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鳳蝶

燕鳳蝶

燕鳳蝶是昆蟲綱、鱗翅目動物。是我國最小的鳳蝶,雙翅平展開只有2cm,有兩條修長的尾突,很像小燕子尾巴。平時飛行很快,難以捕捉。分布在廣東、廣西、海南等地。

形態 成蟲:翅展40—45 mm。觸角黑色。體背黑色,頭寬,腹短。身體腹面蒼白色。翅黑色;前翅中內區有1條灰白色帶,端半部透明,脈紋十分清晰。後翅狹長,尾突特長,在鳳蝶中是絕無僅有的,從前緣中部斜向尾突有1條灰白色帶,但不到尾突時即終止,並與內緣中部發出的1條淡灰白色帶匯合;外緣微波狀,鑲有白邊直到尾突末端。雄蝶後翅臀褶內有白色長毛。翅反面前、後翅基部灰白色,其餘與正面相似。雄性外生殖器爪形突消失,顎形突小,葉狀;抱器瓣長,端部稍窄而末端突出;內突寬,近端腹側深凹陷後又突出,形成1個大彎鉤。陽莖端基環尾部分三叉;陽莖短寬,基部窄,端部2分叉。雌性外生殖器產卵瓣半圓形;後表皮突短,末端鈍;後陰片寬大,兩側各為1大1小且相連的雙葉狀;囊導管寬而短,交配囊較小,無囊突。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燕鳳蝶 
  • 拉丁學名:Lamproptera curius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亞門:六足亞門 Hexapoda
  • :昆蟲綱 Insecta
  • 亞綱:有翅亞綱 Pterygota
  • :鱗翅目 Lepidoptera 
  • 亞目:錘角亞目 Rhopalocera
  • :鳳蝶科 Papilionidae 
  • 亞科:鳳蝶亞科 Papilioninae
  • :青鳳蝶族 Leptocircini
  • :燕鳳蝶屬 Lamproptera
  • :燕鳳蝶 L. curius
  • 分布區域:南亞、東南亞、雲南等地
形態,寄主,分布,生物學,人工養殖方法,成蟲飼養,卵的收集孵化,幼蟲養殖,蛹的管理,

形態

成蟲:翅展40—45 mm。觸角黑色。體背黑色,頭寬,腹短。身體腹面蒼白色。翅黑色;前翅中內區有1條灰白色帶,端半部透明,脈紋十分清晰。後翅狹長,尾突特長,在鳳蝶中是絕無僅有的,從前緣中部斜向尾突有1條灰白色帶,但不到尾突時即終止,並與內緣中部發出的1條淡灰白色帶匯合;外緣微波狀,鑲有白邊直到尾突末端。雄蝶後翅臀褶內有白色長毛。翅反面前、後翅基部灰白色,其餘與正面相似。
雄性外生殖器爪形突消失,顎形突小,葉狀;抱器瓣長,端部稍窄而末端突出;內突寬,近端腹側深凹陷後又突出,形成1個大彎鉤。陽莖端基環尾部分三叉;陽莖短寬,基部窄,端部2分叉。
雌性外生殖器產卵瓣半圓形;後表皮突短,末端鈍;後陰片寬大,兩側各為1大1小且相連的雙葉狀;囊導管寬而短,交配囊較小,無囊突。 :略呈球形,底面淺凹。淡黃綠色有光澤。
幼蟲:末齡幼蟲(5齡)頭寬約2.82 mm。頭部淡綠色有光澤,沿後緣有4個暗褐色大斑,單眼群周圍暗褐色。臭角黃色透明。前胸背板綠色,前緣部分黃色,兩側有1對鈍角狀的突起,但不太顯著。體色深綠色,側下方黃色加濃。氣門線以上的部分有黑色小點。肛上板黃綠色,左右有1對不太醒目的鈍角狀突起。胸足、腹足及臀足都呈淡綠色。
:似青鳳蝶Graphium Sarpedon的蛹。頭部的突起小,向左右兩側伸展。中胸背面中央的突起長而伸向身體的上前方。突起前端有發達的黃色隆線,前方的1條伸達頭頂,後方的1條終止於中胸的後緣。在背線兩側有2條發達的黃色隆線從第1腹節的前緣到達腹末。體色鮮綠色,在氣門線以上的部分有規則的暗綠色斑紋。有褐色型的蛹。體長約27 mm。

寄主

蓮葉桐科(Hernandiaceae)的青藤 Illigera platyandra、 心葉青藤 I. cordata等植物。。

分布

四川、雲南、海南、廣東、廣西、香港;印度、不丹、緬甸、泰國、高棉、越南、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本種在馬來西亞列為保護對象。

生物學

成蟲前翅激烈振動,後翅水平伸向後方,一般沿林中小徑和離地面不高的地方飛行,常常向前沖或向後退。它們是貪婪的吸水者,在水面上飛舞擺動時頗似蜻蜓,所以有人稱蜻蜓蝶。奇怪的是常從腹末有節奏地射出水液。兩性均愛訪花吸蜜,在吸蜜前雙翅不停振動,尾部亦擺動不停,停在花上時腹部高高翹起。平時飛行很快,難以捕捉。卵單產在寄主植物嫩葉的背面。幼蟲棲息在葉的背面。幼齡幼蟲有在葉中側部開1圓孔取食的習性。老熟幼蟲在寄主植物附近的其他植物的葉背面化蛹。本種為亞熱帶及熱帶種。

人工養殖方法

成蟲飼養

成蟲按雌雄數量比1:2飼養於成蟲繁殖園,繁殖園可為燕鳳蝶提供交配產卵、飛翔、取食等活動的優良環境。成蟲繁殖園為100 m2、高5 m的網室。繁殖園採用鋼架結構,四周和頂棚覆蓋30目的尼龍網,以防止燕鳳蝶逃逸以及鳥類、椿象等捕食性天敵危害燕鳳蝶。成蟲繁殖園內種植鬼針草、馬櫻丹作為燕鳳蝶的蜜源植物。由於蜜源植物有限,每日配製新鮮的V(乙醇):V(蜂蜜):V(水)=1:3:100的混合溶液,加至規格為20 cm x15 cm×1 cm的平底鐵盤內,將鐵盤放置在園內1 m高的飼餵架上,園內安置2個飼餵架,為燕鳳蝶提供補充食物。在繁殖園內分散放置2盆高約1 m的青藤幼苗,以便雌蝶產卵。園內安裝噴霧裝置,保持園內相對濕度在60%以上。

卵的收集孵化

鳳蝶產卵時間一般為15:00一17:00,於每天18:00將著卵植株取出,並用70目尼龍袋套袋,以防止寄生蠅、螞蟻等天敵危害卵。將套袋植株移至孵化室,孵化室約10 m2,內置溫濕度調控裝置,保證室內溫度在25℃以上,相對濕度在60%以上。

幼蟲養殖

孵化後,待1齡幼蟲食光著卵植株後,將幼蟲分裝到70目尼龍袋中,每袋放置30頭幼蟲。將裝好幼蟲的尼龍袋套在寄主植物園內的青藤上,根據養殖量確定寄主植物園的面積,每50 m2的寄主植物能養殖500~600頭幼蟲。在套袋前,需噴灑少量抗菌素消毒,以降低幼蟲發病率。幼蟲吃光套袋植株後,取下尼龍袋,將幼蟲取出,由於幼蟲生長速度不同,幼蟲大小各異,按照幼蟲大小分裝至乾淨的尼龍袋,每袋仍放30頭幼蟲,然後將尼龍袋套至消毒後的青藤上。如此反覆,直至幼蟲長成4齡,4—5齡幼蟲取回幼蟲飼養室飼養。幼蟲飼養室面積約20 m2,通風透氣,內置溫濕度調控裝置,保持室內溫度20℃以上,相對濕度60%以上。室內飼養的幼蟲放至直徑為30 cm的圓盆內,每盆放養幼蟲不超過20頭,圓盆四周有孔通風透氣,在圓盆上覆蓋1個相同圓盆,防止幼蟲逃逸,也為5齡幼蟲掛蛹提供環境。每天於寄主植物園內採集新鮮葉片放置圓盆內,直至掛蛹。

蛹的管理

鳳蝶蛹分成兩部分,一部分蛹需要羽化留為種蛹,另一部分蛹需包裝、運輸,供給市場。選擇個體大、色澤好的蛹,留著作為羽化的蛹,放進羽化室。羽化室約10 m2,內置溫濕度調節裝置和羽化架。羽化架為模仿蝶蛹羽化自然條件、能懸掛蝶蛹並提高羽化率的裝置。根據活體燕鳳蝶的需要,調節室內溫度,控制羽化速度。在氣溫為25—30℃、相對濕度60%一80%的情況下,燕風蝶蛹期約為1周。如果需要蛹提前羽化,則需提高溫度,反之則降低溫度。要保持較高的相對濕度,否則羽化出來的燕鳳蝶畸形率較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