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樹民,就職於上海瑞金醫院血液科,主任醫師、 教授。主要治療慢粒,全血細胞減少、各類白血病、貧血、淋巴瘤及止血與血栓疾病等各種血液病的診斷和治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熊樹民
- 國籍:中國
- 職業:主任醫師 教授
- 性別:女
個人履歷,研究方向,研究課程,
個人履歷
熊樹民,女,主任醫師,教授,1943年生,
1967年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醫學院(原上海醫科大學)醫療系。
1967~1991年分別於四川省竹核醫院、蘇州醫學院第三附院、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寶鋼醫院血液內科任醫師。
1976~1977年於上海中山醫院血液科進修。
1991年至今在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瑞金醫院工作。
研究方向
慢粒,全血細胞減少、各類白血病、貧血、淋巴瘤及止血與血栓疾病等各種血液病的診斷和治療神經內科疾病,尤其是腦血管病、帕金森氏病及老年期痴呆等顱腦外傷急性期,恢復期,康復期治療急性腦血管病的高壓氧治療;缺血,缺氧性腦病,一氧化碳中毒,腦血管疾病。
任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瑞金醫院、上海血液學研究所骨髓細胞形態室主任,瑞金臨床醫學院臨床血液教研室副主任,上海疑難血液病會診中心專家組成員。自1974年始從事血液學臨床工作,對各類白血病、貧血、淋巴瘤及止血與血栓疾病等各種血液病的診斷和治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1991年以來重點進行骨髓細胞形態學、細胞化學染色、免疫分型等血液病實驗診斷工作,並與細胞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的研究相結合,與研究生課題相結合,使白血病分型更完善、更準確。尤其在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細胞形態特徵與基因關係的研究中,首先發現早幼粒細胞粗、細顆粒兩種亞型分別與該病PML-RARa融合基因轉錄本L和S型之間密切相關,為APL病理生理研究提供了有價值的資料。在研究氧化砷對APL的作用機理方面,她在觀察患者骨髓改變時最早提出了砷劑對細胞還有一定分化作用,以後的研究證實了砷劑具有雙向作用機理。
研究課程
主要研究成果有HOAP方案治療急性非淋巴細胞性白血病(1986年省科技成果二等獎)、骨髓活檢臨床套用(1980年市科技成果二等獎)等五項,主編及參編《白血病MICM分型診斷》、《現代血液學檢驗與臨床實踐》等醫學專著17部,發表“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細胞形態學與基因異質性關係的研究”等論文62〖KG)〗篇。