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姓(燕氏)

燕姓

燕氏一般指本詞條

燕姓是一個多源流的中華姓氏。周朝姬姓召公奭封於北燕,後以國為氏;又南燕姞姓,黃帝之後,其國先亡,亦以為氏。此異姓而同氏者。望族出於上谷、范陽。燕姓最初發源於今河北北部,遼寧西部和河南衛輝一帶。漢朝時期,有燕姓人家大規模遷徙南方。

燕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315位,歷史名人有燕伋燕達燕肅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燕姓
  • 得姓方式:以國名為氏
  • 得姓始祖:召公奭
  • 主要郡望:上谷郡、范陽郡、吳興郡
  • 主要堂號:上谷堂、上谷堂、范陽堂、吳興堂
  • 百家姓排行:第315位
  • 著名人物:燕伋、燕達、燕肅等
歷史發展,主要源流,得姓始祖,遷徙分布,傳統文化,郡望堂號,宗祠楹聯,族譜文獻,文物保護,姓氏名望,研究考證,

歷史發展

主要源流

燕氏來源有以下幾種說法:
一、源於姬姓,為黃帝後代,屬於以國名為氏。《通志·氏族略》記載:“出自姬姓。召公奭封於北燕,後以國為氏,又南燕姑姓,黃帝之後,其國先亡,亦以為氏。此異姓而同氏者。”黃帝有後名棄,為周朝始祖。周武王滅商後,封召公奭於燕,建立燕圍,建都於薊(今北京市),歷史上為與延津一帶的燕同相區別,稱作北燕。召公奭派大兒子去管理燕國國政,自己留在國都鎬京輔政。召公大兒子的後代世襲燕君共四十代,後燕國被秦所滅,燕國公族子孫遂以原國名為姓,稱燕姓。
二、源於姞姓,屬於以國名為氏。黃帝後代中有個叫伯倏的人,在商朝時期被封於燕,並建立了燕國。燕滅亡後,國中子民因懷念故國,便以舊國名為姓,始稱燕氏。
三、源於祁姓。出自漢朝時期劉漢燕國,屬於以國名為氏。
四、源於高陽氏。出自西晉時期司馬燕國,屬於以國名為氏。
五、源於鮮卑族。據《後代書·鮮卑傳》:“鮮卑有燕氏。”五代十國時期,鮮卑族的慕容氏在中原相繼建立了前燕、後燕、西燕、南燕等國,國亡之後,其族人以燕為氏。出自十六國時期鮮卑慕容部四大燕國,屬於以國名為氏。
六、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1)滿族燕濟氏,亦稱顏濟氏、嚴穆吉氏,滿語為Yangi Hala,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後多冠漢姓為燕氏、顏氏、嚴氏、楊氏、吉氏、穆氏等。
(2)滿族燕札氏,亦稱顏扎氏、顏查氏、閻拉扎氏、顏之哈拉氏、庫雅拉彥札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顏盞部,以姓為氏,滿語為Yanja Hala,世居雅蘭西楞(今俄羅斯濱海地區蘇城東南一帶)、葉赫、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長白山區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後民間多冠漢姓為燕氏、顏氏等,官家則多冠漢姓為閻氏、張氏等,其中的張氏為乾隆大帝賜姓。

得姓始祖

燕氏的得姓始祖是召公奭。周天子大封諸侯時,把有功於周室的大臣召公奭封在薊地,召公巡視自己的封地時,被燕山所吸引,就把自己的國家取名為“燕”。傳國一共四十二世,至王喜這一代為秦國所滅,後世子孫就以國為氏。漢代有功臣宜城侯燕倉,後漢有中郎將燕瑗,望族出於上谷、范陽。故燕姓後人奉召公奭為燕姓的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燕姓最初發源於今河北北部,遼寧西部和河南衛輝一帶。後來其裔遷今河北涿縣、懷來等地,並以此為中心向四方繁衍發展。
東晉十六國時,鮮卑族的慕容部曾建立了前燕、後燕、西燕、南燕和北燕五個以燕為號的政權。雖然在歷史上只是曇花一現,但這些燕政權滅亡以後,其族各以燕為氏,形成了自然的民族融合,後來同化於漢族之中。
漢朝時期,有燕姓人家大規模遷徙南方。
宋朝時期,燕姓大約有52000人,約占全國人口0.07%,排在第一百七十位以後。燕姓主要分布在山東,約占全國燕姓人口的六成;其次分布於甘肅、河南、四川、浙江等地。
明朝時期,燕姓人急劇減少,大約有2萬人,江西為燕姓第一大省;其次分布於山東、湖南、山西、河南、河北、四川等地。
如今燕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其以山東等省為多。

傳統文化

郡望堂號

  • 燕姓郡望
上谷郡:戰國時期,趙國公子嘉自立為代王,駐軍上谷。
范陽郡:秦朝時期置郡,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定興縣一帶。
吳興郡:周朝始置縣,三國時期吳國寶鼎元年(266年)置郡,治所在烏程。
  • 燕姓堂號
上谷堂:以望立堂。
范陽堂:以望立堂。
吳興堂:以望立堂。
召賢堂:戰圍時燕昭王想要振興燕國,就以優厚的待遇向天下招賢。他拜郭隗為老師,為他築黃金台,於是許多賢士從四面八方奔赴燕國,燕國於是得到振興。

宗祠楹聯

燕姓主要楹聯
楹聯內容主要典故
四言通用聯
燕國啟姓;范陽閥閱
全聯典指燕姓的郡望和源流。
用兵先愛;撫民以寬
上聯用燕達用兵應以愛為先典故,下聯典指燕善,寬以待民,以循良著稱。
官榮親衛;業授聖門
上聯典指燕達善騎射,以材武選隸親衛,下聯典指孔子弟子燕伋。
蘭征業夢;蓮漏按時
上聯典指春秋燕姞夢天授以蘭而生穆公,下聯典指宋·燕肅造蓮花漏計時,分刻不差
七言通用聯
春秋聖門列高弟;永樂德化有循良
上聯典指孔子得意弟子有燕伋,下聯典指燕善,授武陵令,以循良稱、擢太僕寺丞。
揮毫成就渡海圖;聚賢為築黃金台
上聯典指燕文貴所繪《船舶渡海圖》,技藝高超高;下聯典指戰國時燕昭王的事典。
刻木牘而除追擾;作蓮漏以寂晨昏
全聯指燕肅造指南、記里工鼓,計算方向和里程,又創造蓮花漏法以計時,準確精密。

族譜文獻

文獻名編者及編撰方式現藏地
河南濟源燕氏族譜
民國燕氏宗族續修,民國十二年木刻活字印
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
湖南桃源燕氏族譜
現代燕氏合族續修,2000年計算機排印本
湖南省圖書館
參考資料:

文物保護

越國太妃燕氏墓:1990年5月出土於陝西禮泉縣煙霞鄉東坪村,現藏於昭陵博物館

姓氏名望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燕姓歷代名人27名,占總名人數0.059%,並列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二百二十八位。燕姓的文學家占中國歷代文學家總數的0.01%;燕姓的醫學家占中國歷代醫學家總數的0.04%,並列排在第二百二十一位;燕姓的美術家占中國歷代美術家總數的0.026%,並列排在第二百六十位。
燕姓重要人物
年代姓名簡介
春秋時期
燕伋(前541—前476年)
孔門七十二賢之一,築有“望魯台”,被稱為“中華尊師第一人”。
燕姞(生卒年不詳)
鄭文公的妾氏,留下了“燕姞夢蘭”這一成語給世人。
漢代
燕倉(?—前74)
西漢初年名臣,因參與平定上官桀反叛有功而被封為宜城侯。
燕廣(生卒年不詳)
西漢初年首發楚王劉英罪狀,被漢武帝封為折奸侯。
南北朝
燕風(?一428年)
北魏開國大臣,被譽為鎮遠將軍。
燕崇(生卒年不詳)
北魏官員,任終河內(在今河南沁陽)太守,封下洛侯。
燕子獻(?—560年)
北齊大臣。
五代
燕筠(生卒年不詳)
五代十國書畫名家。
宋代
燕達(生卒年不詳)
與宋神宗相談時認為“用兵先愛”,為神宗認同。
燕肅(961—1040年)
禮部侍郎,計量發明家。
燕文貴(967—1044)
畫家,代表作有《溪山樓觀圖》《煙嵐水殿圖》等。
燕度(生卒年不詳)
登進士第,先後任陳留知縣、戶部判官、河北轉運副使。
燕瑛(生卒年不詳)
進士出身,為龍圖閣直學士,後為戶部尚書。
近現代
燕鼎九(1894—1941年)
抗日將領,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中。
燕文龍(1942—?)
當代將軍,1993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參考資料:

研究考證

  • 唐代宋章《名賢氏族言行類稿》:姓纂,史記召公奭,周同姓,封燕,傳國四十二代,至王喜為秦所滅,子孫以國為氏。漢功臣宜城侯燕倉,後漢中郎將燕瑗,上谷,范陽。
  • 南宋鄭樵《通志·氏族略》:出自姬姓。召公奭封於北燕,後以國為氏,又南燕姑姓,黃帝之後,其國先亡,亦以為氏。此異姓而同氏者。
  • 《後漢書·鮮卑傳》:鮮卑有燕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