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門熟路看中醫高效率就診策略》是2011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孟景春。
《熟門熟路看中醫:高效率就診策略》在客觀概括中西醫診療特色和優勢的基礎上,相繼介紹“哪些病適宜看中醫、擦亮眼睛看中醫、教您找正宗中醫、全心準備看中醫、中醫醫囑馬虎不得、醫囑中的‘吃喝拉撒睡’、吸菸與棋牌休閒、冬季進補那些事”等8個話題,此外,為便於與中醫師溝通,還對55箇中醫常用名詞術語作了通俗解說。《熟門熟路看中醫:高效率就診策略》作者為一位年已八旬的名老中醫,針對日常門診中就診者的實際情況,詳細介紹如何找正宗中醫看病的高效率措施與方法,對廣大中醫藥愛好者,特別是欲求治於中醫者,可謂是福音!
基本介紹
- 書名:熟門熟路看中醫:高效率就診策略
- 頁數:180頁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5月1日)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ISBN: 9787547807057, 7547807054
條形碼: 9787547807057
尺寸: 23.8 x 16.2 x 1.4 cm
重量: 299 g
作者簡介
孟景春,1922年生,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首批(1978年)研究生導師,江蘇省名中醫,1992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任江蘇新醫學院、南京中醫學院中醫系主任,基礎部主任;江蘇省及南京市中醫學會副會長,省《內經》研究會主任,省養生康復研究會顧問等職。從醫從教近60年,編寫教材、專著16種,科普讀物20餘種。
目錄
有病就得看醫生
有病切忌亂投醫
話說中西醫並存
老百姓樸素的說法
知識分子的評價
部分知名人士的評價
中西醫診療特色與優勢
在病情診斷方面
在具體治法方面
在治療長處方面
哪些病適宜看中醫
老年病
老慢支
原發性高血壓
心絞痛
脂肪肝
糖尿病
高脂血症
痛風
老年痴呆
前列腺增生
脫肛
尿失禁
婦女病
月經不調
痛經
閉經
月經過多
乳腺增生
帶下病
不孕症
經行併發症
妊娠惡阻
胎動不安
妊娠咳嗽
產後諸症
子宮肌瘤
子宮脫垂
更年期綜合徵
老年性陰道炎
髒躁
陰癢症
小兒病
夏季熱
百日咳
疳積
積滯
夜啼
遺尿
滯頤
痄腮
厭食症
多動症
內科病
感冒
頭痛
各種胃炎
各種腸炎
消化道潰瘍
膽囊炎、膽結石
失眠
眩暈
各種汗症
泌尿系統結石
過敏性疾病
亞健康
癌症術後及放化療後
慢性病調治
其他類
冬病夏治
什麼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的優點
冬病夏治的最佳時間
冬病夏治禁忌事項
冬病夏治的方法
冬病夏治要打“持久戰”
擦亮眼睛看中醫
江湖醫生
自稱“御醫”“神醫”
掛名中醫
教您找正宗中醫
誰是正宗中醫
找正宗中醫的方法
聽
探
看
全心準備看中醫
買西瓜也要“望聞問切”
中醫望診是怎么回事
不化妝
不塗口紅
不美甲
看爪甲的色澤
看指甲的形態
看指甲上紋路和白點
看半月痕
不刮舌苔
忌吃的食物或藥物
易染舌苔舌質的食物或藥物
氣味濃烈的食物或藥物
如實陳述病史和病情
為何要如實陳述病史
主訴病症要詳細準確
隱私不能迴避
將以往檢查單據帶全
中醫脈診是怎么回事
中醫脈診前的注意事項
中醫醫囑馬虎不得
到正規中藥店配藥
煎煮中藥有講究
選好煎藥的器皿
用水和浸泡中藥的講究
代煎中藥的是與非
您的服藥方法正確嗎
含漱緩咽法
噙化法
包囊服用法
嚼服法
先後服用法
服後跳躍法
飯前飯後法
如何選擇服藥的最佳時間
高血壓病服降壓藥
胃腸病的服藥時間
失眠者服安神藥
泌尿疾病患者服利尿藥
服中藥的禁忌
不知禁忌影響療效
不知禁忌產生不良反應
不知禁忌嚴重者導致死亡
12類不能合用的中西藥
注意情志調攝
思傷脾,怒勝思
憂悲過度“喜勝憂”
心病還須心藥治
注意複診,調整處方
醫囑中的“吃喝拉撒睡”
首先講講“吃”
其次講講“喝”
關於湯和水
關於茶
飲酒的話題
再說說“拉”“撒”
大便正常得保健
大便不正常影響健康
說說“撒”
最後談談“睡”
吸菸與棋牌休閒
先講講吸菸問題
吸菸的危害
向名人學習戒菸
戒菸有哪些保健效果
弈棋打牌,忌變相賭博
冬季進補那些事
冬季進補“治未病”
冬季忌盲目進補
氣虛和補氣物品
血虛和補血物品
陰虛和補陰藥品
陽虛和補陽物品
冬季進補的類別
冬季穀物類補品
糯米(紅糯和黑糯)
大豆(黃豆和黑豆)
花生
芝麻(黑白兩種)
冬季肉食類補品
羊肉
狗肉
牛肉
蝦
海參
淡菜
冬季乾果類補品
核桃仁
桂圓
大棗(紅棗、黑棗)
銀杏
松子
芡實
冬季蔬菜類補品
蘿蔔
白菜
洋蔥
韭菜(韭黃)
冬季補氣類補品
人參
黨參
太子參
西洋參
黃芪
冬季補血類補品
熟地黃
何首烏
當歸
阿膠
冬季壯陽類補品
鹿茸
紫河車
肉蓯蓉
冬蟲夏草
冬季滋陰類補品
百合
黃精
燕窩
銀耳
靈芝
冬季膏方最進補
什麼是膏方
哪些人適宜服膏方
膏方是怎樣開出來的
膏方的服法和注意事項
膏滋的保存
常見中醫用語簡釋
陰陽
天人合一
陰虛
陽虛
氣虛
血虛
肝火旺盛
肝陽上亢
肝氣鬱結
肝風內動
虛火上炎
五心煩熱
潮熱
寒熱往來
五更泄
梅核氣
濕困
濕重
濕痰
苦夏
虛不受補
祛瘀活血
自汗
盜汗
陰汗
脫汗
呃逆
心腎不交
膏粱厚味
腎為先天之本
脾為後天之本
胃之腐熟
脾主運化
肺主皮毛
發為血之餘
女子胞
肌膚甲錯
雞胸
龜背
惡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