,口裂寬大,深斜,上下頜約等長,上頜骨伸達眼後緣下方,下頜縫合處有一突起與上頜中間凹陷相對。口腔無色。上頜齒細小列成帶狀,下頜外行齒稍大略向後彎曲,犁骨及齶骨均無齒。舌發達。頦孔不顯著,無頦須。鰓孔大,鰓蓋膜與峽部不連,前鰓蓋骨邊緣無細鋸齒,鰓蓋骨後上緣有一軟弱扁棘。鰓蓋條7。具假鰓。鰓耙細長。
鱗片大而薄,易脫落,頭及全身均被圓鱗。側線明顯。
背鰭連續,起點在胸鰭基部上方,鰭棘部與鰭條部之間具一凹陷。臀鰭起點在背鰭第12鰭條下方,鰭棘細弱。胸鰭尖長,超過腹鰭尖端。腹鰭起點稍後於胸鰭的起點。尾鰭尖形。
鰾大,前端弧形,兩側不突出成短囊,後端尖長,鰾側具14~15對側肢,各側肢分為背分支和腹分支,背分支在鰾的背部中央與對側之背分支幾相遇;腹分支細長,沿腹腔膜伸達腹面中央與對方腹分支幾相遇。
背側面灰黃色,腹側面金黃色,鰓腔上部深黑色,唇橙紅色,口腔淺色,各鰭淡黃色。
產地與產季
梅童魚為我國近海小型經濟魚類之一、黑鰓梅童魚主要分布在渤海,棘頭梅童魚主要分布在黃海和東海,而以東海產量最大。每年的4~6月份和9~10月份為漁汛旺季。
經濟價值
梅童魚肉嫩刺軟,肉味鮮美,食用方法除紅燒、乾炸外,還可加工成魚糜,製作魚肉餡或魚丸子等,也可冰鮮成冷凍小包裝的外銷。
生態習性
為黃海及東海常見小型魚類,尤以長江口以北水域較多。體長一般80~120mm,其它習性不詳。
資源現狀
未列入瀕危及相關保護動物名錄
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名稱 | 含量參考 | 能量 | 蛋白質 | 脂肪 | 膽固醇 | 飽和脂肪酸 | 多不飽和脂肪酸 | 單不飽和脂肪酸 | 鈉 | 鎂 | 磷 | 鉀 | 鈣 | 錳 | 鐵 | 銅 | 鋅 | 硒 | 維生素A | 維生素B1(硫胺素) | 維生素B2(核黃素) | 煙酸(煙醯胺) | 維生素E |
---|---|---|---|---|---|---|---|---|---|---|---|---|---|---|---|---|---|---|---|---|---|---|---|
黑鰓梅童魚 | 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 121 千卡 | 18.9 g | 5 g | 88 mg | 1.3 g | 0.7 g | 1.4 g | 106 mg | 36 mg | 164 mg | 299 mg | 34 mg | 0.09 mg | 1.8 mg | 0.1 mg | 1.08 mg | 45.1 μg | 25 μg | 0.02 mg | 0.06 mg | 2.1 mg | 0.81 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