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油藤子,中藥名。為衛矛科植物錐序南蛇藤Celastrus paniculatus Willd.的種子。分布於台灣、廣東、廣西、西藏等地。具有祛風止痛,通便,催吐之功效。常用於風濕痹痛,便秘,食積脘腹脹痛。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燈油藤子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無患子目
- 科:衛矛科
- 屬:南蛇藤屬
- 種:錐序南蛇藤
- 分布區域:台灣、廣東、廣西、西藏
- 採收時間:果實成熟後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g
- 毒性:小毒
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
入藥部位
種子。
性味
味苦、辛,性平。
功效
祛風止痛,通便,催吐。
主治
用於風濕痹痛,便秘,食積脘腹脹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3g。
使用注意
體弱、高血壓者慎用。
採集加工
果實成熟後採收,曬乾取出種子。
形態特徵
錐序南蛇藤:又名滇南蛇藤、燈油藤、紅果藤、打油果、圓錐花南蛇藤。落葉藤狀灌木,植株高達10m。單葉互生;葉柄長達15mm;葉片紙質,橢圓形、寬卵形或圓形,長5-10cm,寬2.5-5cm,先端急尖或漸尖,邊緣有鋸齒,基部稍鈍。圓錐狀聚傘花序頂生,長5-15cm,基部分枝與上部分枝近等長;雌雄異株,花梗長3-5mm,基部具關節,花淡綠色,直徑3-4mm,5數;雄花的雄蕊著生於杯狀花盤邊緣,花絲長於花瓣,退化子房短柱狀;雌花有退化雄蕊,子房圓球狀,花盤杯狀,包圍於子房基部,柱頭3裂,先端2淺裂。蒴果近球形,直徑達lcm,3裂,每裂瓣有1-2顆種子。花期4-6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灌叢中。分布於台灣、廣東、廣西、西藏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