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自然資源,文化教育,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村務公開,
自然資源
本村有山林面積121畝,主要種植雲南松。轄區內有200百餘年的古榕樹,樹高約40米,樹徑約3米,樹冠幅500多平方米。“七蛙井”水質好、流量大且符合國家飲用水標準,清冽回甜,冬暖夏涼,常年不枯,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久負盛名的營中盤石,俗稱“大石頭”,是村民歇息的地方。中式明清風格、土木結構、一進三出兩院俗稱“節節高”的名醫世家院落“大德堂”建於清鹹豐年間,距今150餘年,歷史文化厚重。原基督教會禮拜堂是邑人趙雨膏親自設計、請本地建築高手建成的中西合璧新式民居,院內栽有許多名品茶花及蘭花異草,現已是樹木成蔭,花開滿園。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下關二小,距離國小校1.5公里。中學生就讀到下關一中,距離中學3公里。該村有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主要參加各種法律法規宣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宣傳及各種組織的文娛活動,極大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電視、通電話、通路。全村有戶戶通水、電、電視、電話、路。該村到鄉鎮道路為水泥道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5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0.5公里。建有公廁、垃圾集中堆放點、老年人活動室、黨員活動室。全村共擁有汽車8輛,機車6輛。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270萬元,其中:第二、三產業收入1200萬元,占總收入的94%;工資性收入70萬元,占總收入6%。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7人(占勞動力的12%),在省內務工35人。到省外務工2人。
特色產業
該村主要以種植業、第二、三產業為主。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270萬元,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庭院養殖,充分發揮古城歷史文化優勢,轉移剩餘勞動力,大力發展第二三產業,帶動地方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
人口衛生
該村現共有鄉村人口456人,其中男性218人,女性238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白族47人,漢族409人。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農村養老保險的2人,農村合作醫療441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97%;享受低保20人(人員名單附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公里,距離鎮衛生院4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有固定資產112萬元。已成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其成員由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選舉產生,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主要以黑板報方式公開。公開內容包括:財務計畫、各項收支、各項資產、債權債務、收益分配、代收代繳費用以及民眾要求公開的其它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