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地質部秦嶺區域地質測量隊命名。命名地點在豫西熊耳山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熊耳群
- 劃分:下安山玢岩組
- 時間:1959年
- 分類:內分下、中、上三個亞群
1959年地質部秦嶺區域地質測量隊命名。命名地點在豫西熊耳山地區。
1959年命名的熊耳群,內分下、中、上三個亞群,時代定為古元古代:全國地層委員會(1962)在伊陽地區,按河南省地質局的意見稱本群為崤山群,時代劃歸“早震旦世”...
1965年河南省地質局區測隊命名。命名剖面位於山西垣曲縣同善鄉雞蛋坪村。雞蛋坪組原稱流紋岩組(閻廉泉,1959)、流紋斑岩段(全國地層會議,1962)、中熊耳群(秦嶺區...
現稱的馬家河組(歸熊耳群),即原稱的上安山玢岩組(閻廉泉,1959)、上熊耳群(地質部秦嶺區測隊,1959)、上安山玢岩段(河南省地質局地質科學研究所,1962)、上熊...
砂岩和粉砂質頁岩組成,砂礫岩、砂岩具單向斜層理和交錯層理;砂岩含海綠石及鐵質結核;在標準地區厚近880m;底部以底礫岩與下伏太古宇登封群或中元古界熊耳群呈不...
洛南、蘆氏、靈寶一帶,下伏高山河群、上覆欒川群石北溝組;中條山、外方山一帶,下伏汝陽群、上覆羅圈組或董家組;熊耳山一帶,下伏熊耳群,上覆欒川群白朮溝組...
相當於古元古界嵩山群與中元古界熊耳群之間的構造運動。不整合面的下盤地層是葡萄峪組,上盤為駱駝畔組(砂岩),比垣曲運動稍晚,也可能相當。創名人後來認為五佛山群...
學科:構造運動期(幕) 詞目:垣曲運動 英文:Yuanqu movement 釋文:垣曲運動是河南濟源、垣曲、盧氏、確山等地見長城系下統熊耳群馬家河組與薊縣兵馬溝組之間呈角度...
欒川運動(Luanchuan orogeny)是古、中元古界間的構造運動。在陝西省藍田縣壩源、洛源等地見中元古界熊耳群不整合在古元界鐵銅溝組之上;在豫陝交界的熊耳山一帶見...
兵營組,現兵馬溝組包括嵩山地區原兵馬溝組及濟源地區原小溝背組。岩性為礫岩、砂礫岩、砂岩、粉砂質頁岩。下與登封群或熊耳群不整合接觸;上與馬鞍山組或雲夢山組...
中元古界長城系和熊耳群 似蓋層(paracover)是指地台形成後(18億年)在未全固結的基底上沉積的次穩定蓋層沉積。特點是裂陷槽和火山岩發育,形成的碳酸鹽岩台地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