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據《趙氏族譜》記載,東莞千角燈是東莞趙氏家人製作的,每十年製作一盞新燈,其紙紮工藝並無圖紙,也無樣本留傳,只由師傅口傳身授,制好後於正月懸於莞城趙氏宗祠內,供人瞻觀。十年後其燈破舊,再重新製作。所製作的燈,一定有一千個角,每個角點燃一盞燈。原用油燈盞,後用煤油燈,解放後改用電燈。每年春節,人們觀看千角燈,企求添丁,成了莞城風俗。原有宋代“高宗皇帝之女、孝宗皇帝之姐、光宗皇帝之姑”——趙玉女(1159—1245)手制的24條燈帶。民國丁丑年(1937)東莞詩人楊鶴賓《東莞竹枝詞》載曰:“一燈千角慶元宵,趙氏天潢衍宋朝。但願燈花來報喜,三年抱兩飲燈燒。”
解放後,東莞千角燈1953年在東莞縣物資交流會、1957年在廣州市文化公園、1963年在東莞縣展覽館、1965年在東莞可園展出,由莞城“新插華”紙紮鋪,(後由工藝廠)的工人師傅所制,展出時由趙氏家族借出“皇姑燈帶”,觀者如潮。燈雖不斷重製,而燈帶仍為宋物,一向由趙家珍藏,20世紀60年代被毀。
文化特徵
東莞千角燈,源自宋代宮燈,是東莞特有的糅合傳統手工扎制與書畫、剪紙、刺繡等多種藝術形式於一體的民間工藝瑰寶。
東莞千角燈做工非常考究,元初趙家開始扎制千角燈,每10年扎作一千角燈製作工藝次,每次製作需耗時10月之久,只有東莞趙氏宗祠才懸掛。其紙紮工藝並無圖紙,也無樣本留傳,只由師傅口傳身授,制好後於正月懸於趙氏宗祠內供人瞻觀,作為本家族添男丁開燈儀式之用。燈不斷重做,但24條燈帶是宋代皇族遺物,一向由皇裔趙家珍藏。東莞千角燈的製作代代相傳,歷史悠久,體積巨大,工藝考究,被稱為千古一燈。
製作工序
結構
東莞千角燈附有燈帶24條,上繪有花卉及人物圖案。該燈為紙紮工藝,其要求是一定有一千個角,整個燈分為燈頂、燈柱、燈體、燈帶、燈盞五部分。燈頂部分主要是用鐵絲扎作八條立體彩龍的骨架和圓形的大寶頂。燈體部分則主要是有三角形和四方型的立體結構拼接而成。燈頂八大角上有八條立體呈騰飛狀態的彩龍,八角中每個角有三條燈帶垂下。燈帶從上往下分為八格,每一格雙面都繪有山水、花卉、人物等的圖畫。特別是千角燈的燈體結構,有200多個大小不等的浮凸立體等邊三角形、四邊形、長方形、梯形。
扎作東莞千角燈的骨架是最關鍵的部分,主要採用鐵絲和竹蔑扎作成主體框架,並將已製作好的三角形和四方型的立方體以及燈座用棉絲按照一定結構和順序綁在上面,要求力學和結構非常精確,若處理不好,整盞燈的重量支撐不均勻,就會變形和不穩定,甚至裂開。紮好骨架裝好配件後,還要根據整體效果,修正各種配件的形狀,力求各種配件受力平均。
燈帶
燈頂八大角每個角有三條燈帶垂下。一共24條,12條大的,12條小的,每條燈帶長度是一樣的,大約3米左右。大的燈頻寬30厘米左右,小的燈頻寬20厘米左右。燈帶從上往下分為八格,每一格雙面都繪有山水、花卉、人物等的圖畫。燈帶的材料是一種叫“織棉”的東西。
燈盞
以前的東莞千角燈使用油燈,一隻千角燈有一千隻油燈,每次熄燈、給油燈加油都由專人負責,稍有不慎,整盞千角燈就可能被燒毀。而且油燈容量有限,每加一次油,只可點三個多小時。而新的東莞千角燈改油燈為電燈,並由電工根據千角燈特點專門設計變壓小燈泡。但美中不足的是,一個碩大的燈體,搬運裝卸不便。為了使東莞千角燈能夠赴瀋陽參展,讓其更大更美,更便於裝拆保存,東莞市及莞城區的領導,在挖掘東莞的千年歷史文化資源方面,嘗試民間藝術的商業化運作,為其搭建展示的平台,大膽地將傳統工藝的製作手法與科技相結合,在第一盞燈的基礎上進行全新改良,在第二盞燈的製作上注入現代燈飾的嶄新元素。燈光效果設計採用了世界上最先進的EL冷光源新型技術,緊貼畫面底部作為燈帶照明光源,用750W節能燈作為主光源,用LED燈模仿油燈的效果,採用自動控制和電子集成技術模仿火苗的效果,最後使燈光效果實現了與古代的油燈相仿,既顯得“古香古色,清疏淡雅”,又具有不發熱、功耗低、省電和安全環保的特點,效果逼真;線路設計巧妙構思,將所有線路全部暗藏在燈體內。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東莞燈彩,作為傳統節日的常規元素,已經與東莞市民生活密不可分。元宵、中秋前後,東莞市民都喜歡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燈籠;添丁納福,東莞人也開燈習俗誌慶。東莞市曾獲中國民間工藝“山花獎”金獎以及“中華第一燈”的光榮稱號的“東莞千角燈”,也是數百年來,東莞人誌慶納福的重要載體。
燈彩(東莞千角燈)製作工序極其繁複,做工非常考究,需要耗費一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全部完成。其製作工藝並無圖紙,也無樣本留傳,千百年來,這門技藝,全靠師徒之間口傳心授。心燈傳承,從險些失傳到後繼有人,這裡面飽含著手藝人內心的執著與堅守。
傳承狀況
燈彩(東莞千角燈)的製作中斷40年後重新復甦,現主要傳承人在莞城區政府的支持下費時八月扎製成了千角燈,但畢竟已至耄耋之年,後繼乏人,因此急需將千角燈製作技藝傳承下去。
傳承人物
張金培,又名張佛,男,1920年生。千角燈是流落定居於東莞的趙宋皇族後代家傳的巨型彩燈,其製作工藝並無圖紙,也無樣本留傳,只由一代之口傳身授延續下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僅有三名藝人承傳了其製作工藝,後只剩張金培一人熟知製作,並改進了千盞小燈的用材,由古式燈芯燃燒的油燈盞到煤油燈,再改用電燈泡。他所制集紙紮、繪畫和宮燈工藝於一體的千角燈,2005年參加中國瀋陽國際新春燈會中華彩燈設計大賽,曾獲“山花獎”金獎第一名和“中華第一燈”美稱,後又獲第二屆廣東省民間工藝精品展金獎,並被中國文聯授予“中國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稱號。
張樹祺,男,1946年生。自小跟隨父親張金培學習千角燈扎作,2004年曾全程跟隨張佛、尹泉兩位老藝人,歷時8個月製作完成一盞東莞千角燈。其製作千角燈,既延續了傳統的方式,同時也融入現代元素,其以竹篾製作的千角燈骨架,善於運用三角形、四邊形等結構,使得整體骨架十分牢固,特別是其將燈體改良為可拆裝形式,為宣傳、展示千角燈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近年來,支持對千角燈藝術的搶救性保護,並通過言傳身教等方式將其手藝傳承給弟子,為東莞千角燈的傳承、發展做出了積極的努力。
保護措施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燈彩(東莞千角燈)項目原保護單位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為東莞市莞城文化服務中心(東莞市莞城體育管理服務中心、東莞市莞城文化周末工程中心)。
社會影響
重要展覽
2014年9月5日,東莞市文化館、市非遺保護中心及莞城文化服務中心主辦的“古風今韻——傳統燈彩展”拉開帷幕,多種傳統“花燈”以實物加展板解說的形式向觀者展示傳統文化的魅力,現場還設定了傳統工藝觀摩及“花燈”製作體驗等活動,讓市民從多個角度及親身體驗中深入了解燈彩(東莞千角燈)這一非遺項目。
紀錄片
央視拍攝的紀錄片《探索·發現》之《手藝》第八季《莞燈千角》精心記錄了東莞千角燈的製作過程,也將作為記錄國家非遺珍貴的影像資料收藏在國家圖書館。
榮譽表彰
2005年,東莞千角燈在中國瀋陽國際新春燈會中華彩燈設計大賽中獲“山花獎”金獎第一名和“中華第一燈”美稱。
2006年,東莞千角燈參加第二屆廣東省民間工藝精品展獲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