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居即事

《燕居即事》是唐代詩人韋應物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詩的首聯寫竹林深靜,風雨蘭折;頷聯以“幽鳥”、“青苔”等物象造境,補足園林清幽的意境;頸聯以夏木結出果實突出閒居日久;尾聯更進一層,寫安然讀書之趣。全詩平淡之中飄溢著自足自得的雅趣,寫景造境,饒有新意。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燕居即事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韋應物
  •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燕居即事1
蕭條竹林院,風雨叢蘭折。
幽鳥林上啼,青苔人跡絕。
燕居日已永2,夏木紛成結3
幾閣積群書,時來北窗閱4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燕居:閒居。即事:以眼前事物為題材寫詩文。
2.日已永:日已長。
3.結:植物結果實。
4.北窗:常指隱居之人的屋窗。語出陶淵明與子儼等疏》:“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

白話譯文

院子裡的竹林蕭條,叢蘭也頻遭風雨摧折。
只聽得樹林裡的鳥兒啼叫,因為沒有人來拜訪,地上都已經長滿了青苔。
閒居的日子已經很久了,不知不覺已是夏天,樹木已經結果。
櫥架上堆滿了書籍,我經常過來坐在北窗邊翻看。

創作背景

此詩表達的是閒居的適意,可推斷此詩當作於唐德宗貞元元年(785年)夏,時作者閒居於滁州西澗。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首聯是詩人對自己幽居環境的描寫。竹、蘭都是士人喜愛的植物,士人們從它們身上看到了自己所追求的精神品節,因而對它們有著深厚的感情。蘇東坡有句名言:“不可食無肉,無肉使人瘦;不可居無竹,無竹令人俗。”鄭板橋有題畫詩曰:“一竹一蘭一石,有節有香有骨。滿堂君子之人,四時清風拂拂。”都是這種情感的表現。但從詩中“蕭條”、“風雨”、“折”等字眼體味,或也暗喻他在仕途上受到排擠。從韋應物的生平看,他的每一次閒居都是因為受排擠、罷官,都是無奈而為之的。
頷聯則描寫了詩人只聽得樹林裡的鳥兒啼叫,青苔也長滿了道路,凸顯了詩人居住的環境清幽冷清。
頸聯從外物描寫了時間的流逝,這兩句詩與詩人《立夏日憶京師諸弟》中的詩句情形相近:“改序念芳辰,煩襟倦日永。夏木已成陰,公門晝恆靜。”日子過去很久了,詩人還是閒居著,樹木都已經結果。
燕居之地人跡罕至,但是詩人並沒有感到寂寞、沮喪。桌上、樓閣上堆滿了書籍,沒有世務的煩擾,他正可以時時來到書齋,享受閱讀的樂趣。尾聯這兩句是此詩的點睛之筆。由此返觀前六句所述,雖然幽居或出於不得已,幽居之處亦顯得蕭條寂寞,但詩人卻能無往而不適。此詩思想感情與《幽居》等詩一脈相承,每句都是客觀直白的描寫。然而,詩人卻在不動聲色中完成了情感的轉換,由“蕭條”、“風雨”悄然過渡到自適、愜意。所謂“妙在淡然不著痕跡”(日本明治時期學者近藤元粹語),正是韋應物詩的勝境。

名家點評

明·高棅:句句實狀。(《唐詩品匯》卷十四)
陝西師範大學教授霍松林:“蕭條”領起,寫竹林深靜。風雨蘭折,給景物塗上一層淒涼的色彩。三、四句以“幽鳥”、“青苔”等物象造境,補足園林清幽的意境。五、六句以夏木結出果實提示閒居日久。末二句更進一層,寫讀書的樂趣。玩味詩意,不難發現詩人自甘淡泊的心境與大自然自由的狀態十分相合,平淡之中飄溢著自足自得的雅趣。寫景造境,饒有新意。(《李賀 李商隱 韋應物 杜牧詩精選200首》)

作者簡介

韋應物(737~792年),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十五歲起以三衛郎為唐玄宗近侍,出入宮闈,跟隨唐玄宗出遊。早年豪縱不羈,橫行鄉里,同鄉認為他是禍行而苦。安史之亂起,唐玄宗出逃,流落失職,開始立志讀書,常“焚香掃地而坐”。唐代宗廣德唐德宗貞元年間(763~805年),先後擔任洛陽丞、京兆府功曹參軍、鄂縣令、比部員外郎 、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 、蘇州刺史。貞元七年(791年)退職。世稱韋江州、韋左司或韋蘇州。韋應物是山水田園派詩人,後人每以“王孟韋柳”並稱。詩風恬淡高遠,以善於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韋應物的詩歌創作成就最大。其詩多寫山水田園,清麗閒淡,和平之中時露幽憤之情。反映民間疾苦的詩,頗富於同情心。是中唐藝術成就較高的詩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