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藥方,相關病症,
釋義
“痧”字含義較廣。古代本無痧字,而把經挑刮治療出現斑點的病叫“沙”,如溪毒、射工、沙虱等病,均用挑痧、刮痧之法治療。真正的“痧”字,直至宋代張杲《醫說》中始見其字,張氏將一種類似傷寒而見皮膚疹點的疾病稱為“痧”。元代醫書中多見“攪腸痧”病名,實則是民間百姓對乾霍亂的俗稱。後來痧字在疾病名稱中套用越來越廣泛,既便普通病症兼發痧點的亦稱為痧病。明末清初痧病名目愈來愈多,有痧驚合壁四十四痧、丹平山神授四十九痧等。隨之又有多本痧症專著出現,如《痧症全書》、《痧脹玉衡》等等。直至近代,人們常把一些古書鮮為記載,臨症難於把握的病證,只要伴有斑疹或傳染性的疾病均稱為痧病。民間百姓也常將此類病證俗稱“番痧”,寓痧病有外來之意。
藥方
爛喉痧病獨立於其它痧症之外,作為單獨病種記載,始見於清代中後期。該病首載《金匱翼》第五卷,喉痹諸法第七。“爛喉痧方”條目。方中載有牛黃、冰片等七味藥,並註明“為友人張瑞符所傳”。[1]此方即後世常用於吹喉用的《錫類散》。繼之,爛喉痧病名又見於葉天士醫案中,《爛喉丹痧輯要》載有葉天士醫案,醫案云:“雍正癸丑年間以來,有爛喉痧一症,發於冬春之季……”。[2]及魏玉璜《續名醫類案》亦載“雍正癸丑,疫氣流行,撫吳使者,囑葉天士制方救之……。”[3]《臨症指南》醫案中亦有數則爛喉痧病案。《吳醫匯講》一書中選載有《唐迎川醫論》。唐氏專門研究爛喉痧病症,對爛喉痧發斑觀察慎密,他突出強調一個“丹”字,名曰:“爛喉丹痧”,以示猩紅熱痧斑鮮紅的特點。[4]隨後,有陳耕道《疫痧草》稱謂“疫痧”者,主辨有疫、無疫,明示此病的傳染性。[5]後世又有夏春農著《疫喉淺說》稱“疫喉痧”者,[6]有張振鋆著《痧喉正義》稱“痧喉”者,[7]有曹心怡著《喉痧正的》稱“喉痧”者。[8]直至二十世紀初,丁甘仁,曹炳章等,均稱謂“喉痧”。在近代二百年間曾湧現出一批爛喉痧病專著,其中較有學術價值者不下十餘部,從中似可窺見出爛喉痧病史的發展脈絡。解放後,中醫界進行了統編教材、統一病名的整理工作,將最初的“爛喉痧”病名確定為本病病名,並沿用至今。
以上通過爛喉痧病名的演繹過程可以看出,起初爛喉痧病是混同於其它痧症而存在的,後來經過人們大量的醫療實踐活動,逐漸將其辨析分離出來,並不斷為人們所認識,逐步揭示出疾病的本質和特徵。與此同時,人們還通過臨床實踐,摸索出一套獨特的治療爛喉痧病的診治方法,並使之趨向完善與成熟。
相關病症
與之相對應的西醫病名,叫做“猩紅熱”,這是由西醫翻譯家們所確訂的。最初由合信氏譯為“疹子熱症”,後又有博醫會譯作“紅熱症”,羊城博濟醫局孔慶高譯作“出疹症”。最後定為“猩紅熱”病名者,為一代學者丁福保,其翻譯日本醫書時,於1909年從日文?譯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