熞,把燒紅的鐵浸入水中淬火,今稱“蘸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熞
- 拼音:jiān
- 部首:火
- 字碼:U+719E
- 五筆:OAHF
- 注音: ㄐㄧㄢˉ
- 釋義:把燒紅的鐵浸入水中淬火
熞,把燒紅的鐵浸入水中淬火,今稱“蘸火”。
熞,把燒紅的鐵浸入水中淬火,今稱“蘸火”。基本信息 部外筆畫:11 總筆畫:15 鄭碼:UOXB 倉頡:FSEG 四角號碼:97814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基本字義 1. 把燒紅的鐵浸入水中淬火,今稱“蘸火”。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集韻》經天...
朱允熞(1385年7月27日—1414年),明朝宗室,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懿文太子朱標第四子,明惠宗朱允炆同母弟,母為呂太后。生平事跡 洪武十八年六月二十日出生於應天府(今南京),建文元年封衡王,未就藩。1402年朱棣稱帝,降封其...
朱貴熞 衡陽莊和王朱貴熞 1414—1457 明太祖孫,遼簡王朱植第十二子。永樂十二年正月十三日生,二十二年封為衡陽王,天順元年薨,年四十四。謚曰莊和。
六月二十六日,成祖取消建文帝之父朱標的興宗廟號,重新稱懿文太子;七月十二日,成祖將朱允炆的三個弟弟由親王降為郡王;十一月將朱標之子朱允熥、朱允熞廢為庶人,囚禁在老家鳳陽。朱棣因為反對建文帝削藩而起兵,為了爭取諸王...
既至而陳日煃已死,其兄子日熞(火堅)嗣位,請誥印,以寧不給,日熞(火堅)遣使哀告朝廷,以寧留安南待命。四月十四日,安南使者至京,元璋封陳日熞為國王,賜璽書。洪武四年二月初四日以寧返回途中死,年七十。臨死作詩,有...
呂太后(1359-1412年),壽州人,呂本之女,初為朱標妾室,常氏去世後成為太子的繼室,被封為太子妃,生建文帝朱允炆、衡王朱允熞、徐王朱允熙三子。建文元年被尊為皇太后,永樂元年被取消太后位號,改稱懿文太子妃,與幼子朱允...
四弟:衡王朱允熞,呂太后生 五弟:徐王朱允?呂太后生 六弟:朱某(早夭,無爵、無諡號),呂太后生。或因早夭,明史中沒有關於他的記載 姐妹 江都郡主: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下嫁長興侯耿炳文之子耿璿 宜倫郡主:永樂...
雖然陳藝宗於1370年即位,但據中國史籍《明實錄》所載,1371年(明洪武四年)時,安南國仍以“國王陳日熞”(前朝國君楊日禮)的名義向明入貢。到1372年(明洪武五年)二月,才用陳叔明之名,派員到明。但明廷禮部主管者認為“前...
永樂初,朱棣為了安撫諸位藩王,穩定國內局勢,同時表示自己和建文帝的不同,曾先後復周、齊、代、岷諸親王舊封;建文帝的弟弟吳王朱允熥、衡王朱允熞、徐王朱允𤐤尚未就藩,朱棣皆降為郡王,同年又將已就藩的朱允熥、朱允熞召到...
《明史》作陳日熞。1369年,陳裕宗臨終前,詔令恭肅王陳元昱的養子楊日禮即位。日禮雖然名義上是陳朝宗室陳元昱之子,但事實上日禮根本沒有陳朝的血統。日禮即位後欲改回原姓“楊”,這導致了陳朝宗室的憤怒,合力推翻了楊日禮,...
- - 楊日禮 1369-1370 大定1369-1370 - 又名陳日熞 藝宗 光堯英哲皇帝 陳暊 1370-1373 紹慶1370-1373 原陵 又名陳叔明 睿宗 - 陳曔 1373-1377 隆慶1373-1377 熙陵 又名陳日煓 - - 陳晛 1377-1388 昌符1377-1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