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接觸變質作用

熱接觸變質作用

熱接觸變質作用是在高溫下發生的變質作用。分為兩種:由岩漿侵入體熱能導致接觸帶的圍岩發生礦物成分和結構發生改變、但化學成分並未變化的變質作用是熱接觸變質作用;由岩漿晚期熱液交代圍岩使其化學成分、礦物成分和結構都改變的變質作用,叫做接觸交代變質作用。前者沒有化學成分變化,也沒有發生交代作用,可形成角岩、斑點板岩等熱接觸變質岩石。後者以發生化學成分和岩性改變為基本特徵,可形成的夕卡岩等接觸交代變質岩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熱接觸變質作用
  • 外文名:pyrometamorphism 
  • 簡稱:熱接觸作用
  • 主導因素:溫度
  • 類型:接觸變質
  • 學科:地質學
介紹,變質機理,熱接觸變質岩,

介紹

接觸變質即與岩漿接觸的圍岩中發生的變質作用。以溫度為主導因素對不同的圍岩引起不同的重結晶現象的,稱為熱接觸變質作用。過程中岩石的化學成分一般沒有變化,只是重新結晶。但如岩石中有雜質,則會形成新礦物(元素組成不變,但結合形式變化)。
例如:在石英砂岩變質為石英岩石灰岩變質為大理岩的過程中,通常礦物成分不變,只有重結晶作用;但含有矽的石灰岩變質時可能產生矽灰石,含有鐵質的石英砂岩變質時可能變為含有磁鐵礦的石英岩。

變質機理

熱接觸變質作用是最常見的一種接觸變質作用,通常只出現於構造運動不很強烈的地區,在岩漿侵入體的相鄰圍岩中。溫度是引起這種變質作用產生的最主要因素,在岩漿體的溫度影響下,圍岩產生吸熱反應,通過變質結晶和重結晶,形成新的礦物組合和組構,此時,揮發分對於促進變質結晶和重結晶也有重大意義,但它們一般只起催化劑的作用,所成岩石在變質前後的化學成分基本相同。

熱接觸變質岩

該變質岩主要分布於印支期一喜馬拉雅期侵人岩與圍岩接觸帶附近,多呈不規則環帶分布,寬數米至數百米不等,部分地段發育不完全的熱接觸遞增變質帶。 ’
1.岩石類型及特徵
變質岩石主要有與同時代侵入岩有關的角岩及角岩化岩石、大理岩,分布於岩體邊部外接觸帶圍岩中,主要岩石類型有以下幾種。
(1)角岩化岩石:圍繞侵入體呈環帶狀分布,部分分布於熱接觸帶的最外帶,是測區熱接觸變質岩的主要岩石類型,與區域正常岩石及角岩呈過渡關係,各種變余結構發育。新生礦物主要有綠泥石、綠簾石、陽起石、絹雲母、黑雲母、自雲母、石英、鈉長石等,岩石類型以角岩化礫岩、角岩化砂岩、角岩化粉砂岩、角岩化粉砂質泥岩及角岩化凝灰岩、角岩化安山岩為主,此外還有角岩化英安岩、角岩化流紋岩、角岩化火山角礫岩以及斑點狀板岩等。
(2)角岩:是區內熱接觸變質岩的主體之一,圍繞侵入體呈環帶狀。分布於熱接觸帶的中帶和內帶,呈角岩結構,斑狀變晶結構,塊狀構造。岩石中變余結構,構造不發育,重結晶形成的變質礦物有石榴石、紅柱石、堇青石、矽灰石、透輝石、斜長石、鉀長石、黑雲母、綠泥石、綠簾石、石英等。岩石類型有紅柱石角岩、堇青石角岩、含石榴堇青石黑雲母角岩、黑雲母長英質角岩、透輝石陽起石角岩、石榴石角岩、長英質角岩、鈉長綠簾角岩、矽線石堇青石長英質角岩等。
(3)大理岩:侵人體在碳酸鹽岩接觸帶上,岩石呈粒狀變晶結構,條帶狀構造,塊狀構造。主要變晶礦物有方解石、鈣鋁榴石、透輝石、透閃石、長石、綠泥石、絹雲母、矽灰石等。岩石類型有大理岩、矽灰石大理岩、透輝石大理岩、透閃石大理岩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