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食記(葛亮著長篇小說)

燕食記(葛亮著長篇小說)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燕食記》是葛亮創作的長篇小說,首發於《收穫》2021年第2期。

《燕食記》沿著廣東飲食文化的發展線索,揭開廣式茶樓里“大按師傅”榮貽生的傳奇身世,見證粵港兩地的時代風雲。葛亮將史詩氣度隱藏在細微的吃食里,以誇張、濃烈的詞語,去描述食物帶給人的驚喜與愉悅,於細微處寫出大乾坤。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燕食記
  • 作者:葛亮
  • 文學體裁:長篇小說
  • 字數:422千字
  • 首發時間:2021年3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燕食記》沿飲食文化的發展脈絡,以榮貽生、陳五舉師徒二人的傳奇身世及薪火存續,見證辛亥革命以來,粵港經歷的時代風雲興變。作者筆觸深入近代嶺南的聚散流徙,從商賈政客、革命志士、鐘鼎之族、行會巨頭等傳奇人物到市井民生,描摹出中國近百年社會變遷、世態人情的雄渾畫卷。

作品目錄

引首 一盅兩件
上闋
下闋
壹 五舉山伯
貳 般若素筵
叄 太史春秋
肆 風起河南
伍 安鋪有鎮
陸 此間少年
柒 故人相候
捌 月滿西樓
玖 烽火曉煙
壹拾 香江釣雪
拾壹 欲見蓮時
拾貳 戴氏本幫
拾叄 十八歸行
拾肆 月落觀塘
拾伍 秋風有信
拾陸 尾聲無邊
後記 食啲乜?

人物介紹

榮貽生
榮貽生作為在同欽樓掌勺70餘年的一代名廚,其出生與成長背景富有傳奇色彩:父親是“阿煙大帥”陳炯明的堂弟陳赫明,母親是般若庵的才女月傅,養母是月傅親如姐妹的近侍慧生,也正是她親手打造了著名的般若素宴。母子倆藏於廣東太史第近十年,爾後又逃亡流落至湛江安鋪,靠慧生在碼頭挑擔賣力氣為生。因緣際會,慧生與葉鳳馳相遇並結合,葉收下榮貽生作關門弟子,教他得月閣的燒菜技法。與小名“阿響”相反,榮貽生的成長是非常寂靜的、老成持重的,與充滿革命、變革、戰爭的時代有強烈的間離感。
陳五舉
陳五舉曾是榮貽生最得意的白案弟子,但五舉因為與上海本幫菜館“十八行”的女少東鳳行相戀,戀人戰勝了師傅,五舉毅然離開了師傅,並承諾不再使用從師傅那裡學來的技藝。五舉離開後的幾年,每到年節,總要備禮攜妻,往同欽摟探望,但榮師傅避而不見。五舉則在門外站上數小時,雷打不動。此後數十年的陳五舉,協助岳父創立了另一番天地。師徒的再相見是香港廚師總會舉辦的廚藝大賽。賽事驚心動魄,聲動香江。但最後榮師傅成全了五舉,多年的恩怨就此和解。

作品鑑賞

《燕食記》在背景描寫上“舉重若輕”。與小說對飲食的描寫——這是葛亮寫得最沉浸、精彩之處——相對照,那些在正史中被濃墨重彩加以書寫的事件,反而僅以只鱗片爪的方式在故事裡閃現,甚至被有意淡化。如抗戰實際上構成了小說上闕重要的背景,但葛亮一直對其蜻蜓點水,表現得含蓄隱晦,第九章“烽火曉煙”終於直面戰場,卻描寫得侷促短暫,無形中加快了故事節奏。
葛亮對《燕食記》採用了一種於歷史之縫隙間窺探的寫法。一方面,他引入了一個顯在的敘述者毛果,這是從《七聲》開始經常出現在葛亮小說中的人物,與作者本人的身世高度重合,故而模糊了虛實界線,造成了一種撲面而來的真實感。一方面,該小說又納入了多個敘事聲音,有時是從故紙堆中找來的陳年報紙,對故事的背景做了補充,有時是一個不知哪裡來的敘述者,他既沉潛至人物的內心,說出其所思所想,又時而面對讀者(尤其是不熟悉廣東民俗與歷史的讀者)做出解釋。在這些敘述聲音之間並非沒有衝突,它們甚至形成了一些明顯的裂隙,而正是在歷史的晦暗處,小說閃現著虛構的鋒芒。
就此而言,葛亮所寫的,都是那些隱藏在歷史褶皺里的小人物。比如關於廣東三點會,他不寫英勇就義的領袖劉芝草(小說中的老披),而寫連真實姓名都未留下的葉七,他不寫葉七參加起義的壯烈時刻,而寫其起義失敗後的英雄末路。這都顯示了作者的獨到視角。老披和起義,構成了葉七等人反覆言說、回味的光榮過往,在此小說流露了明顯的追懷意味,由此投射了一種新歷史主義的史觀:那個本質而唯一的“真相”已然逝去,如今人們只能以碎片化的、小寫的方式觸摸歷史。老披的缺席,故而是症候性的,它實際上對應了葛亮的寫作姿態及其面對歷史的態度。
這種對待歷史影影綽綽、欲說還休的方式,也造成了一些故事支線的隱晦。如九太太清湘為何而死,頌瑛和向錫允之間有著怎樣的過往、又如何決定私奔,司徒雲重等的人是誰,等等。有的問題直至終篇都沒有答案,人物的命運也是半隱半顯的。福斯特在討論小說的經典篇目《小說面面觀》中曾說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永遠做不到相互了解,既不能洞察秋毫,也無法肝膽相照,只能從外表上彼此較為了解”,“然而,小說中的人物,只要作家願意,完全可以為讀者所了解。他們的內在生活和外在生活都可裸露無遺”。葛亮恰恰顛覆了對小說人物的經典闡釋,他從日常生活的角度看人,故而其筆下的人物(尤其次要人物)面目不一定十分清晰,但這正是現實的處境:人們本不可能看清所有人的過往和命運。
葛亮的《燕食記》寫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與光澤,也寫出了美味記憶、廚藝傳承和人情故事之間的輾轉糾纏與盪氣迴腸,是當代文學史上一部關於中華之味、中華之美的召喚之書,亦是幾代中國人的心靈史詩。(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張莉)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22年1月,《燕食記》入選南京大學台港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中心提出的“2021年度台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好作品名錄”。
2022年9月,《燕食記》入選2022年8月“中國好書”。
2023年3月25日,《燕食記》入選花城文學榜“十大文學好書”。
2023年4月15日,《燕食記》獲《當代》長篇論壇2022年度長篇五佳。
2023年4月22日,《燕食記》獲第十一屆春風悅讀榜白金圖書獎。
2023年8月,《燕食記》獲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提名。

出版信息

《燕食記》首發於《收穫》2021年第2期,人民文學出版社於2022年7月出版單行本。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燕食記》
2022年7月
人民文學出版社
978-7-02-017238-2

作者簡介

葛亮,作家,學者。先後就讀於南京大學、香港大學,文學博士。現任高校中文系教授,國家藝術基金評審專家。著有小說《北鳶》《朱雀》《瓦貓》《七聲》《戲年》《問米》《浣熊》《謎鴉》,文化隨筆 《小山河》《梨與棗》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