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科學與工程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是依託西安交通大學建設的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熱科學與工程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 依託單位:西安交通大學
熱科學與工程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是依託西安交通大學建設的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熱科學與工程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是依託西安交通大學建設的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發展歷史2017年1月9日,熱科學與工程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西安交通大學召開。2...
國際合作 據2023年4月學院官網數據,學院與歐美等國家和地區的大學和機構簽訂協定並開展了合作,與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合作創建了熱流科學與工程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有“能源高效節約與可再生轉化利用的熱物理基礎”和“新能源與非常規能源利用中的熱流科學”2個國家級創新引智基地(111基地)和“陝西省流體機械國際聯合研究...
熱科學與動力工程實驗室 主要研究方向為:傳熱學與熱力學、燃燒科學與技術、氣動力學與多相流動、燃氣輪機關鍵技術基礎、節能熱技術與理論、污染控制理論與技術。2007年3月17日至2007年3月22日英國曼徹斯特大學J.D. Jackson教授來訪問。J.D. Jackson教授一直致力於加強與清華大學的科研合作與學術交流,為推動曼徹斯特...
2010年11月,教育部正式獲準立項建設熱流科學與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11年5月11日,通過建設計畫論證。2013年1月29日,通過由教育部組織的專家驗收。2015年,獲批“111引智基地”。2016年,獲批“陝西省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和“教育部國際聯合實驗室”。2018年12月27日,在2018年度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中,獲評...
南京工業大學熱科學與工程實驗室(Therm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Lab)長期專注於能源與環境相關的熱科學與工程技術研發工作,包括有機廢物(有毒有害)處置及資源化利用(大型成套裝備)、生物質熱化學轉化、新型煤氣化及產品深度利用技術、熱管高效傳熱技術、太陽能中高溫熱利用、超臨界水氧化技術、多種可再生能源耦...
山東大學熱科學與工程研究中心成立於2004年3月,系校屬獨立科研機構。中心下設熱力系統實驗室,傳遞現象實驗室和環境生態實驗室等三個實驗室,與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瑞典皇家理工學院(KTH) 合作,專注於熱科學與工程領域的研究。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程林教授現任中心主任。研究方向:+ ...
“能源與環境中的熱質傳遞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圍繞能源轉換和利用過程中的基礎熱流科學問題及其工程套用,聯合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韓國釜山大學、瑞典隆德大學等中國國外合作夥伴,瞄準國際前沿方向進行系統深入的前瞻性和戰略性研究。中心立足陝西能源大省優勢,深入開展科研合作和人才培養等各項協同工作,探索國際一流聯合實驗...
截至2015年5月,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建有3箇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2個所級技術室,1個所級發展研究中心,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福建物構所等單位共建協作實驗室19個;有7個學科培養點,全職博士生導師45名,全職碩士生導師30餘名;在學研究生283名,其中與高校聯合培養研究生200餘名,國際學生40餘名。 [1-2...
王傳新,男,漢族,出生於1965年5月。博士研究生學歷,工學博士學位,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湖北省電漿化學與新材料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兼武漢工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個人履歷 1986年畢業於中南工業大學(現中南大學)金屬物理專業,1989年於中南工業大學獲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碩士學位,2005年獲中國科學院...
2013年,學院建立了北京市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016年,學院獲批“城鎮污水深度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級科研基地,經國家外專局和教育部批准建設“京津冀區域環境污染控制創新引智基地”(111計畫)。辦學條件 院系設定 截至2017年5月,學院設有能源科學與工程系、環境工程研究所、化學化工系、環境科學...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油氣資源與工程全國重點實驗室 評)中國石油大學海洋鑽完井研發團隊不管是與加拿大開展國際合作開發“荔灣3-1氣田”,還是引進、消化、吸收、跟蹤學習,再到排除萬難自主創新並且付諸實踐,楊進及其團隊都作為重要一分子參與其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科學中國人》 評)
知識創新工程試點推動了重點實驗室在凝鍊目標、調整方向、精選隊伍、完善機制方面的深化改革。重點實驗室聚集了一大批非常優秀的學術帶頭人和優秀科研團隊、科研條件與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國際合作交流層次提高、運行管理逐步向與國際接軌努力,各實驗室承擔項目、發表論文的檔次、發明專利的申請量、原始創新性工作明顯提高...
1980年5月,國家發文批准恢復“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建制。2009年8月,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與馬來西亞海鷗能源有限公司在北京工程熱物理所舉行共建“高強度傳熱新技術聯合實驗室”協定簽字和實驗室揭牌儀式。2011年1月,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成立燃氣輪機實驗室。2019年6月,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
實驗室-合作 礦物岩石材料開放套用國家專業實驗室堅持“開放、聯合、流動”的方針,自1995年對外開放以來已接受國內外訪問學者30餘名(國外學者4名)。實驗室採取多種形式與國內外進行學術交流,包括邀請國外專家來訪和派專家、學者出國講學、派往國外聯合培養博士生、參加國際性學術會議等,此外還與國內外知名的研究機構...
機構與裝備設計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依託天津大學機械設計及理論國家二級重點學科和機械工程博士學位授予權一級學科,結合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力學及機器人學研究所創新科研特色,在現代機構設計理論與方法及高端工業裝備設計與製造技術等方面展開合作研究,通過承擔國際前沿或重大需求科研任務,持續產出國際學術界公認的具有重大...
截至2018年5月,學院有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2個 ,雲南省創新團隊5個、校級創新團隊11個,校級學科方向團隊10個;有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國際合作研究室)等20餘個國家級及省部級科研創新...
主要合作單位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方科技大學,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化學所,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美國西北大學,康奈爾大學,史丹福大學等。科研成就 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材料工程研究所設能源材料與系統國際協同實驗室,該實驗室由研究院聯合美國康奈爾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過程工...
1994~1998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 副教授 1987~1994 西安冶金建築學院 環境工程系 助教、講師 2024年,任教育部低碳建築環境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中方主任。科研項目 主持及參加“十一五”“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畫、歐盟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國家重大工程環境保障技術研發50...
國家阻燃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於2013年經科技部正式批准立項建設,是我國阻燃領域的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中心結合阻燃材料研究國家專業實驗室、國家阻燃材料與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阻燃科學與技術(國際)聯合實驗室、火安全材料與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理工大學阻燃材料檢測中心等條件,分中關村校區、西山實驗...
俞鴻儒長期致力於激波與激波管的理論、實驗與套用研究。2024年4月,被評為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 王中林 王中林,1961年出生於陝西省蒲城縣,國際頂尖納米科學家、物理學家、材料學家、能源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09),歐洲科學院院士(2003),加拿大工程院國際院士(2019),歐洲工程院院士(2022),美國國家發明家...
2000-2004年分別在南京大學及中科院大氣物理所開展博士後合作研究,期間分別在大氣科學和地球流體力學數值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LASG)以及義大利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進行合作訪問。2004—2009年受聘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2009年10月受聘南京大學氣象學教授。社會兼職 教育部“大氣-地球系統科學”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截至2017年,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已有來自35個國家和地區135所大學加盟的“新絲綢之路大學聯盟”總部入駐;西安交通大學與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聯合建立的“熱流科學與工程”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聯合建立的“可再生能源”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等一批高校共建機構先後落戶。同時,雀巢、安利、3M、LG等國際知名企業...
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 (CSRME)軟岩分會副理事長 山東省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副理事長 青島市地下空間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山東省地質環境與效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 能源與環境(青島)國際聯合實驗室執行副主任 中日地層環境科學研究中心—青島中心主任 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和科技人才獎項評議專家 中國科協科技人才獎項評審...
2011年,擔任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計畫)首席科學家。2013年,入選首批“萬人計畫”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015年1月,入選2014年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12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化學部)。2016年3月,擔任吉林大學未來科學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主任;11月,當選為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2019年7月,當選為歐洲...
2007.12-2010.06 武漢理工大學,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 2010.07~至今 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博士生導師 2011.10~至今 武漢理工大學,二級教授 2018.01~至今 武漢理工大學,首席教授 研究領域 1、熱電轉換材料的電熱輸運機理與服役行為及其發電套用 2、功能晶體材料及其套用 3、鐵氧體磁性...
蔣成保,1968年出生於安徽無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院長。蔣成保於1990年從合肥工業大學畢業;1993年獲得北京科技大學碩士學位;199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96年獲得北京科技大學博士學位,同年進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系工作。先後擔任劍橋大學三一學院訪問學者和英國伯明罕...
2008年10月,擔任特種環境複合材料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主任。截至2015年12月,韓傑才先後擔任特種環境複合材料技術國家級實驗室主任、總裝備部科技委兼職委員、先進材料技術專家組成員,“高超聲速飛行器防熱複合材料的熱力耦合問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帶頭人、國家863計畫航天航空領域702主題專家組副組長、國家...
科技部中美清潔汽車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執行副主任 。教育背景 1988 哈爾濱工程大學 學士 1991 哈爾濱工程大學 碩士 2000 西安交通大學 博士 工作履歷 2022.12- 清華大學車輛學院 研究員 2005-2022 清華大學車輛學院 副研究員 2003-2005 清華大學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 博士後 2000-2002 天津大學內燃機燃燒...
2010年6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主任。2014年,當選為國際生態經濟協會(IEEPA)理事會會長。2016年1月,獲得2015年度哈根-斯密特清潔空氣獎,是中國大陸首位獲得該獎的科學家;12月獲“IBM全球傑出學者獎”。2018年2月,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當選原因是領導空氣污染控制理論、戰略和技術的開發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