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
根據民國九年(1920年)《沂水縣大公報》和清
康熙十一年修《蒙陰縣誌》記載,清末分屬
沂水和
蒙陰兩縣。1933年除石井河、碾砣、桑家峪、計寶峪屬
蒙陰縣七區外,其餘屬沂水縣第八區神清宮鄉。1944年3月解放,劃歸沂源縣稱安樂區、太平區,後稱安平區。1951年改稱第四區下設九個小鄉,1957年撤區組建燕崖鄉,並將南部45個村劃出成立中莊鄉。與此同時將南麻鎮的韓家莊、牛峪、代家莊劃歸燕崖鄉。1958年成立燕崖人民公社,1965年改區,並將中莊公社北部25個大隊劃入。1971年復稱公社,又將原中莊公社25個村劃出。1984年改建燕崖區,下轄燕崖、馬嶺、白峪3個鄉。1985年撤區設燕崖鄉始成現狀。2010年撤鄉為鎮。
經濟發展
2016年,地方財政收入達825萬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8621元。
農業發展
燕崖鎮是山東省集中連片發展大櫻桃面積最大的鄉鎮,現已規模發展20000畝,紅富士蘋果15000畝,森[1]林覆蓋率達52%。
千年道觀神清宮、山東省海拔最高的中(一)型水庫紅旗湖、百丈高崖白馬崖、波光瀲灩的白馬河以及神奇泉景黑虎泉等多處自然和人文景觀,以及蓬勃發展的“農家樂”和每年度的“七夕情侶節”、“櫻花節”、“大櫻桃採摘節”等旅遊節慶活動,將燕崖鎮裝扮成省內外聞名的旅遊、度假、休閒勝地。
近年來,燕崖鎮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完善思路,紮實苦幹,全鎮經濟和社會事業保持了又好又快的發展勢頭。2009年,全鎮實現生產總值4.5億元,同比增長2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2.1億元,同比增長42%;農民人均純收入7551元,同比增長23%;人口自然增長率2.2‰。
生態環保工業上,培育了燕峰活塞、興隆玻纖等8家規模以上企業,初步形成了玻璃纖維、礦業經濟、化工新材料和果蔬保鮮四大特色經濟板塊。有機高效農業上,形成了“畜沼果”的循環農業發展新模式,建成了以大櫻桃、紅富士蘋果為主要品種的四萬畝林果,年產果品5萬噸。
旅遊服務業上,搶抓“牛郎織女”傳說文化景區契機,整合旅遊資源要素,形成了燕崖特色的生態休閒度假旅遊新格局。燕崖鎮是省級綠化示範鄉鎮、省級旅遊強鄉鎮、省級環境優美鄉鎮。
工業發展
燕崖鎮立足本鎮實際,解放思想,調轉架勢,不斷最佳化發展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新上項目建設,初步形成了玻璃纖維、礦業加工濟、化工鑄造材料和果蔬保鮮加工四大特色經濟板塊。2007年全鄉工業總產值達到2.6億元。
玻璃纖維經濟板塊:
沂源縣鑫峰玻璃纖維有限公司位於沂源縣經濟開發區,該公司以生產無鹼、中鹼玻璃纖維紗為主,所生產的33tex、25tex等30多個規格的無鹼玻璃纖維紗於2003年9月通過了ISO9001-2003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在市場上供不應求,市場前景非常廣闊。為進一步壯大企業實力,形成規模優勢,經與上海凌峰玻璃纖維有限公司磋商,投資2000萬元建設玻璃纖維絕緣套管項目,新上扁管生產設備300台,塗膠設備3台套,2007年公司年銷售收入過千萬,利稅超百萬元。
以鑫峰玻璃纖維有限公司為依託,相應帶動發展興隆玻纖、大富華玻纖、聚陽玻纖、迪聲絕緣材料等6家玻璃纖維生產加工企業,玻璃纖維加工成為燕崖鄉工業經濟的支柱產業。礦業加工、化工鑄造材料經濟板塊:燕崖鎮境內有豐富的青石山和砂石山石料資源,其中以北部帽子安為中心的青石山群富含石灰岩,該區域擁有青石山5000餘畝,礦藏量6000萬立方米,CaO含量57.63%,是生產水泥、超細碳酸鈣之首選;南部以劉莊為主的砂石山群中蘊藏著豐富的齊魯紅花崗岩石,質地細膩優良,花色均勻美觀,為裝飾、工藝品最佳原料。
按照縣政府關於加強礦山資源管理、水土保持、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管理等規定,經過多方招商引資,完成了豪竣石材、淄博路遠、亨瑞石材、金環石材等石材開發項目;新上石花鈣業項目,公司主導產品為納米碳酸鈣,該產品廣泛套用於造紙、橡膠、塑膠、膠黏劑、油墨、醫藥、食品、陶瓷以及日用化工等生產領域,成為用量最大的四大無機鹽白色礦物原料中最具競爭力的產品,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和發展空間。山東淄博燕峰活塞廠是97年八月份由燕崖鄉集體企業改制為股份制企業的。該企業在穩步發展的基礎上確定了“鞏固傳統產品,積極開發新產品”的發展決策,產品主供濰柴集團和濰坊浩泰機械公司,年總產值達到900萬元,是燕崖鑄造業的龍頭企業。果蔬保鮮加工經濟板塊:投資4000萬元,完成了綠色恆溫園、東旭保鮮、振德果蔬保鮮等20餘處儲藏加工設施的建設,儲藏能力可達3000萬公斤,有利地解決了果品儲藏加工問題,提高了果品生產的經濟效益。下一步計畫利用現有的果品資源優勢,深挖果品深加工的潛能,新上果蔬汁、果蔬醬菜等果蔬深加工項目,形成果品儲藏與深加工的特色經濟。
文明建設
鎮黨委政府十分重視綠色農業和生態文明建設,堅持常年荒山開發、造林綠化,截至2012年全鎮生態公益林總面積40000畝,經濟林50000畝,森林覆蓋率達到48%。建有萬畝無公害大櫻桃、萬畝優質紅富士蘋果、萬畝優質桃、李子等乾鮮果品基地,年產果品5萬噸,已形成山頂松柏戴帽,山腰林果纏繞,山腳設施農業獻寶的生態農業格局。大櫻桃已成為燕崖的特色果品,全鄉大櫻桃總面積已達到15000畝,品種主要以紅燈為主,結果產量達到了500萬公斤。建成了全市最大的大櫻桃生產基地。在大櫻桃生產中,鄉政府堅持規模發展與質量提高並舉,大力普及新技術,增加生產的科技含量,以優越的資源環境為依託,推行了標準化無公害生產,果品內在質量大幅度提高,所產大櫻桃個頭大、色澤艷、口味好,深受消費者青睞,遠銷大連、北京、深圳、河北等十幾個省市。2002年4月,被省農業廳認定為“山東省無公害農產品”,2003年,被國家農業部認定為“無公害農產品”。2007年,燕崖大櫻桃基地通過了全國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專家驗收組的驗收,被國家農業部認定為有機食品。燕崖鎮自1984年開始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紅富士蘋果,到2011年全鎮總面積已達到12000畝,主要集中在白馬河流域,成為全鎮農民人均增收的主導產業。近些年來,鎮黨委、政府一直將連片發展,創收規模效益作為發展目標,同時,為適應市場需求,以白馬河流域內水資源豐富、晝夜溫差大、土壤肥沃等優越條件為依託,不斷引進推廣新技術,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紅富士蘋果生產的科技含量,全面實施了高檔果品開發和標準化生產,普及了人工授粉、疏花疏果、果實套袋、配方施肥、摘葉轉果以及鋪設反光膜等高新技術,與此相配套,通過施用生物有機肥料和低毒或無毒農藥等標準化生產措施,果品內在品質大幅度提高,收到了良好效果。由於所產果品色澤艷、果型正、口味清脆香甜,倍受消費者青睞,遠銷廣州、上海、杭州、福州等10多個大中城市市場。2007年,全鎮總產紅富士蘋果4000萬斤,總產值7000萬元,僅此一項,就增加農民收入2300餘元。1999年,白馬河流域內西鄭村的紅富士蘋果示範園被省政府命名為“引進國外高檔果品生產技術開發示範園”;2001年,雙泉村所產的優質紅富士蘋果代表沂源縣參加全國果品博覽會獲得金獎。近年來,燕崖鎮充分認識到加快荒山綠化對於打造生態強鄉、打好旅遊發展基礎的重要性,搶抓市縣包點綠化機遇,探索實施了“專業化栽植、契約化管理”新的造林綠化模式,全力抓好鄉村綠化工程,一年四季不間斷的在全鄉範圍內開展植樹造林,有效的改善了鄉村生產生活環境,全鎮森林覆蓋率逐年提高,鄉容村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同時進一步做好了封山禁牧和護林防火工作,充分發揮護林員的作用,積極抓好苗木的管護,確保綠化成果。全鎮共完成荒山綠化4萬畝,苗木成活率達到90%以上,苗木存有率達到90%以上,造林綠化工作走在了全縣的前列。2008年3月,燕崖鎮被省綠化委員會、省林業局授予“山東省綠化示範鄉鎮”稱號,是沂源縣唯一一家獲此殊榮的鄉鎮。燕崖鎮高度重視畜牧業發展工作,大力引導民眾發展養殖生產,積極探索畜牧養殖的新形式新路子,有效地增加了民眾收入。各類畜禽總存欄85260隻,全年總出欄112900隻;其中奶山羊存欄5000隻,肉鴨、肉雞、肉兔棚30個,畜牧業的快速發展解決勞動力就業350人,全鄉畜牧業總產值4575萬元,是民眾增收的主要產業之一。
結構
參見:山東省鄉級以上行政區列表。
景觀
山東省沂源縣燕崖鎮轄46個行政村,3萬口人,境內山清水秀,氣候宜人,生態優美,自古便有“待看景致燕子崖”之說,是牛郎織女愛情文化傳說的發源地,2008年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獲得榮譽
2019年9月24日,燕崖鎮(大櫻桃)入選第九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名單。
地圖信息
地址: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燕崖鎮委(燕山路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